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7篇
  3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31.
目的 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评价肝总动脉变异.方法 对1 129例受检者的64层螺旋CT腹部血管造影检查(CTA)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肝总动脉变异及分类.结果 1 129例受检者的CTA显示肝总动脉变异46例,占4.1%(46/1 129).肝总动脉变异分为3组:(1)肝总动脉起源变异31例.包括肠系膜上动脉起源23例,腹主动脉起源6例,胃左动脉起源2例.(2)肝总动脉路径变异4例.表现为肝总动脉起源正常,自腹腔干发出后在胰腺上、门静脉后走行,在发出胃十二指肠动脉后延续为肝固有动脉.(3)肝总动脉缺如11例.此型变异的胃十二指肠动脉均独立起源于腹腔干,肝动脉起源包括肠系膜上动脉起源4例;替代右肝动脉和左肝动脉分别起自腹主动脉、胃左动脉4例;替代右肝及左肝动脉分别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胃左动脉3例.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可准确判断肝总动脉起源和解剖路径变异,对变异的范围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也能进一步评估,弥补了血管造影(DSA)的不足.  相似文献   
332.
[目的]探索肺结核药物治疗的管理方法,以保证病人全程、规律地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提高初治肺结核治愈率,减少、避免复治、难治及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初治肺结核病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药物治疗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全程治疗及规律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愈率、全程治疗、规律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管理弥补了住院期间药物治疗管理及医护支持时间过短的不足,强化了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促使病人坚持全程、规律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333.
罗世珍  李雪琴  陈冬云 《护理研究》2014,(13):1619-1620
[目的]观察健康信念模式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一般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及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健康信念模式能影响病人的主观心理过程,改变病人不利于健康的观念,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34.
目的探讨眩晕方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BPPV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53例口服倍他司汀,观察组52例口服倍他司汀合眩晕方,疗程1周,比较2组疗效、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积分及半年内头晕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23%,优于对照组的83.02%(P0.01);治疗后观察组DHI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半年内同部位BPPV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眩晕方能加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恢复。  相似文献   
335.
目的:评价益气补肾化瘀法周期性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气补肾化瘀法周期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右归胶囊进行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中医症型改善效果,比较治疗前后血清CA125、孕激素(P)、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B超观察盆腔结节大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73.5%,二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LH和E2水平,缩小盆腔结节方面效果显著优于由于对照组(P0.05)。二组在妊娠率和CA125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化瘀法周期性治疗通过改善中医证候、调节患者体内生殖激素,缩小盆腔结节,以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36.
目的 研究新疆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根中光甘草定(Glabridin,GB)的检测条件和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 HPLC)对光甘草定和光果甘草根提取物进行分析测定,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及提取工艺条件对光甘草定得率的影响.结果 微波提取法适用于光甘草定的提取,在提取溶剂为70%乙醇水溶液,料液比为1:15(g/ml),温度为65℃,单次提取40 min的条件下,光甘草定得率为0.256%.结论 由RP - HPLC定量分析光甘草定含量.微波法提取光果甘草中光甘草定工艺简单、易操作,比传统的超声提取法和热回流提取法节约时间、效率高.  相似文献   
337.
目的 研究与分析血常规检查结果在老年健康体检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来兰州市西固区柳泉镇卫生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2例老年人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20年8月,对研究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血常规异常项方面,男、女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Hb结果异常方面,男、女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体检者采取血常规检查,女性异常项概率显著高于男性,出现异常项者需要进行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此来排除疾病的可能,血常规检查结果在老年健康体检中的价值较高,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38.
目的:探讨血清脂质水平在糖尿病(NIDDM) 并发大血管病患者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酶法测定了63 例糖尿病人及100 例健康人的血清TCH(胆固醇) 、TG( 甘油三脂)、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apoA1 、apoB、apoA1/apoB。结果显示:血清TG、LDLC、apoB、apoA1/apoB大血管病变组较对照组及微血管病变组显著升高,而TCH、HDLC 及apoA1 仅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提示:TG,LDLC、apoB及apoA1/apoB 可作为NIDDM 大血管病变预测的敏感指标。临床上对于NIDDM 病人应重视对脂质代谢紊乱的纠正,以尽可能避免或延缓NIDDM 病人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9.
目的探讨骨密度联合骨碱性磷酸酶对出院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就诊的早产儿9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患有代谢性骨病分为疾病组(21例)与正常组(77例),同时选择同时期在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足月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新生儿的骨密度、骨碱性磷酸酶、血钙及血磷水平变化,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早产儿骨密度及骨碱性磷酸酶对其出院后发生代谢性骨病预测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疾病组、正常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身长、胎龄、血钙、血磷及骨密度Z值均降低(P<0.05),而骨碱性磷酸酶增加(P<0.05);与正常组相比,疾病组新生儿的血钙、血磷及骨密度Z值均明显降低(P<0.05),骨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加(P<0.05),而出生时胎龄、体质量及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Z值联合骨碱性磷酸酶对早产儿出院后代谢性骨病预测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明显高于骨密度Z值、骨碱性磷酸酶单独预测诊断的AUC(0.732、0.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Z值<-0.83、骨碱性磷酸酶评分≥2.95分是早产儿出院后发生代谢性骨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声骨密度联合骨碱性磷酸酶检查对出院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预测诊断价值高于其单一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4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价值。方法:比较不同性别AS患者HLA-B27阳性率的差异;比较发病年龄<40岁AS患者与发病年龄≥40岁AS患者HLA-B27阳性率的差异;比较男女AS患者在发病年龄、HLA-B27百分比、荧光强度及相关临床指标间的差异;将HLA-B27百分比及荧光强度分别与AS疾病活动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HLA-B27阳性率高于女性患者(P<0.05);<40岁组AS患者HLA-B27阳性率高于≥40岁组患者(P<0.05);男性患者发病年龄小于女性患者(P<0.05);男性患者铁蛋白(sFe)水平高于女性患者(P<0.001);HLA-B27阳性百分比与sFe水平呈正相关(rs=0.300,P<0.01)。结论:HLA-B27的表达在不同群体AS患者中存在差异,HLA-B27的检测增强了临床对AS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