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附20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疗效。方法 对208例(216眼)外伤性视神经萎缩采用葛根素针剂静脉滴注;脑神经肽球后注射;脑神经生长素注射液肌肉注中药血府逐汤加海藻离子导入。结果 208例(216眼)外伤性视神经萎缩中无效12眼,占5.56%,有效204眼,占94.44%。结论 头面部遭受暴力伤,初起就应该注意检查视神经挫伤的体征,做到早期诊断及治疗,争取复明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2.
对2128例门诊儿童皮肤病进行临床统计分析。共发现87种皮肤病,其中变应性皮肤病(50.47%)和病毒性皮肤病(12.78%)占多数.儿童皮肤病就诊率在第1至10位的依次是湿疹、丘疹性荨麻疹、荨麻疹、血管瘤、水痘、传染性软疣、过敏性皮炎、脓疤疮、痤疮和疥疮.  相似文献   
13.
<正> 朝医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但有关朝医学病证诊疗标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某些单一病证的研究不够系统和规范化。按照先辨象,后辨证的朝医学原理,笔者将慢性胃炎的朝医辨象、证候分类及诊断、治疗标准阐述如下。1 诊断依据1.1 以上腹部不适和疼痛、食欲减退、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为主症。1.2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常因脾胃虚弱、寒邪犯胃、情志  相似文献   
14.
"郁证"病名首见于《医学正传》,古谓之"懋"。其主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郁证是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高发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IgE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在特发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水平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 ]对 60例特发性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进行特异性IgE检测 .[结果 ]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 67% ,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为点青霉、链孢霉、黑根霉、榆树、柳树及杨树 .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 62 % ,最常见的食入性过敏原为鱼、牛奶、蟹、虾、猪肉、牛肉及羊肉 .吸入组 44% (8/ 18)和食入组 17% (10 / 60 )对 2种以上过敏原过敏 .[结论 ]IgE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特发性慢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观察皿治林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病例报告 ]共观察 5 0例 ,疗程为 4周 ,以 4级评分法评价疗效 ,并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示总显效率为 98% ,3例出现不良反应 ,如嗜睡、口干、乏力及头痛等 .[讨论 ]皿治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的新型抗组胺药物 .  相似文献   
17.
眼球摘除术是眼科常见的破坏性手术之一,病人很难接受。因此,在选择适应证时要采取慎重态度。但对于已丧失视力的。有引起交感性眼炎的受伤及疼痛难以控制的绝对期青光眼和眼内肿瘤。则应弃之不惜。  相似文献   
18.
142例住院药疹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背景 ]随着新药的应用 ,药疹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病例报告 ]1995年 1月至 1999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确定诊断为药疹的患者 142例 ,其中有明确的药物过敏史者 38例 ,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 ,其次为解热镇痛类药物 .[讨论 ]合理应用抗生素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 ,及时发现各种药物反应引起的皮疹是预防和治疗药疹的关键 .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4岁。因左背及左腹部群集性水疱7天,右颈部群集性水疱6天伴神经痛于1998年5月15日入院。7天前左下背及左腹部出现数群密集水疱,伴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次日右颈部亦出现群集性水疱,伴右颈及枕部剧烈疼痛。发病以来,发热、食欲睡眠欠佳。20岁患肺结核,3月前患结核性腹膜炎及左颈部淋巴结结核。体检:贫血面容,左颈部6cm×6cm大的肿块,质中等,不移动,无触痛,心肺正常,腹部触诊有柔面感,肝脾不大。皮肤科情况:右颈、耳后、肩及锁骨前区数群簇集粟粒大至绿豆大水疱,基底潮红肿胀。左背及左腹部数群密集粟粒大水疱,皮疹沿右颈浅神经和左…  相似文献   
20.
丙亚胺是一种抗肿瘤药物,我们自1984年起在临床试用治疗银屑病,疗效较为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5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