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颈椎病前路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佩珊  李超群 《广东医学》2002,23(10):1108-1109
目的:探讨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的护理特点。方法:对27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前路手术,针对手术特点、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无一例术后致瘫,术后随访0.5-1年,植骨块愈合良好,感觉、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自觉症状减轻。结论:颈椎病前路手术应着重加强术前的气管、食管牵拉训练,术后病情观察和呼吸道护理,以及有针对性的康复功能锻炼,有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分析该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及Klotho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6月期间在卫生部北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共88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IMT增厚组和CIMT正常组.对CIMT增厚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CIMT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88例MHD患者中CIMT增厚者共53例(60.2%),CIMT正常者共35例(39.8%),2组CIMT中位数分别为1.5mm和1.0mm,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CIMT增厚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CIMT正常组(92.5%比65.7%,P=0.001).CIMT增厚组平均年龄为66.64±10.61岁,CIMT正常组平均年龄为58.63±11.78岁,有统计学意义(t=3.320,P=0.001);CIMT增厚组糖尿病患病率为37.7%,CIMT正常组糖尿病患病率为17.1%,有统计学意义(x2=4.294,P=0.038);CIMT增厚组与正常组FGF23中位数分别为127.82 ng/L和86.74 ng/L有统计学意义(Z=-3.713,P=0.000);2组HsCRP中位数分别为5.34mg/L和2.19mg/L,有统计学意义(Z=-3.547,P=0.000).CIMT增厚组与正常组Klotho蛋白中位数分别为42.48 U/L和41.21U/L,2组无统计学意义(Z=-0.085,P=0.93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GF23和HsCRP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伴CIMT增厚者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清HsCRP、FGF23和年龄是MHD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细粒棘球绦虫的延伸因子1(EF-1)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 Expasy系统预测EF-1的理化性质,使用DNAStar软件分析蛋白亲水性、柔性区域、抗原指数及表面可及性,利用ABCpred与IEDB软件综合预测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通过DNAStar 软件预测T细胞表位,使用SOPMA软件预测二级结构,SWISS-MODEL 网站构建EF-1的三级结构,使用MEGA软件选择neighbor joining 法构建EF-1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 EF-1基因序列全长1 412 bp,含有2个内含子;EF-1亲水性得分较高的区域为35~45、52~70、126~140、158~183、301~322、357~380、424~448;柔性区域为26~45、54~71、162~176、300~318、357~381、432~448;抗原性指数得分较高的区域分布与柔性区域一致;表面可及性得分较高的区域较少,主要分布在39~54、62~76、128~132、161~170、220~234、315~329、354~372、424~448;可能的B细胞线性表位的氨基酸序列为120~130、286~295、306~320、365~378;可能的优势性T细胞表位区域为34~48、164~177、222~244、280~290、321~330、396~407;EF-1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2.81%、β折叠占22.54%、β转角占10.94%、无规则卷曲占33.71%;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多房棘球绦虫为一枝,其余聚于一枝,且内部形成许多梳齿状分枝。结论 得到4个可能形成B细胞表位的区域、6个优势性T细胞表位区域,EF-1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可作为免疫诊断和药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 探讨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和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1~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住院号末尾数为偶数的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27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最近一周内,你是否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来测定患者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回答"是"则判定为有自杀意念,反之则无。根据有无自杀意念,将患者分成有自杀信念组(23例)和无自杀信念组(247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患者有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0.182,95% CI:0.065~0.504,P=0.001)、主观支持(OR=0.703,95% CI:0.588~0.841,P=0.000)和家庭功能(OR=0.793,95% CI:0.658~0.956,P=0.015)是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单身、获得社会支持少和家庭功能欠佳是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临床对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予密切关注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以舒血宁注射液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BI)为(71.18±16.23)分,对照组BI为(48.47±15.60)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著进步率38%,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分别为18%和66%,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变化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老年妇女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老年妇女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对患者分别进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滴虫和念珠菌检测。结果386例患者共检出淋球菌3例(0.78%)、沙眼衣原体6例(1.55%)、解脲脲原体107例(27.72%)、人型支原体4例(1.04%)、滴虫19例(4.92%)、念珠菌63例(16.32%),其中解脲脲原体和念珠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妇女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以解脲脲原体为主,念珠菌亦是常见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78.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亦是常见的死亡病因,多年来一直是临床研究的关注点之一。现将近几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治疗做一综述,主要包括:辨证分型治疗、基本方加减治疗、专方专用治疗、单味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镜下中药治疗、实验研究。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确切的疗效,但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
云南省发现1株携带NDM-1基因的产酸克雷伯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1株产酸克雷伯菌的相关耐药机制。 方法 对菌株进行了生化鉴定、PCR检测、序列测定、药敏试验。 结果 经过鉴定,证明此菌株为携带NDM-1基因的产酸克雷伯菌;但不是多重耐药菌。 结论 耐药问题形势严峻,需要加强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拔尿管前注入0.3%碘伏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拔除导尿管前先注入0.3%碘伏250ml并夹管30min;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尿管排空膀胱。观察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成功率及排尿时间,并作比较。结果观察组第一次排尿成功28例(93.3%),对照组20例(66.7%),两组比较,x^2=6.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一次平均排尿时间为(1.2±0.18)h,对照组为(2.0±0.21)h,两组比较,t=3.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拔尿管前注入0.3%碘伏250ml后夹管30min,可有效预防拔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