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Behçet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们对28例Behç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葡萄膜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多形性皮肤病变和生殖器溃疡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分别为100%、96.43%、96.43%和53.57%,对这些病变的临床特点进行了讨论,指出葡萄膜炎有很高的致盲率,正确的诊断有带赖于对眼部病变和眼外病变的正确认识。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10:133-137)  相似文献   
72.
报告2例3眼Terrien's边缘部变性的角膜地形图改变。发现此病角膜地形图呈不对称蝴蝶结形及逆规性散光。此病早期特征为角膜病变处局部屈光度明显大于正常。治疗性表面角膜镜片术是此病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3.
风湿性疾病与葡萄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湿性疾病与葡萄膜炎杨培增李绍珍(接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年第13卷第4期第262页)关节强直性脊椎炎(AS)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的主要累及轴骨骼的特发性慢性炎症疾病,约25%的患者发生葡萄膜炎,此种类型在前葡萄膜炎(AU)病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  相似文献   
74.
吴开力  潘苏华  水迎波  李绍珍 《眼科》1998,7(3):183-186
通过比较不同培养液对紫外线A和B的透光率,检测紫外线B(UVB)照射培养液后溶液中过氧化氢的生成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减少,分析培养晶体受UVB照射后其不同部位的生化改变,探讨在体外紫外线诱发白内障时来源于培养液的效应。结果提示在这类模型研究中,除紫外线对晶体的直接光损伤作用外,培养液能够吸收紫外线,发生光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也对晶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75.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偏瘫早期康复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诊断与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 ,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但致残率很高 ,约 80 %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此问题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已有研究证实早期康复可以降低致残率 ,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着重探讨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继发性损伤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为 1 996年 9月~ 1 998年 9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专科病房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均符合 1 995年全国第 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部CT证实 ,合并…  相似文献   
76.
糖性白内障主要由于醛糖还原酶(AR)活性增加引起。因此,筛选合适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将有利于糖性白内障的防治。据文献报道至少有4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对AR 有抑制作用,其中檞皮甙与檞皮素的抑制作用最强,本文的结果檞皮素在10~(-5)M 时有84%的抑制率,与Varma 等人报告的结果相似。并发现两种在文献尚未报告过的黄酮类化合物对AR 有抑制作用,其中紫花杜鹃甲素(Matteucinol)在10~(-5)M 时有72%的抑制率,黄岑甙(Baicalin)在10~(-5)M时有81%的抑制率,是两种较强的黄酮类ARIs。AR 被认为是糖性白内障产生的关键酶,因此,利用ARIs 抑制AR 活性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糖性白内障的目的,Varma 等人首先报告了黄酮类化合物对晶体AR 的抑制作用。其后Beyer-Mears 等人给予半乳糖鼠或糖尿病鼠口服或眼眶间隙注射黄酮类化合物檞皮素,其晶体AR 活性均能有效地降低,而且晶体内山梨醇的堆积减少,这些黄酮类化合物能起到延缓和治疗鼠糖性白内障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糖性白内障的防治,我们试验了紫花杜鹃甲素(Matteucinol),黄岑甙(Baicalin)和檞皮素(Quercetin)对鼠晶体AR 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7.
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感染及营养不良所致的眼病减少,先天性白内障及其弱视已成为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既往由于手术不及时,术后屈光矫正不适当,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往往形成重度弱视及眼球震颤,因而术后复明率很低。新近的研究表明:早期手术治疗,术后及时配戴角膜接触镜以及坚持不懈的弱视治疗,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复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实验兔眼晶体残留囊膜的标本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其手术安全、并发症少,使白内障复明手术达到了较理想的水平[1]。但由于残留的前囊下晶体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并沿后囊移行,引起延迟的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并且囊膜上的增殖细胞和胶原收缩,使残囊产生皱襞[24],...  相似文献   
79.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所以对该类型青光眼流行病学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视力损害、患病率和发病率、该病在年龄、性别和种族中的分布、与该病有关的眼部危险因素等方面以流行病学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及现状作了评论。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用钻石刀在颞侧角膜周边血管弓中央的透明角膜上,做一深0.30mm、宽1.75mm和内口长3.20mm、外口长3.50mm的梯形角膜隧道切口,对812例(845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地形图、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和1个月,61.30%和79.05%的术眼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0.5,术后早期切口附近角膜变平,视轴中央角膜散光有轻微变化,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8.23%。并发症主要有切口热灼伤(0.40%)、术中后囊膜破裂(1.07%)、晶体脱位(0.12%)、眼内炎(0.12%)和囊样黄斑水肿(0.24%)。结论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便利,手术疗效良好、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