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 分析实验室溴氰菊酯敏感品系中华按蚊幼虫暴露溴氰菊酯后机体内小分子代谢物变化,为研究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杀虫剂代谢通路、筛选代谢标志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测定实验室溴氰菊酯敏感品系中华按蚊幼虫溴氰菊酯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75%致死浓度(LC75)浓度,分别暴露于LC50、LC75浓度下30 min和24 h,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检测幼虫代谢物种类和含量,分析代谢物变化趋势。结果 溴氰菊酯对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敏感品系幼虫的LC50和LC75值分别为4.36 × 10⁃3 μg/mL和1.12 ×10⁃2 μg/mL。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敏感品系幼虫暴露于溴氰菊酯30 min后,LC50、LC75两浓度组差异代谢物主要集中于有机氧化合物、羧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酰基、嘧啶核苷酸等,其中葡萄糖水平在溴氰菊酯接触组中浓度降低;暴露24 h后,差异代谢物主要集中于有机氧化合物、羧酸及其衍生物、脂肪族酰基、嘌呤核苷酸等,其中葡萄糖水平在溴氰菊酯接触组中浓度升高。结论 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敏感品系幼虫暴露于溴氰菊酯后,代谢产物变化提示糖类和羧酸及其衍生物、脂肪族酰基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可能在溴氰菊酯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江苏省全国疟疾监测点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江苏省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方法根据疟疾发病情况,选择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睢宁县官山镇、铜山县棠张镇、泗洪县天岗湖镇、盱眙县仇集镇和宜兴市张渚镇作为疟疾监测点,调查居民疟疾发病情况、疟疾症状及防蚊措施、按蚊密度及叮人率等相关因素。结果2006年调查15个行政村,7 921户,27 903人,蚊帐拥有率为20. 29%;蚊帐使用率为34. 32%。2005年在清晨50顶蚊帐内捕获中华按蚊750只,平均叮人率为每夜0.17只/人;2006年在清晨50顶蚊帐内捕获中华按蚊1 927只,平均叮人率为每夜0. 38只/人。血检6 089人,平均血检率为2. 72%,检出疟原虫阳性29人,平均阳性率为0.47%。结论发热病人血检数量较少和镜检阳性率较低,中华按蚊密度增高是江苏省淮北地区出现疟疾疫情反复酌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嗜人按蚊对溴氰菊酯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对实验室选育的嗜人按蚊抗溴氰菊酯品系进行抗性遗传特性分析。方法 采用LC-P线法研究嗜人按蚊对溴氰菊酯抗性的遗传方式。结果 正交和反交F_1代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5.19、16.66,接近1∶1。D-0.651,F_1代的LC-P线靠近抗性亲本一方。BC代在死亡率50%处与F_2代死亡率在25%—75%处未出现明显平坡,BC和F_2的实际死亡率和理论死亡率曲线的适合性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嗜人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是由常染色体遗传所致的多基因遗传,抗性遗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相似文献   
24.
辽宁省嗜人按蚊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我国辽宁省嗜人按蚊在成虫前期的发育时间和传疟能量上与江苏省嗜人按蚊的差异。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相同的饲养法和体外人工感染法,分别观察辽宁嗜人按蚊和江苏嗜人按蚊的孵化率、蛹化率、羽化率和蚊胃卵囊阳性率、唾液腺子孢子阳性率等指标。结果辽宁嗜人按蚊和江苏嗜人按蚊卵孵化期平均为3.66d和3.84d。孵化率分别为76.O%和74.3%;幼虫期平均为6.67d和8.26d,蛹化率分别为94.7%和96.0%;蛹期平均为1.60d和1.72d,羽化率分别为97.2%和98.6%;蚊胃卵囊阳性率分别为25.1%和28.1%;唾液腺子胞子阳性率分别为8.4%和10.7%。结论辽宁省的嗜人按蚊在幼虫发育时间和传疟能量上与江苏省嗜人按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值均〉0.05)。因此,在疟疾流行季节应加强对当地媒介监测,防止疟疾传播。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江苏省部分疟区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接触筒强迫接触法,观察接触10、15、20、30、40、50、60min的蚊虫击倒数和24h后的死亡率。结果盱眙、泗洪、睢宁、宜兴4个县(市)中华按蚊接触0.05%溴氰菊酯60min时的击倒率分别为67.37%、64.00%、71.43%和78.40%,24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68.42%、68.00%、72.53%和76.80%,4个县(市)的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评价均为R级。