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989~2003年江苏省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了解江苏省疟疾控制后的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各县1989~2003年疟疾疫情资料,对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或阳性率进行相关分析或显著性检验.结果全省疟疾疫情呈下降趋势,疫情出现波动与局部疟疾暴发有密切关系.2003年复媒介地区发病率为0.32/万,单一中华按蚊区发病率为0.06/万,前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后者(P<0.01).本地居民发热病例血检阳性率为0.06%,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0.55%,后者明显高于前者.间接荧光抗体(IFA)阳性率与发病率呈正相关.结论江苏省复媒介地区疟疾潜在流行的危险性仍较高,控制局部暴发点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必须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媒介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拜虫杀对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毒杀效果。方法采用拜虫杀10、15、20mg/m2(有效成分)浸泡棉纱布和尼龙纱布,以实验室饲养的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为试虫,进行击倒力、致死力和持效观察。结果采用拜虫杀10、15、20mg/m2浸泡两种材料蚊帐,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接触药帐后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在3.98~7.30min之间,被击倒的蚊虫恢复饲养24h,死亡率均为100%;接触药帐3min,恢复饲养24h,蚊虫死亡率均>90%;杀虫剂浸泡过的蚊帐悬挂180d后,对媒介按蚊的击倒力仍在8.57~16.31min之间,且恢复饲养24h,死亡率仍为100%。结论拜虫杀对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有很强的杀灭效果,持效可达180d以上。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赫坎按蚊复合体近缘种按蚊基因鉴别技术,应用于现场按蚊样本的鉴别。方法用分子生物学软件Vector NTI 9.0,对赫坎按蚊复合体的嗜人按蚊、雷氏按蚊、中华按蚊、八代按蚊4个近缘种按蚊rDNA基因的ITS2区段序列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预测分析,选择特异性内切酶,建立一种能同时鉴别4种近缘种按蚊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 RFLP)单酶切法鉴别技术,并对现场捕获的452只按蚊样本进行基因鉴别。结果软件预测赫坎按蚊复合体近缘种4种按蚊的rDNA基因的ITS2区段可被限制性内切酶Dde I切成大小易于区分的不同片段,PCR RFLP单酶切实验结果和软件预测结果完全吻合。4个疟疾流行区捕获的452只按蚊样本经PCR RFLP Dde I单酶切法鉴定有20只嗜人按蚊、6只雷氏按蚊、391只中华按蚊、35只八代按蚊,与形态学鉴别结果符合率为93.4%,与PCR RFLP双酶切法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新建立的PCR RFLP Dde I单酶切法基因鉴别技术可准确鉴别赫坎按蚊复合体,比传统的形态学鉴别更为简便、可靠,适合用于复合媒介地区的媒介监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间日疟原虫在江苏省中华按蚊体内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析温度对江苏省中华按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人工饲血系统感染实验室饲养的中华按蚊,感染后分别在16±0.5、19±0.5、22±0.5、25±0.5、28±0.5、31±0.5℃条件下饲养。解剖中华按蚊的唾液腺,观察不同温度下间日疟原虫子孢子进入中华按蚊唾液腺的最早时间,计算间日疟原虫在中华按蚊体内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根据江苏省13个市月平均气温,计算中华按蚊理论年发育疟原虫代数。结果江苏省中华按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发育的起点温度平均为15.31℃,有效积温为109.81日度。间日疟原虫在中华按蚊体内增殖的最适温度为25~28℃。江苏省中华按蚊理论年发育疟原虫代数南部比北部多1~3代。结论温度是影响疟原虫发育的重要因素,温度为25~28℃时,江苏省中华按蚊传播疟疾的机会增大。但在建立疟疾疫情预警系统时还应考虑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了解2020年江苏省伊蚊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虫媒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5—10月,在江苏省南部常州市新北区和苏州市张家港市、中部南通市海安市和盐城市盐都区、北部徐州市睢宁县和宿迁市泗洪县各选取1个自然村作为监测点,在6个监测点各选1处定点小型积水容器,每月上、下旬分别采用吸管采集伊蚊幼虫1次。所采集幼虫在实验室内饲养至成蚊后进行种群鉴定。此外,在6个监测点各选择30户居民家庭,检查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幼虫孳生情况,并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计算幼虫密度。在常州市金坛区翠园新村周围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饲养至子1代,采用成蚊接触筒强迫接触法测定雌性成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残杀威等4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 2020年在江苏省6个监测点定点小型积水容器内共捕获伊蚊幼虫1 165条,羽化后经鉴定均为白纹伊蚊,7月捕获伊蚊幼虫数量最多。在6个监测点累计调查1 152户居民家庭,5—10月伊蚊幼虫平均BI值分别为9.58、13.20、13.71、13.20、12.18和5.58;常州市新北区伊蚊传播风险较高,其BI值高于睢宁县(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