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初步探索多期双流速注射对比剂-盐水混合物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4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其中,12例(A组)在团注对比剂后应用生理盐水,12例(B组)在团注对比剂后应用对比剂-盐水混合物(比例为60∶40).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测量两组升主动脉根部、降主动脉、主肺动脉及右心室的CT值,评价冠状动脉的显示、右心室的均匀性及左心室室壁的显示.结果 经Kappa检验,两名医师均有良好的组内、组间一致性(K>0.75).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升主动脉根部和降主动脉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肺动脉和右心室的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配对秩和检验,在冠状动脉的显示和右心室的均匀性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心室室壁的显示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团注对比剂后应用对比剂-盐水混合物可以更好地显示右心室心腔和左心室室壁,而不影响冠状动脉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颈内动脉(ICA)及大脑中动脉(MCA)狭窄和(或)闭塞所致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例经DSA证实为单、双侧ICA或MCA狭窄和(或)闭塞患者(病例组)及1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头颅平扫、CTP和CTA检查,观察CTP成像特点,并对各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进行定量分析。结果CTA诊断为单侧ICA狭窄和(或)闭塞的患者17例中,5例仅累及分水岭区,10例同时累及MCA供血区和分水岭区。单侧ICA重度狭窄和(或)闭塞的灌注异常患者12例,非症状侧与症状侧的分水岭区CBF分别为(41±9)和(38±8)ml·100g^-1·min^-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8,P〉0.05);MTT分别为(5.2±1.1)和(10.9±2.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P〈0.01)。CTA诊断为双侧ICA重度狭窄和(或)闭塞的13例中,双侧CTP均表现为MCA供血区加分水岭区灌注缺损。25例单侧MCA狭窄患者,4例灌注正常;17例脑灌注缺损区为MCA供血区,4例为MCA供血区加分水岭区。12例双侧MCA重度狭窄的患者,灌注损伤区均为MCA供血区加分水岭区。结论64层螺旋CT头颈部CTA联合应用脑CTP检查,为ICA和MCA狭窄和(或)闭塞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详尽客观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通过对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对Cobb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4例临床症状为双下肢无力或瘫痪,体检主要见皮肤血管瘤和下肢肌力减退.4例均行MDCTA和DSA检查.结果 4例血管畸形,2例位于颈胸段,1例位于胸段,1例位于胸腰段,3例有皮肤和皮下病灶.椎体、椎管内、脊髓及软组织内的血管畸形MDCTA均可显示,供血动脉主要包括甲状颈干、肋颈干的分支及肋间动脉,增粗迂曲的引流静脉也在MDCTA的图像中清晰显示,且与DSA所见一致.结论 MDCTA可以快速、无创、全面地显示Cobb综合征几乎所有的病变,在诊断和协助制订治疗方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