盱眙、泗洪、睢宁、宜兴4个县(市)中华按蚊接触0.15%氟氯氰菊酯60min时的击倒率分别为84.13%、91.76%、89.80%和100%,24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85.71%、91.76%、93.88%和100%,宜兴地区的中华按蚊对氟氯氰菊酯抗性评价为S级,其他3个县(市)的中华按蚊对氟氯氰菊酯抗性评价为M级。结论江苏省部分疟区中华按蚊已对溴氰菊酯产生高度抗性,对氟氯氰菊酯已产生初步抗性。今后,在媒介防制上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防止抗性产生。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比较用增效醚与溴氰菊酯(1:1)混配浸泡蚊帐和单一溴氰菊酯浸泡蚊帐对中华按蚊、嗜人按蚊的滞效.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接触筒强迫接触法.结果2种不同质地蚊帐浸泡药物6个月后,混配剂型浸药蚊帐跟单一溴氰菊酯浸药蚊帐相比,对2种媒介按蚊的残效均较好,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4 h恢复后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死亡率仍达100%.结论在疟疾流行季节用混配剂型浸泡蚊帐能够对媒介按蚊起到防制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江苏省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探究其与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的关联,为白纹伊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生物瓶法制备溴氰菊酯含量为1、 2、 4、6和8μg/瓶的测试瓶和不含溴氰菊酯的对照瓶,每瓶放10~25只实验室培养的敏感品系白纹伊蚊,确定诊断剂量。2020年8—9月,分别从徐州市睢宁县、淮安市淮阴区和无锡市宜兴市采集白纹伊蚊的幼虫或蛹,培养至子一代(F1代),取10~25只F1代雌蚊置含诊断剂量溴氰菊酯的测试瓶或对照瓶中充分接触30 min,计算白纹伊蚊的死亡率,评价其抗性水平。提取抗性测试后蚊虫的DNA, PCR扩增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跨膜结构域Ⅱ、Ⅲ、Ⅳ的基因编码区并测序,用Bioedit、 Seqman等软件分析kdr基因突变情况,统计kdr基因型和突变频率,抗性表型与敏感表型蚊虫kdr突变率的差异使用χ2检验。结果 用实验室敏感品系白纹伊蚊确定的溴氰菊酯诊断剂量为4μg/瓶。从睢宁县、淮阴区和宜兴市共采集到白纹伊蚊149只。睢宁县的白纹伊蚊在诊断剂量下的校正平均死亡率为(28.2±1.4)%,淮阴区...  相似文献   
28.
用PCR-RFLP技术鉴别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依据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rDNA的ITS2区段基因特征 ,建立一种新的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基因鉴别技术。方法 对不同地区的嗜人按蚊、可疑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样本通过采用特异性ITS2 引物PCR扩增 ,限制性内切酶RsaI和HinfI消化 ,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进行PCR -RFLP基因鉴别。 结果 不同地区嗜人按蚊rDNA的ITS2 基因PCR扩增产物能被限制性内切酶HinfI酶切 ,并显示一条 4 5 0bp的酶切DNA条带 ;中华按蚊的ITS2 基因PCR扩增产物则能被限制性内切酶RsaI酶切 ,并显示 4 0 0bp和 2 0 0bp两条酶切DNA条带 ;辽宁可疑嗜人按蚊的PCR -RFLP结果与嗜人按蚊相同而广东珠海可疑嗜人按蚊的PCR -RFLP结果与中华按蚊相同。结论 依据rDNA的ITS2 区段基因特征建立的PCR -RFLP技术可用于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的基因鉴别。采用该PCR -RFLP基因鉴别技术发现辽宁可疑嗜人按蚊的基因与中国大陆的嗜人按蚊属同种 ,而广东可疑嗜人按蚊的基因与中华按蚊属同种。  相似文献   
29.
用恶性疟原虫主要裂殖子表面抗原基因序列(MSA-1)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恶性疟原虫感染。用此方法扩增实验室体外培养的FCC1/HN株恶性疟原虫,显示1条300bp的DNA片断,而对实验室培养的巴布亚新几内亚FCQ-27株则显示1条440bpDNA条带。用此方法检测15份采自云南中缅边界的恶性疟血样均能扩增出DNA条带,但不同血样的DNA条带的分子量不同,部分血样还存在1条以上的DNA条带。在同时扩增的10份正常人血样和10份采自江苏间日疟流行区的现症间日疟血样中均没有发现DNA条带。表明此方法具有很高的种和株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0.
用捕获-再捕获法对泗洪县疟疾流行现状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掌握江苏省泗洪县的疟疾发病情况,评估疟疾在该区域的流行现状。方法采用捕获-再捕获统计学方法(CRM),估计该县的疟疾发病数和发病率。结果调查3个乡9个行政村,1248户,访问居民4986人,查出2002年疟疾56例(疫情报告65例),用CRM处理后,估计病例为121例,推算总体理论值是全县疫情的1.86倍。结论泗洪县血检资料与乡(镇)血检登记资料明显不符,说明该县对发热病人的常规血检工作存在较大隐患。个别乡发病率仍在0.2%以上,疟疾在该县的流行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