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改进额底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对改进额底入路手术的40例鞍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鞍隔及鞍结节脑膜瘤18例,SIMPSON Ⅰ级切除14例,Ⅱ级切除3例,Ⅲ级切除1例.垂体瘤20例,全切16例,次全切4例.颅咽管瘤2例,全切2例.40例患者中脑脊液漏3例,尿崩14例,中度以上发热6例,电解质紊乱8例,视力下降3只眼,嗅神经损伤4例,死亡1例.结论:改进额底入路切除鞍区肿瘤开瓣因患者而异,灵活多样,并且选取"美容孔"点,肿瘤易切除.颞肌无损伤,额部美观,额窦保护好,视力改善明显,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2.
颅内多发胶质瘤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 1,女 ,30岁。因头痛呕吐 1个多月入院 ,查体 :神清 ,语言障碍 ,双侧视乳头水肿 ,右侧肢体肌力 级。头部 CT示 :左额叶及基底节区多发不规则低密度影、未见强化、有占位效应 ,头部 MRI示右侧小脑、左额叶 ,左颞底部、左基底节区均见不规则片状长 T1、T2信号 ,增强后无明显异常强化 ,大脑中线右移 ,入院诊断为颅内多发病变 ,行开颅左额病变切除术 ,术中见脑压高 ,病变为鱼肉状 ,边界不清 ,病检为星形胶质瘤 ~ 级。术后左基底节区、左颞底部病变行伽玛刀治疗及全脑放疗 ,病人头痛呕吐消失 ,顺利完成脑放疗出院。例 2 ,男 ,5 5岁。因…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报告32例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0例经额下入路手术,9例经翼点入路手术,3例经终板入路手术。结果 全切除21例(66%),次全切除11例(34%)。术后并发暂时性尿崩14例,并发非酮症高渗性昏迷1例,并发垂体功能低下3例。均无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术后27例恢复工作,4例生活自理,1例死亡(3.1%)。结论 术前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术中显微镜下对颅底动脉环及其重要穿通支,垂体上动脉,垂体柄,下丘脑的保护;术后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杜春富  曹毅  高晋健 《四川医学》2012,33(8):1364-136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非术区迟发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术中发现颅压下降后再次升高,而术区无出血,或术后1d内患者意识加深,复查CT时非术区迟发出血,并具备手术指征而再次手术。结果根据GOS评分,治愈12例,轻残13例,中残3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其是在非手术区迟发出血引起的脑疝之前,并提高手术操作水平,这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1 资料某女,34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夜间睡眠中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强直,伴双眼上翻、凝视,牙关紧闭,小便失禁,持续1-2min,自然缓解。缓解后无发作情况记忆。类似反复发作3 次。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考虑继发性癫癎,头MR显示左颞枕叶交界区片状长T1长T2信号,质子高信号,增强后见2 cm×1.5 cm×1cm厚型“8”字形强化灶(图1),性质考虑为:①胶质瘤;②寄生虫病。省寄生虫研究所作包虫、囊虫皮试为阴性,行γ-刀治疗,辅以卡马西平抗癫癎,患者后无癫癎发作。半年后出现头昏, 无头痛及恶心、呕吐。复查MR显示,左颞枕叶交界区病灶明显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不同层次水平限定日剂量(DDD)单药治疗新发癫痫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连续登记门诊例新诊断的236例癫痫患者不同层次水平的DDD单药抗癫痫药物的疗效。结果与25%DDD抗癫痫药物治疗组(A组)相比,50%DDD抗癫痫药物治疗组(B组)及100%DDD抗癫痫药物治疗组(C组)癫痫完全控制的比例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均P0.05)。B组与C组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增加剂量前相比,A组增加剂量后癫痫完全控制的比例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均P0.05)。B组增加剂量前后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增加剂量后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单一抗癫痫药物剂量可提高抗癫痫疗效,超过50%DDD后,抗癫痫疗效提高不显著。癫痫患者对单药50%DDD抗癫痫治疗的反应,可能成为预后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不伴有结构性病变药物难治性癫痫进行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前癫痫灶定位,术中皮层电极监测下癫痫手术方式选择,以及术后癫痫控制的意义。方法头MRI扫描未见有结构性病变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99例,均为复杂部分发作,其中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57例,术前24h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专业评估系统详细全面评估,进行癫痫灶定位,术中皮层电极监测下联合运用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功能区软膜下多处横切术或(和)低功率热灼术,切除癫痫灶或阻断痫性放电传播的途径。结果术后按照Engel疗效判断标准:EngelⅠ级40例,EngelⅡ级46例,EngelⅢ级8例,EngelⅣ级5例。结论对不伴有结构性病变药物难治性癫痫,术前V-EEG结合临床表现,专业评估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定位癫痫灶,术中皮层电极监测指导下联合不同癫痫手术方式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小骨窗入路治疗高血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及术中术后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121例高血压丘脑-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入路清除血肿,术后CT检查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05例患者血肿清除率达80%~95%,再出血16例,其中12例不需要再次手术,4例出血量大需要再次手术。结论严格掌握小骨窗入路手术指征是把握手术的关键,小骨窗入路治疗高血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具有高效,快捷,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9.
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各有优缺点及适应范围,手术入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位、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以及肿瘤的血供情况.对于直径小于4 cm且窄基底的肿瘤,可采用经鼻蝶入路,而颅底修补是目前需处理的难题,各种经颅手术对于该类肿瘤亦可取得良好效果,但经颅手术中经眶上锁孔入路创伤更小.对于直径大于4 em的肿瘤,经鼻蝶入路目前尚未成熟,各种经颅手术除外眶上锁孔入路均可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