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1.
一、资料和方法。1.资料来源 病例采集小站医院及妇保所2001年1月-2002年10月的住院手术患者。(1)随机抽取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采用封闭式缝合,术后加用抗生素50例(以下简称封闭组)。(2)随机抽取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采用锁边缝合开放,在盆腔腹膜外放置“T”形管引流术后加用抗生素50例,但不应用抗厌氧菌药物(以下简称开放Ⅰ组)。(3)随机抽取全子宫切除术放置“T”形管及常规应用抗菌素与开放组相同的50例,同时加用抗厌氧菌药物(以下简称开放Ⅱ组)。  相似文献   
42.
腹腔镜肾脏手术有经腹腔和经腹膜后两种方法,并各有利弊. 1990年Clayman等[1]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经腹腔腹腔镜肾切除术,使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逐步推广,目前,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占有重要地位,腹腔镜肾切除术在多数医院还以经腹腔为主.1992年Gaur等[2]首先使用自制气囊扩张后腹腔,使之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开创了后腹腔手术的新途径.该途径适合泌尿外科手术的特点,可直接到达患处,损伤轻,不干扰腹腔脏器,减少了胃肠反应,无污染腹腔的危险,具有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以及恢复快、术后腹腔感染和粘连少等优点,但由于后腹腔操作空间小、周围脂肪多及相对缺乏解剖标志, 手术器械易相互干扰, 因此对技术要求更高, 在某些情况下会中转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43.
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时无需固定 ,不易脱出 ,临床应用日增。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1年11月收治4例次不能常规拔出的气囊导尿管 ,通过气囊注液的方法顺利拔出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4例次均为男性 ,2例为前列腺肥大不能耐受手术 ;1例为颈椎病术后尿潴留 ,尿管先后两次不能拔出。年龄58~80岁 ,留置时间28~45d。均为国产双腔气囊导尿管 ,置管后气囊内均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入注射用水5mL。1 2处理方法用20~50mL注射器经活塞孔往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约160~200mL。患者有爆裂感 ,为…  相似文献   
44.
尿道狭窄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是尿道再次狭窄[1],对于复发性尿道狭窄的治疗以及如何防止再次狭窄,缺乏令人满意的方法,是泌尿外科难题之一.近年来,人们对复发性尿道狭窄的诊疗更为重视,在其病理、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有一定进展.本文就其诊疗研究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46.
氨苄西林是半合成青霉素。耐酸、抗菌谱广 ,临床应用广泛。其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 ,应用前用青霉素作皮试。我们遇到2例患者 ,青霉素试敏(-)而应用氨苄西林发生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 :女 ,26岁。因停经42周于2001年7月10日入院。诊为过期妊娠、巨大儿。行剖宫产术 ,术后青霉素皮试( -) ,当天静脉滴注甲硝唑250mL、5 %葡萄糖氯化钠500mL +氨苄西林5g、10%葡萄糖500mL+丁胺卡那霉素0 4g等。第2天 ,患者前额、胸腹部出现少量红色丘疹、刺痒。怀疑痱子、嘱防暑 ,口服扑尔敏4mg,…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通过报告2例前列腺脓肿病例的病例特点、诊疗经过以及文献复习,提高对现阶段前列腺脓肿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报告2例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并检索、复习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0年的病例报道,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经穿刺治疗后复发而改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手术效果好,随访3个月未复发.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以往报告的病例有55.4%的患者需反复穿刺.结论 前列腺脓肿多采用B超引导下经直肠/会阴脓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然该治疗方式一次穿刺治愈率较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脓肿可作为前列腺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报道足底内侧皮瓣转移进行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应用足底内侧皮瓣对9例足跟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其中包括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创面缺损。结果9例均获随访,时间10个月—3年,转移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足及足趾活动良好,鳞状细胞癌患者随访2年未复发。结论足底内侧皮瓣对足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0.
背景:最近提出了新的5层 Gleason grade groups(GGGs)评分系统,这里面Gleason 6为GGG 1;Gleason 3+4为GGG 2;Gleason 4+3为GGG 3;Gleason 8为GGG 4;Gleason 9~10为GGG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