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选择较佳的红花干燥及服用方法。方法 采用硅胶、烘房干燥、煎煮和曝晒等方法处理红花粉末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处理后红花黄色素的含量。结果 烘房干燥和煎煮与采用硅胶干燥后红花黄色素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经曝晒后红花黄色素的含量显著下降 (P<0 .0 5 )。结论 红花黄色素在高温下性能稳定 ,而阳光能使之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河北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HLA-DQB1)基因型遗传特性。方法对1914名河北地区汉族人群献血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基于测序的分型技术(PCR-SBT)进行HLA-DQB1位点高分辨基因分型,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与中国其他地区人群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1914名河北汉族献血者中共检出21个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频率大于0.0500的常见等位基因共6个,分别为DQB1*03∶01、DQB1*03∶03、DQB1*06∶02、DQB1*02∶02、DQB1*06∶01和DQB1*05∶01。结论河北地区汉族人群DQB1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基因分布有明显的地区特性,了解河北汉族人群HLA-DQB1的分布状况,有利于帮助临床寻找HLA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无关供者,同时为我国人群群体遗传学研究等提供有价值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53.
HIE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多发病,由于低氧血症常可致心脑、肾、肺等多脏器损害,病死率高,并可导致终身残疾。本院1995年3月~1997年5月共收治HIE患儿65例,均符合1989年8月济南会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和分度[1]。其中合并心肌损害五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住院患儿65例,合并心肌损害的31例,男26例,女15例,其中足月儿26例,早产儿5例,发病时间24小时以内20例,24~48小时11例,1分钟Apgal评分<4分的33例,发生心肌损害17例,1分钟Apgal评分>4分的32例,发生心肌损害14例,窒息时间>则分钟30例…  相似文献   
54.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蛋白激酶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蛋白激酶B(PKB)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5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正常卵巢组织15例,卵巢瘤样病变10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交界性肿瘤10例的PKB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 PKB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半定量检测结果为0.669±0.093,与正常卵巢、卵巢瘤样病变及卵巢良性肿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检测见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磷酸化PKB蛋白(0.496±0.033)与正常卵巢(0.109±0.028)、卵巢瘤样病变(0.121±0.035)及卵巢良性肿瘤组织(0.118±0.023),量化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Ⅲ~Ⅳ期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结论 磷酸化PKB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呈正相关,有望成为卵巢上皮性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5.
李茵  杨晓敏 《中国药房》2008,19(9):715-717
目的:对活血化淤药进行分类。方法:对33种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常用中药,通过SPSS10.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收录药物的性、味归经及功效,将之作为能反映分类特征的变量,并将药物名称作为测量的变量,进行分层聚类中的Q型聚类。结果:当分为4类时,第1类应当为活血调经药,第2类为活血止痛消症药,第3类为活血化淤止痛药,第4类为破血逐淤药;当分为5类时,第5类为活血疗伤药;当分为6类时,第3类为活血祛风药,第6类为活血止血药。结论:运用聚类分析法,能较好地将不同类别却有相同功效的药物归类,并根据这一类药物作用趋势的不同分类。  相似文献   
56.
门诊药房退药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哓教  李茵 《中国药师》2008,11(4):480-481
目的:分析影响门诊药房退药影响因素的灰关联系数,提高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方法:通过清华同方知网(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2000-2007年有关门诊药房退药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是导致退药的最主要原因,其他依次为病情变化、药费问题和病人拒用等。结论:灰关联分析能较好地反映影响门诊药房退药的因素。  相似文献   
57.
背景:丹参注射剂和银杏达莫是治疗脑梗死的常用中药制剂。近年来,多篇临床研究证实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优于丹参注射剂。但由于病例数少,影响实验的可信度。 目的:评价银杏达莫与丹参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全面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和万方数据库1998-01/2010-02发表的关于银杏达莫与丹参注射剂对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符合1995年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排除没有基础治疗,诊疗方法中含有其他影响疗效观察的因素或联合用药对结果有明显影响的研究。按Cochrane 协作网的质量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运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用ReviewManager 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临床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5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 6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丹参注射剂(OR=3.70,95%CI:2.81~4.88,P < 0.01),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明显强于丹参注射剂,血浆黏度效应值(SMD=-1.01,95%CI:-1.69~-0.32,P < 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效应值(SMD=-0.25,95%CI:-0.36~-0.14,P < 0.01);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也明显强于丹参注射剂(SMD=-0.73,95%CI:-0.88~-0.59,P < 0.01)。说明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丹参注射剂。  相似文献   
58.
