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哮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信号转导分子Smads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SIT对照组和SIT治疗组等4组,每小组10只。通过卵蛋白(OVA)雾化吸入的方法对致敏大鼠进行SIT,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和BALF中TGF-β1浓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TGF-β1以及磷酸化Smad2/3(P—Smad2/3)、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和SIT治疗组的血清、BALF中TGF—β1浓度均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但SIT治疗组与哮喘组相比,两者的TGF-β1浓度则均有所下降;哮喘组肺组织TGF-β1和P-Smad2/3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SIT治疗组增高,而Smad7蛋白表达下降。结论:SIT通过抑制哮喘大鼠体内TGF—β1和P—Smad2/3的过度表达及上调Smad7,从而阻断TGF-β1的胞内信号转导,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抑制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哮喘大鼠肺组织及血中性粒细胞(PMN)中的表达,探讨PMN参与哮喘炎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对照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分离纯化血PM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NO浓度。结果:哮喘组PMNiNOS蛋白光密度(OD)值(0.122±0.01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OD值(0.076±0.014)(P〈0.01),地塞米松干预组OD值(0.089±0.013)PMN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OD值(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支气管壁iNOS蛋白OD值(0.243±0.03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119±0.016)(P〈0.01),地塞米松干预组OD值(0.164±0.016)支气管壁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且高于对照组(P均〈0.01)。哮喘组BALFNO浓度(8.59±1.0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69±1.00)ng/mL(P〈0.01),地塞米松干预组BALFNO浓度(4.28±0.89)ng/mL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N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BALFN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n=29,r=0.770,P〈0.01)。支气管壁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BALFN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n=29,r=0.802,P〈0.01)。结论:哮喘大鼠PMN合成iNOS蛋白的功能增加,PMN可能通过iNOS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这种功能可以部分被地塞米松所抑制。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PFNA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74~2008年12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7例,其中PnNA组32例.DHS组55例。从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FNA组术后优秀率明显高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FNA是理想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物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的影响。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和布地奈德组(BUD组),每组14只。用卵白蛋白(OVA)制备哮喘大鼠模型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及BUD干预后的影响;测定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和AT-Ⅱ细胞的损伤情况;将凋亡和坏死细胞之和占检测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总损伤率)与BALF中TNF-α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组大鼠存在AT-Ⅱ细胞变性、坏死、崩解、脱落、板层体空泡化及嗜锇性物质脱落等超微结构变化。A组BALF中的TNF-α浓度(93.23±19.84)pg·ml^-1分别显著高于C组的(26.97±5.85)pg·mL^-1和BUD组的(38.24±6.41)pg·mL^-1;A组AT-Ⅱ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分别为(11.55±2.82)%和(10.69±3.99)%.均高于C组的(2.81±2.22)%和(1.84±0.95)%以及BUD组的(2.05±1.53)%和(5.79±2.47)%;BALF中TNF-α与AT-Ⅱ细胞总损伤率呈显著正相关(r=0.864,P〈0.01)。结论哮喘大鼠BALF中TNF-α水平增高,AT-Ⅱ细胞损伤现象明显。通过抑制TNF—α的生成和/或释放可能是吸入BUD对AT-Ⅱ细胞有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5.
目的:对比分析后外侧植骨融合与非融合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比较复位内固定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组(40例)与非融合组(25例)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的丢失度数、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百分比及并发症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患者腰背痛程度。6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2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65例患者腰背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每例患者2次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内固定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丢失,且非融合组丢失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组发生螺钉退出2例,无一例发生断钉、断棒;非植骨融合组螺钉退出3例,内固定断裂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97)。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青岛市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十分严峻,视力不良率已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而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以近视为主,小学生近视应以预防为主,预防近视是保护小学生视力的主要措施。1 对象与方法 本文报告200例小学生400只眼均为眼科门诊的小学生屈光不正患者,双眼视力均在0.6以下,年龄6~9岁24例,占12%,10~11岁47例,占23.5%,12~13岁129例,占64.5%,均以阿托品眼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2005—2011年收治的17例(观察组)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择同期术后未复发的脊柱结核患者72例(对照组)的作为对照,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确定影响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营养状态差、术后化疗不正规、病变节段过长、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病灶制动不严格是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是1.20、1.25、1.38、1.47、1.53,且随着HR值的增大,危险相关性随之增加。结论患者术前营养状态差、术后化疗不正规、病变节段过长、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病灶制动不严格均是结核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应针对性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5例老年VCF患者(共39个椎体)行PKP治疗,观察PKP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手术前后Cobb′s角、椎体高度及疼痛视觉评分(VAS)进行比较。结果 35例老年VCF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神经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3 d,局部Cobb′s角由术前(24.00±6.20)°恢复至(5.80±5.00)°;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1.00±2.80)mm增加为术后(21.20±4.30)mm;VAS术后[(2.43±1.05)分]较术前[(8.81±2.12)分]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方便、安全、即刻止痛、稳定脊柱和改善患者功能等优点,能有效缓解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所致疼痛,提高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老年VCF的理想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