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重庆农村地区结核病发现与现有政策实施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现有结核病管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农村结核病人发现的影响,并提出可行的建议。[方法]运用关键人物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等定性调查的方法,数据经过转录,检查并运用MAX_qda软件采用框架式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结果]现有的结核病管理措施在研究地区实施效果不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医生在结核病发现中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归口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结论]应该加强乡镇卫生院在结核病控制中的职能;应完善归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三峡库区居民结核病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重庆三峡库区贫困地区居民结核病知识水平及其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为三峡库区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小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对不同人群进行调查采访.结果 库区居民对结核病及其相关知识匮乏,防痨意识也较差;人际交流是人们获得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居民缺乏获取结核病知识的有效途径.结论 应根据贫困地区居民结核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加强医务人员人际交流技能的培训.同时,以人际交流为主,采取不同的、有效的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以加大结核病宣传力度,促进结核病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中学生同伴教育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效果,为今后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培训前后测试比较的评估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培训后同伴教育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宰和平均成绩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占100%;认为培训时间合适的占62.5%;91.7%的同伴教育者认为本次培训收获较大;对培训教材内容和培训方法满意的分别占93.8%和81.4%;所有培训对象均有信心在自己所在班级中开展好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结论]该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培训中仍存在一定问题,需在今后的培训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痰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与胶体金法联合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64例肺结核患者和67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分别采用痰PhaB法和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比较痰PhaB法、胶体金法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痰PhaB法与胶体金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82.14%(299/364)]高于痰PhaB法、胶体金法单独检测,但特异度[86.57%(58/67)]却有所下降。联合检测对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为99.07%(107/108),明显高于胶体金法72.22%(7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75,P0.001);联合检测对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为75.00%(192/256),明显高于痰PhaB法54.69%(140/256)、胶体金法60.16%(154/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167,P0.001;χ2=12.872,P0.001)。结论痰PhaB法对肺结核诊断提供新的检测途径,其与胶体金法联合检测更利于肺结核尤其是涂片阴性肺结核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以及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适合于库区村民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72名村民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居民总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58.02%,与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村民对结核病控制项目免费政策知晓程度低(36.96%).获取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聊天、结核患者和医务人员.结论 库区村民结核病防治知识匮乏,应加强农村地区结核病健康教育和免费政策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对肺结核病的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进行调查,并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处理结果。[结果]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知识平均分7.67±2.65,态度平均分4.57±1.50,行为平均分2.94±1.24,他们对肺结核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受城乡差别、性别、年级以及是否住校等因素影响。[结论]中学生的知识、态度、行为均有待改善。应该加强中学生对肺结核病知识的学习,促进其正确态度及正确行为的形成,并且对不同群体进行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