李茵  田丽 《天津护理》2012,20(2):114-116
近年来在临床应用方面声门下吸引技术已经被推荐有条件使用,同时关于声门下吸引的相关研究也较多,为其临床具体实施提供了充分的循证依据。然而由于负压对黏膜产生或多或少的刺激作用,且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吸引负压不当,易导致声门下分  相似文献   
59.
李茵  廖明  何晓  周怡  罗蓉  李洪涛  王云  何敏 《卫生研究》2012,41(6):976-980
目的比较乙腈沉淀法、乙醇沉淀法和多重亲和去除色谱柱Human 14法去除人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效果。方法应用乙腈沉淀法、乙醇沉淀法和多重亲和去除色谱柱Human 14法对血清样品进行处理,Bis-Tris Mini Gels电泳和双向凝胶电泳检测去除高丰度蛋白的效果。结果从一维胶电泳图灰度值分析,血清经过乙腈法、色谱柱法、乙醇法处理后,白蛋白条带灰度值由原血清的19分别变成157.2,40.8和8.2;从2-DE电泳图分析看出,多重亲和去除色谱柱Human 14法处理后的蛋白点数显著增多,比原血清增加了137个;乙腈法和乙醇法处理后虽然蛋白点减少了,却有低丰度蛋白质点显现出来。结论乙腈沉淀法能在去除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同时收获更多的10kD以下的小分子量蛋白;乙醇沉淀法虽然能去除部分高丰度蛋白,但小分子量蛋白的收获量较少;而多重亲和去除色谱柱Human 14法不仅能有效地去除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干扰,且保留了大量的小分子量蛋白。  相似文献   
60.
【立项依据】 Ghrelin和nesfatin是两种主要由胃粘膜X/A样细胞分泌的激素,对于全身的能量代谢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作用基本上是相互拮抗的。例如,给予ghrelin后,动物摄食、体重增加,白色脂肪组织中脂质沉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而nesfatin的作用却是相反的。因此ghrelin和nesfatin的平衡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改善有重大意义。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分为两种,不同于以储能为主要功能的白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与非颤栗性产热有关,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调节。棕色脂肪细胞特异性表达解偶联蛋白1(UCP1),使得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去而不是转化为ATP。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成年人的身体中依然存在棕色脂肪组织,并且其活性与肥胖成负相关,表明棕色脂肪组织可能对能量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能量代谢的调控过程中,ghrelin和nesfatin可能对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有着调控作用。 【设计思路】 研究主要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培养分离的乳鼠原代前棕色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在分化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给予一定剂量的ghrelin或nesfatin的刺激,然后观察激素对于细胞分化的影响。 【实验内容】 分离出生两天内的乳鼠原代前棕色脂肪细胞,分化并给予激素刺激,一定时间后收细胞提取RNA和蛋白进行RT-PCR、蛋白质印迹、Co-IP检测,测定线粒体功能、拷贝数等实验,同时进行HE、Oil red染色等,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和形态学上检验激素对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材料】 C57小鼠,ghrelin和nesfatin多肽,多种抗体、引物、试剂等。 【可行性】 Ghrelin和nesfatin已经被证实对多个与能量代谢相关的靶器官的功能有调控作用,并且与肥胖的形成和肥胖后一系列的代谢改变有关。而肥胖的过程中,棕色脂肪组织的活性明显下降。最近有研究表明ghrelin受体敲除后,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的表达量上升;寒冷刺激下,被激活的nesfatin+神经元与调控棕色脂肪组织活性的神经元存在共定位,说明两种激素可能与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相关。 【创新性】 本研究探索胃肠道激素对棕色脂肪细胞功能的影响,把胃肠道和棕色脂肪组织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为解决代谢综合征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