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本研究运用定量超声成像技术,将废用性肌萎缩患者的各超声参数与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探讨废用性肌萎缩患者股内侧肌的定量超声图像特点和肌肉功能变化。方法:本研究运用定量超声成像技术,采集92例受试者(健康受试者54例,废用性肌萎缩患者38例)的下肢股内侧肌厚度、平均回声强度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等,将废用性肌萎缩患者的各超声参数与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探讨废用性肌萎缩患者的定量超声图像特点和肌肉功能变化,为废用性肌萎缩的超声辅助检查提供依据。同时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双下肢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废用性肌萎缩患者患侧的峰力矩值与健侧相比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废用性肌萎缩患者患侧和健侧肌肉的平均回声强度均较健康人明显提高(P0.05),废用性肌萎缩患者健侧肌肉厚度相比患侧更厚(P0.05)。通过分析伸膝峰力矩值和各超声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肌肉厚度和能量超声参数分别与峰力矩值呈正相关(r=0.614,P=0.000;r=0.312,P=0.000),回声强度与峰力矩值呈负相关(r=-0.385,P=0.000)。结论:废用性肌萎缩患者患侧伸膝峰力矩较健侧显著下降。同时废用性肌萎缩患者双侧股四头肌内侧头的质量和肌肉募集能力均较健康人有所下降。运用超声判断肌肉萎缩情况时,平均回声强度是较为可靠的指标,肌肉厚度和能量超声参数并不能准确反映肌萎缩患者的肌肉变化。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医院内科就诊的65岁以上患者810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确定狭窄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10例患者中有122例(15.06%)为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多发生于颈内动脉(66.39%,81/122),明显高于颈外动脉(10.65%,13/122)和颈总动脉(22.95%,28/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4.995,P=0.001);且左侧颈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非颈动脉狭窄组比较,颈动脉狭窄组体质量指数及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26.33±3.32)kg/m。与(22.06±4.05)kg/m2,39.34%与11.48%,27.88%与6.10%,40.98%与18.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0.002、0.003、0.003)。结论左侧颈内动脉是颈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颈动脉狭窄老年人多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23.
由于对肝硬变腹水的病因仍缺正确认识,多年来治疗处理一直以对症为主,利尿剂已成必用药物,多种利尿剂联用和大剂量使用亦属常见。虽然利尿剂治疗后,确可程度不一的消退腹水和体内水份潴留,但在利尿过程中,特别是大剂量联合使用时,往往导致水电解质失衡,诱发脑水肿和肝功能恶化,应当重视。这种“利尿成功,治疗失败”现象尚未引起普遍注意,因此,特总结我所近20年收治的680例肝硬变腹水病例,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MRI引导真空辅助穿刺活检术在BI-RADS 4类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MRI诊断为BI-RADS 4类乳腺病变的患者行MR引导真空辅助穿刺活检术。采用1.5T MR仪,8通道专用乳腺MR活检线圈,乳腺适度加压后固定于定位装置内;定位扫描采用矢状位3D动态增强扫描,将数据传至乳腺活检专用定位工作站,由工作站自动计算活检位置及进针深度。以14.5cm、8G真空辅助活检针进行穿刺。结果 9例中,8例病灶准确定位,并成功取得组织病理结果;1例因病灶位置表浅、工作站不能定位而终止活检。每例取组织6~20条,共取96条;每例操作时间为30~65min。组织病理学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腺病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硬化性腺病合并导管扩张1例,腺病伴不典型增生1例。结论 MR引导下乳腺病变真空抽吸活检术用于BI-RADS 4类乳腺病变安全可行,能够取得足够的组织用于病理学评估。  相似文献   
25.
