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64篇
  免费   1069篇
  国内免费   679篇
耳鼻咽喉   123篇
儿科学   198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874篇
口腔科学   192篇
临床医学   3451篇
内科学   1602篇
皮肤病学   230篇
神经病学   445篇
特种医学   7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488篇
综合类   6902篇
预防医学   2656篇
眼科学   212篇
药学   2632篇
  45篇
中国医学   2997篇
肿瘤学   512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42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502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1279篇
  2013年   1078篇
  2012年   1183篇
  2011年   1275篇
  2010年   1248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1212篇
  2007年   1327篇
  2006年   1296篇
  2005年   1226篇
  2004年   1043篇
  2003年   1045篇
  2002年   824篇
  2001年   727篇
  2000年   693篇
  1999年   655篇
  1998年   596篇
  1997年   537篇
  1996年   560篇
  1995年   465篇
  1994年   441篇
  1993年   302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9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我院2004年1月起采用新型广谱高分子吸附剂一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8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的传染病,自1956年普及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该病的大流行,但我市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流动人口多,麻疹在我市仍普遍存在,仅2003年1月~11月我院共收治133例。现将本组病案报道如下,并将探讨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补肾排毒合剂治疗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排毒合剂治疗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补肾排毒合剂,对照组加用爱西特和百令胶囊.比较两组肾功能、营养状态和血浆瘦素、神经肽Y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UN、Scr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营养状态好转,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治疗前Leptin、NPY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Leptin、NPY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排毒合剂治疗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疗效明显,可降低BUN、Scr,改善营养不良状态.  相似文献   
14.
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8"字钢丝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在肘内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10月,对17例肘内翻患者经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暴露肱骨远端,于肱骨髁上行顶端朝向内侧的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后屈肘中立位上肢石膏托固定,4周后拆石膏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3.0年,平均2.1年,截骨部位均于术后6~10周获骨性愈合,10~12周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术前水平。术侧提携角由术前平均内翻22.4°恢复至术后平均外翻10.2°,随访末期2例矫正度数有少许丢失,分别为2°及4°。按巴英伟制定的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5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肘内翻具有切口小、操作简单、固定确实、软组织刺激少及术中便于调整截骨角度等优点,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较快恢复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共对5例终末期肝病和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了一期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集中的电话干预能否降低慢性心衰门诊患者死亡或因心衰加重而住院的发生率。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地点:阿根廷的51个中心(包括公立、私立的医院及流动设施)。参与者:1518例患有稳定的慢性心衰且已接受最佳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的门诊患者,由心脏科主治医师分层后随机分为电话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干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一个中心通过护士频繁的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教育、辅导和监督。主要观察指标:全因死亡或由于心衰加重而住院。结果:99.5%的患者完成了全部随访。常规治疗组758例患者中由于心衰加重而住院或死亡的比例(23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 ET- 1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 MCAO再灌注模型 ,并用地高辛精标记 ET- 1基因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补阳还五汤治疗组缺血再灌注侧皮层及尾状核 ET- 1基因表达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0 .0 5 ) ,两组大鼠缺血再灌注侧皮层和尾状核 ET- 1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健侧相应脑区 (P<0 .0 5 ,P<0 .0 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以诱导脑组织 ET- 1基因的异常表达 ,从而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补阳还五汤可在一定程度上下调脑缺血诱导的ET- 1基因的表达 ,可能是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科用 TDP 治愈外阴白斑一例,报导如下:患者,女,60岁,工人。患外阴白斑十余年,经多方治疗病情仍逐渐加重。外阴部搔痒难忍伴隐痛,有时剧痛,需每天开水烫洗外阴数次.本人不愿手术治疗.于1986年10月6日来我科就诊.检查:大小阴唇内外侧及阴蒂均呈苔藓样变,有不规则散在的大小白斑,境界清楚。86年5月病检诊断为外阴白斑。采用重庆电磁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特定电磁波幅射器(简称 TDP)进行照射治疗.幅射头对准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萘对人体的慢性毒效应和亚临床客观检测指标。方法:对河南省萘暴露工人(环境接触萘浓度平均为8.25~26.43mg/m3)进行了健康监护和医学动态观察。结果:发现长期萘暴露工人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眼晶体混浊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SOD同功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PO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活性水平以及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和微核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神经行为功能检查结果,主要为消极情绪增加,记忆力下降等。事件相关电位P300峰潜伏期比对照组显著延长,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低浓度萘暴露对工人主要损害部位(靶器官)有皮肤,眼、血液和神经组织等。NCTB、NSE、P300三项可作为早期神经受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正> 患儿,女,2个月。足月顺产。出生后哭闹时出现紫绀,遂因肺炎收入院。入院X线胸片检查发现右侧胸腔容积减小,肝脏突入至胸腔,突入至胸腔的肝脏外侧及其下为结肠组织。拟诊为:右侧膈肌膨升,膈肌缺如不排除。查体:发育尚好,右胸饱满,呼吸动度减小,右侧肝浊音界上升到第2前肋间,右侧肺呼吸音低,右胸部可闻及肠鸣音;右侧胸腔查无异常,其它各系统检查亦未见异常。入院后在全麻下右侧开胸,经第6肋床入右侧胸腔,见肝脏突入到右侧胸腔,其上覆盖有菲薄的膈肌。另于膈肌的腰椎旁可见一大小为5cm×4cm的为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