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疗养院在"疗治结合"的道路上探索实践近20年。一是通过管理创新,全方位整合资源,夯实疗治结合发展的基础,实现疗医协同发展;二是加快人才队伍和加强学科建设,丰富疗治结合发展的内涵;三是创新优化服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卫勤保障能力。"疗治结合"走独具特色的疗治结合发展之路,为新时期军队疗养院的建设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2.
资料与方法2000年1月~2004年5月于我院血液科住院14例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8例,女6例,中位年龄30(14~60)岁,4例病因不明(因经济条件等因素未行进一步诊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伴发HPS、结核伴发HP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伴发HPS、系统性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疗效的相关性,以分析其预后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96例在我院诊治的96例ALL患者,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外周血象、治疗方式和免疫分型等,并分析其与患者疗效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无疾病生存时间(DFS)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的96例ALL患者,第1个疗程治疗后65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患者的年龄、免疫分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D34表达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患者完全缓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水平、免疫分型、巩固治疗是影响ALL患者的预后因素(P0.05)。影响ALL患者2年OS率的独立因素为年龄大小、WBC计数、CD34表达及是否进行巩固治疗(P0.05);ALL患者2年DFS率的独立因素是年龄大小、CD34表达和是否进行巩固治疗(P0.05)。结论:年龄、WBC计数、CD34表达和缓解后是否进行巩固治疗是影响ALL患者的预后因素,对ALL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减低剂量及标准剂量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不同类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2例初诊、复发及难治MM患者给予硼替佐米1.3 mg/m2(标准剂量组,26例)或1.0~1.1 mg/m2(减低剂量组,26例),第1,4,8,11天快速静脉注射,阿霉素10 mg/m2,第1~4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40mg/d,第1~4天静脉滴注,治疗1~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标准剂量组治疗总反应率为80.8%(21/26),与减低剂量组的88.5%(23/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9);两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1%(6/26)比15.4%(4/26),P=0.281;11.5%(3/26)比7.7%(2/26),P=0.620];标准剂量组与减低剂量组比较,由硼替佐米诱导的Ⅲ~Ⅳ级周围神经病[15.4%(4/26)比3.8%(1/26),P=0.038)]、带状疱疹[26.9%(7/26)比7.7%(2/26),P=0.029]、乏力[38.5%(10/26)比15.4%(4/26),P=0.045]及腹胀发生率[19.2%(5/26)比3.8%(1/26),P=0.028]前者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减低剂量联合疗法治疗初诊和复发、难治MM患者的疗效反应与标准剂量类似,但患者对减低剂量联合方案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制定并实施针对儿科重点监控药品磷酸肌酸钠的干预方案,促进其在临床的合理使用。 方法:收集我院 2020 年11 月至 2021 年 4 月使用磷酸肌酸钠患儿的病历,抽取 300 份进行专项点评。 针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培训与宣教、加强医嘱审核与用药监护、建立药品领用审批流程进行干预。 之后以同样方法抽取 2021 年 5-10 月病历 300 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磷酸肌酸钠的用药情况。 结果:药师干预后,全院磷酸肌酸钠的使用率由 15. 96%下降至 4. 84%,用药金额从 351. 65 万元下降至134. 44 万元。 35 个住院科室中有 33 个部门的用药金额出现下降,其中 16 个科室未再使用该药品。 磷酸肌酸钠用药合理率由62. 33%提高至 93. 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