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关键环节之一。探索如何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规范和强化临床带教管理、实习过程管理以及建立有效的考核和评估体系,大大提高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2.
目的 通过比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前后的经皮氧分压(TcPO2)、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的变化,评价TcPO2在评估下肢ASO患者PTA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ASO患者101例,下肢ASO患肢111例,行PTA术后2~9 d复查TcPO2、ABI及TBI.根据有无T2...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高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以及氟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BZY-1细胞,将其分成以下几组:正常组、高糖组、甘露醇对照组、3个浓度氟伐他汀组。24 h后进行细胞形态观察,MTT法测定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和抑制率。RT-PCR法测定各组TGF-β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各组TGF-β1蛋白表达及分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BZY-1细胞在高糖刺激下,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高糖组相比,氟伐他汀组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高糖环境可促使HBZY-1细胞TGF-β1异常表达;而氟伐他汀可阻抑高糖对HBZY-1细胞TGF-β1的活化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二氯醋酸二异丙胺(DIPA)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代谢紊乱等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对辽宁地区8个中心的TG≥4.0mmol/L的T2DM患者240例进行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DIPA组、非诺贝特组各120例。结果(1)两组治疗10d、30d后TG均显著下降(P〈0.01);静脉滴注10d后DIPA组TG下降4.53mmol/L,非诺贝特组下降3.37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继续口服20d后两组分别下降5.45、4.33mmol/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2)两组HDL-C在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TC及LDL-C治疗后均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30d后DIPA组ALT明显下降(P〈0.01),非诺贝特组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DIPA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TG、TC、LDL-C,疗效与非诺贝特相当,从ALT复常率的变化来看,DIPA不损害肝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5.
患者女,69岁.以"心悸、多汗、腹泻7年,恶心、呕吐2个月,加重1 d"于2009年2月12日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患者7年前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间断口服丙基硫氧嘧啶,病情迁延不愈.3个月前行放射性~(131)治疗,2个月前心悸、胸闷、气短,恶心、呕吐,消瘦明显,体重下降约5 kg;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42.85 pmol/L,血游离甲状腺素(FT_4)94.82 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0.13 μIU/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均阴性,未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1 d前恶心、呕吐加重.否认肾病病史,无服用维生素A、D及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史.  相似文献   
76.
浅谈诊断学教学中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诊断学是医学生从基础转入临床的一门桥梁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诊断的原理,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运用诊断学的方法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揭示疾病本质,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的各门课程及从事医学工作奠定基础。在医学迅猛发展、临床实践日新月异的今天,临床医生往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从众多资料中有效地挑选符合客观实际的证据,  相似文献   
77.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是否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方法 140例T2DM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75例)和非二甲双胍组(65例),进行强化血糖、血压、血脂控制100周,记录强化治疗前后随访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IMT)为AS观测指标.结果 经过100周强化代谢控制后,两组舒张压(DBP)、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P<0.05)均明显下降;二甲双胍组的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CC-IMT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100周时二甲双胍组的BMI[(23.1±0.98)kg/m2、HOMA-IR(1.68±0.20)及CC-IMT(0.55±0.13)mm]均较非二甲双胍组低[(24.1±0.05)kg/m2,(2.03±1.38),(0.70±0.15)mm,P<0.05].CC-IMT与BMI(r=0.489,P<0.05)、TC(r=0.429,P<0.05)、LDL-C(r=0.426,P<0.05)、HOMA-IR(r=0.428,P<0.05)呈正相关.结论 二甲双胍可以降低T2DM患者的CC-IMT,对T2DM患者发生AS具有一级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和评价生长抑素受体全身显像与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83例临床疑诊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均进行生长抑素受体全身显像与断层融合SPECT/CT显像,并与手术病理比较。结果:83例患者生长抑素受体全身显像阳性19例,其中17例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阴性64例中有24例病理为嗜铬细胞瘤;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阳性56例中的38例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阴性27例中有3例病理为嗜铬细胞瘤。生长抑素受体全身显像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1.5%、95.2%、68.7%、89.5%、62.5%,而断层融合显像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57.1%、74.7%、67.9%、88.9%。通过生长抑素全身显像检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肿瘤长径的ROC曲线示:AUC为0.735(95%CI=0.578~0.892,P=0.011),肿瘤长径的阳性诊断临界值为4.0 cm,诊断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75.0%。结论:生长抑素受体断层融合显像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较全身显像有更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特别是对长径较小或囊实性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全身显像。  相似文献   
79.
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共同发文《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正式组织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目的是培养职业思想稳定、人文素养较高、学习能力较强、临床能力全面的优秀医生[1].临床实践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一名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一环[2].内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传统学科,在临床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重视内科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质量对于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主要教学基地,承担大部分临床教学实践任务,内科教研室初步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并应用于内科临床教学实践过程和综合考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方面,CT、MRI、超声及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技术既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也有相应不足。功能性成像技术的渐趋成熟则突破了单纯观察解剖结构的局限,转向由生物学和生理生化代谢角度研究疾病,拓展了影像技术的应用空间。在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方面,影像介导的经皮酒精注射、动脉栓塞及激光消融技术得到应用,为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