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6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31篇 |
临床医学 | 136篇 |
内科学 | 29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39篇 |
外科学 | 32篇 |
综合类 | 175篇 |
预防医学 | 96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5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0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01.
目的 探讨化生性乳腺癌(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MPBC)的临床病理及超声特点,并与同期随机的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invasive ductal breast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IDC-NOS)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MPBC及66例IDC-NOS的临床病理和超声特征。结果 MPBC最常见的超声表现如下:低回声肿块、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Adler II~III级、后方回声增强。MPBC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低于IDC-NOS。鳞状细胞癌是MPBC的常见病理类型,三阴型是其主要的病理分子分型。MPBC的Ki-67的平均值(59.4%)高于IDC-NOS(37.5%)。在临床表现方面,MPBC与IDC-NOS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BC可表现出不同于IDC-NOS的临床病理学及超声特点。 相似文献
602.
603.
604.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2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150例无胎膜早破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宫颈分泌物及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测,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生殖道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衣原体(CT)、滴虫、细菌性阴道病(BV)感染率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生殖道感染可导致胎膜早破,应重视生殖道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60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经静脉PC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n=30),Ⅰ组(舒芬太尼1.5μg/kg)、Ⅱ组(舒芬太尼2.0μg/kg)、Ⅲ组(芬太尼20μg/kg)。三组病人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毕病人清醒后开始经静脉PCA,观察术后开始镇痛即刻及4、8、12、24、48h的VAS、镇静评分,以及术后48h的BCS和镇痛满意度评分,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与I组、Ⅲ组比较,Ⅱ组在4、8、12、24、48h各时间点的VAS明显降低(P〈0.05);Ⅰ组和Ⅲ组4-48h各时间点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Ⅱ组病人镇痛满意度高于Ⅰ、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Ⅱ组的BCS评分明显高于I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Ⅱ组各时间点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I组、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ug/kg舒芬太尼能够获得更高的镇痛满意度,可安全地用于急性疼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606.
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们对5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康复训练流程进行训练,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8~84岁;左侧21例,右侧37例;所患疾病为髋骨性关节炎18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23例,骨股头坏死17例. 相似文献
60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5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5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保守治疗47例,梗阻缓解时间3d一42d,平均12.7d;手术治疗6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d一7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608.
目的:探讨小儿肉轮形色变化与小儿易患疾病的关联性,拓展中医儿科望诊内容,为进一步探索小儿体质对小儿肉轮形色变化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以小儿易患的五脏疾病为内容,设计肉轮形色变化临床问卷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制定四种肉轮颜色比色卡,将收集的102例小儿分为紫斑组与无紫斑组,指导监护人完成调查表填写,研究人员完成统计分析;结果:紫斑组中〈6岁儿童最多;紫斑以颜色偏紫红、小紫斑、双侧紫斑为多;两组比较紫斑组在脾系、肺系疾病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肾系、心肝系疾病方面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肉轮彤色变化与小儿易患疾病关联性十分明显,以肺脾系疾病关联性最好;紫斑组肺系疾病所占比例明显大于脾系疾病。在小儿望诊中观察肉轮形色变化十分必要,不仅为防治小儿肺脾疾病提供依据,也为扩展中医儿科望诊内涵奠定基础,充分体现中医“治未病”和“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60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中枢神经损伤程度。结果:康复组上肢运动功能(12.4±9.4)改善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6.9±3.7)恢复均明显好于对照组(7.0±7.4,3.5±3.0)(P〈0.05)。结论:康复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能明显降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