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阿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51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0.8g,5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3次/天。均用药10天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00%和61.54%,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2.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在皮肤科主要应用于治疗各种非黑素瘤皮肤肿瘤及其癌前病变,以及用于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嫩肤等,此外还可用于银屑病、扁平苔藓、硬化萎缩性苔藓、硬皮病、皮肤T淋巴细胞瘤、斑秃、寻常疣、Dariers病以及皮肤癣菌病等。本章主要介绍光动力疗法对银屑病、扁平苔藓、硬化萎缩性苔藓、慢性苔藓样糠疹等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总结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经验。方法以2006年度我院收治的59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护理病历资料为依据,分析其气道管理、洗胃、监护、给药等救治护理全过程。结果56例患者洗胃后均行胃肠减压引流,治愈56例,死亡3例。结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只要就诊及时,反复彻底洗胃,尽早应用阿托品和复能剂,正确地救治护理,可明显减轻中毒症状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探讨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行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80例(93条肢体)切口全部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行走时有明显的轻松感,胀痛、沉重症状消失或缓解,溃疡愈合。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16条肢体,经治疗后全部恢复。随访2年,恢复全劳动力者占78.6%。结论: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此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行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80例(93条肢体)切口全部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行走时有明显的轻松感,胀痛、沉重症状消失或缓解,溃疡愈合.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16条肢体,经治疗后全部恢复.随访2年,恢复全劳动力者占78.6%.结论: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此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68岁,农民,因“腹痛月余,加重伴恶心呕吐9天”于2002年9月16日入院。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上腹部疼痛,无泛酸暖气,无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以“慢性胃炎”治疗,病情无好转,食欲减退,身体逐渐消瘦。9天前患者出现腹部绞痛反复发作,以脐周为主,伴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大便稀日2~3次,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止痛等治疗,病情无好转,身体消瘦明显加重。遂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慢性病容,表情淡漠,形体消瘦,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五官端正,甲状腺I°肿大,表面光滑,随吞咽而上下活动,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一),腹软,呈舟状腹,脐周压痛,  相似文献   
10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躯干、四肢紫褐色斑3月余。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背部出现密集蚕豆大小的红褐色斑疹,无脱屑、无痒痛。患者未予重视,未经治疗。皮损渐增多,累及整个躯干及四肢,以背部为重。在外院诊断为"玫瑰糠疹",予"氯雷他定片及维生素C口服"治疗后,皮损颜色变为紫褐色,一直未消退。患者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近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突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突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资料.结果:除5例因病情危重在来院途中死亡外,其余133例患者经过急诊急救,89例患者住院治疗,23例急诊观察3~5 d,21例急诊处置后回家门诊随诊.结论:突发性创伤的现场救治,特别是对危重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是抢救生命的基本前提,成立救护小组、对成批伤员早期进行分类救治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