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目的:构建持续性心房颤动(AF)犬模型,观察其心房肌组织microRNA-29a、-133a表达及其与AF和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慢性快速心房起搏诱发持续性心房颤动犬模型,并设置假手术组。应用心脏超声测量心脏结构大小,通过Masson三色法染色计算胶原容积分数来评估纤维化程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左心房(LA)肌microRNA-29a、-133a的水平。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模型犬造模后与造模前相比,心房内径和射血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持续性心房颤动模型组心房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增高,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增加(P<0.01),且microRNA-29a、-133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心房结构重构及心房肌纤维化是心房颤动发生及维持的重要基础,microRNA-29a、-133a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持续性心房颤动模型犬左心房结构重构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2.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遗尿症,取得较好疗效。除少数病例注射后局部痛热和头昏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3.
罗和春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专家,业医四十余载,学验具丰。特别是在电针治疗常见精神疾病方面,屡起沉疴。现将罗老之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一、中西结合,融汇贯通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由“针”和“灸”两种治法组成的。其功效以调整经络脏腑气血,从而得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灵枢》癫狂第二十二篇云:“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  相似文献   
54.
多发梗塞性痴呆是一种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临床治疗疗效不佳。河南省名老中医李怀显治疗有其独到之处,认为宜祛瘀补气,醒脑开窍为主。现录其医案1例报告如  相似文献   
55.
56.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老年人较常见的疾病,临床疗效欠佳。河南省老中医李怀显治疗老年性痴呆有其独到之处,认为宜祛瘀补气,醒脑开窍为主,现采其医案1例报告如下: 张某,男性,68岁,干部。1991年8月16日门诊以“老年性痴呆”收住我科,住院号91831。其家属代诉。患者近两年来记忆力明显减退,性情孤僻、躁动不安、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语言不利、流诞。特别是8月6日至今出现语无伦次,躁动不安,失眠,思维贫乏,判断力障碍,以至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诊见舌质紫暗,苔腻。脉象沉涩。入院查体,计算能力下降,定向力尚可,情绪表现不稳定,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增龄对犬心房和肺静脉电生理学特性影响。方法17只杂种犬按年龄分为两组,成年犬7只,老年犬10只,做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P波平均时限和P波离散度;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左、右心耳电极,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电极,测量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RP)、ERP离散度及频率适应性。结果与成年犬相比,老年犬的P波平均时限延长,P波离散度增大;右心耳和冠状静脉窦近端ERP延长,左心耳和冠状静脉窦远端以及左上肺静脉ERP缩短;心房各部位及肺静脉ERP离散度增大;左心耳和冠状静脉窦远端及左上肺静脉频率适应性减低。结论增龄对心房和肺静脉电生理影响主要是左心房和左上肺静脉ERP缩短和频率适应性减低,心房及肺静脉ERP离散度增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口服多潘立酮对胶囊内镜检查中胃肠转运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诊断率的影响。方法 20例患者随机分为服药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检查前一天晚餐进流质后禁食。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前5小时行肠道准备。服药组检查前15分钟口服多潘立酮10 mg,对照组检查前不服用任何药物。结果服药组平均胃排空时间为(27±18)min,对照组为(55±2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全小肠检查者通过时间,服药组平均为(230±115)min,对照组平均为(290±11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90%,对照组7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组诊断率80%,对照组诊断率50%,两组胶囊内镜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给予口服多潘立酮可以缩短胃排空时间,可能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对老年、体质弱、胃动力不足的受检者,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多潘立酮可望提高胶囊内镜诊断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睡眠剥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睡眠剥夺疗法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同期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无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为口干、失眠、恶心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睡眠剥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可显著增加抗抑郁效果,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0.
在该科 1999年 3月~ 11月间收治入院的 2 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 ,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对颅脑损伤早期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可能影响营养支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8例病人在伤后 5~ 7天内达到 15 0 0~2 0 0 0 m l/天的鼻饲量 ;2创伤后一周内病人的消化道并发症以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多见 ,一周后则以腹泻和便次增多多见 ,多数情况下不必停止肠内营养支持而仅需对症处理即可缓解症状 ;35例病人在创伤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 4例仍按常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均耐受良好。结论 :多数重型颅脑损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