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12.
1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 p65、NF-κB p50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解放军171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切取的甲状腺组织标本212例进行研究,其中甲状腺癌组织122例,甲状腺腺瘤组织30例,甲状腺肿组织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30例,比较各组NF-κBp65、NF-κB p50及HMGB1表达,并分析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癌组、甲状腺腺瘤组和甲状腺肿组的HMGB1、NF-κB p50和NF-κB p65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P<0.01),甲状腺癌组和甲状腺腺瘤组均高于甲状腺肿组(P<0.01),甲状腺癌组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1).肿瘤直径≥1.0 cm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NF-κB p65、NF-κB p50及HMGB1表达阳性率高(P<0.01,P<0.05).NF-κB p65、NF-κB p50及HMGB1三者间呈显著正相关(r=0.356、0.645和0.275,P<0.05).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NF-κB p65、NF-κB p50及HMGB1均呈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肠出血原因中肿瘤占首位(21/50),良恶性肿瘤差异不明显,其他原因依次为炎性肠病(9/50)、小肪憩室(9/50)、小肠息肉(6/50)及血管病变(5/50).全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以肠段切除为主要手术方法.结论 小肠出血原因肿瘤占首位,共次分别为炎性肠病、小肠憩室及血管病变.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肠系膜血管连影及核素扫描为诊断小肠出血的主要手段,剖腹探查对常规检查难以确诊且又高度怀疑小肠出血的患者也是一种主要诊断手段.小肠出血治疗以药物、内镜治疗为首选,如效果不佳则行手术治疗,主要为包括病变在内的肠段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治疗对策,以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45例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45例患者均在粒细胞缺乏期发生感染性休克,治疗阶段显示,处于难治或复发的患者占60.00%,明显大于初次诱导缓解和巩固强化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均在发现休克后积极扩容、抗感染、并配合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休克得到控制缓解34例占75.56%,死亡11例占24.44%;患者出现烦躁、淡漠占71.11%,其次为血压下降,占51.11%,此外还包括口唇和甲床轻度紫绀、呼吸浅快等临床表现和体征;血培养共分离出病原体87株,其中包括细菌68株占78.16%,病毒7株占8.05%,真菌12株占13.79%;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较敏感,耐药率<12.00%,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结论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常发生在难治性感染或复发阶段,临床表现多先出现神情淡漠、精神烦躁和血压下降,应注意监测和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对于难治性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6个月~3年,55例患者X线示骨折愈合无移位,膝关节位置及间隙基本正常,5例骨折轻度移位;48例膝关节主动活动达正常范围,6例膝关节屈曲活动部分受损,1例因术后未能及时功能锻炼,至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参照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优44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达90%。结论细致的手术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案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MEA(米托葸,足叶乙甙、阿糖胞苷)等不良反应较多,特别对骨髓增生低下的患者及60岁以上老年患者多不能耐受。近年应用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加阿克拉霉素㈣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成CAS方案治疗Anti,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以此方案治疗了15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低剂量强的松联合达那唑治疗成人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本组26例患者均应用低剂量强的松15~20mg/d、达那唑0.3~0.6g/d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显效5例,良效4例,进步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7.6%,发生肝功能损伤16例。占61.5%,经保肝治疗均顺利恢复。结论:低剂盛强的松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法简便、有效,患者较易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探索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较为可靠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26例患者均应用吡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化疗,5~7天为一疗程,二个疗程评价疗效。结果26例患者完全缓解(CR)10例,CR率38.5%;部分缓解(PR)7例,PR率26.9%;未缓解(NR)9例,总有效率65.4%。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未发现明显心脏、肝脏功能损伤。结论吡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为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可靠的方案,除骨髓抑制外,未发现其它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常见的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采用马法兰为主的方案化疗,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的生存率并未明显提高。最近几年,国外研究表明,反应停通过抗血管增生等作用,治疗MM有效。我科从2001年至今,用反应停治疗14例MM患,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