26.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T1受体拮抗剂对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58例以前未治疗过且超声心动图证实有LVH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或β2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8个月后,比较两种药物对LVH的影响。结果共获得52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8个月后,缬沙坦组左室重量指数(LVMI)从(127±23)g/m2降低到(106±25)g/m2(比值R:0.83;95%C:I0.79~0.87;与基础值相比P<0.0001)。倍他乐克组LVMI降低的幅度较小,从(127±25)g/m2降到(117±27)g/m2(R:0.92;95%CI:0.86~0.98;与基础值相比P=0.0082)。LVMI的平均下降缬沙坦组为21g/m2,而倍他乐克组仅为10g/m2(与基础值相比R:0.91;90%C:I0.85~0.97)。结论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的逆转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60例病史半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HbA1c>9.0%),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治疗;B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进行治疗。以空腹及餐后2h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分别小6.7mmol/L和8.0mmol/L为目标,两组患者分别于联合治疗达标2d后对受试者行72hCGMS(雷兰公司)检测;于治疗十二周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并再次行72h血糖监测。采用CGMSsoftware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曲线下面积采用梯形法则计算。计算全天: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SDBG),日内血糖极差(LAGE),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波动次数(N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餐后血糖峰值(PPG),餐后血糖波动均值(MPPGE),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两组经联合治疗血糖达标两天后分别行72hCGMS监测,与A组相比,B组SDBG、LAGE、MAGE、NGE、早中晚三餐PPG、MPPGE、高血糖AUC均更低(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CGMS探头测定血糖次数、MBG、MODD、低血糖AU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经12周治疗,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HbA1C<7%),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经过12周治疗后血糖波动各参数比较:与A组相比,B组SDBG、LAGE、MAGE、NGE、早中晚三餐PPG、MPPGE、高血糖AUC均更低(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CGMS探头测定血糖次数、MBG、MODD、低血糖AU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显示出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07-2007-10健康查体的30~70岁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符合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30027人)和理想血压诊断标准(15614人)的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38.0~53.0(47.6±3.2)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因素。结果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平均年龄较大;男性比例较高;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质量指数水平高(均P<0.05)。随访期间共发生461例心脑血管事件。高血压前期人群中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和心脑血管病致死事件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19%、0.57%、0.20%、0.23%和0.23%,高于理想血压人群的0.67%、0.27%、0.12%、0.17%和0.15%,其中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脑出血累积发生率两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高血压前期人群发生总心脑血管事件和脑梗死的RR分别较理想血压人群增加37%(95%CI1.10~1.70)和56%(95%CI1.10~2.20)。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脑出血累积发生率高于理想血压人群;高血压前期是总心脑血管事件和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9.
FRAX联合DXA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预测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FRAX联合DXA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 000例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位患者均行FRAX评估和DXA检查。分析不同性别患者FRAX评估骨折风险情况,记录L2-4前后位和侧位各年龄段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结果、L2-4前后位和侧位各年龄段骨折检出率和不同部位骨折结果。结果:男女髋部骨折风险经FRAX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任意部位骨折风险女性患者均高于男性(P<0.01)。3 000例患者前后位BMD测定结果中,529例T值>-1.0 s,-1.0 s≥T值>-2.0 s者1 426例,-2.0 s≥T值>-2.5 s者572例,455例T值≤-2.5 s。3 000例患者侧位BMD测定结果中,424例T值>-1.0 s,-1.0 s≥T值>-2.0 s者717例,-2.0 s≥T值>-2.5 s者808例,1 181例T值≤-2.5 s。L2-4前后位的骨折检出率分别为34.80%(T值≤-2.0 s)和15.60%(T值≤-2.5 s),侧位的骨折检出率分别为57.60%(T值≤-2.0 s)和39.37%(T值≤-2.5 s)。3 000例患者中,348例脊柱骨折,622例髋部骨折,1 154例腕部骨折,876例股骨颈骨折,不同部位骨折患者的前后位T值和侧位T值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RAX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评估效果较佳,女性患者的评估效果优于男性患者。DXA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较佳的预测效果,T值≤-2.0 s可作为预测骨折的标准值。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