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肾脏核医学教学中难理解的动态过程形象地展示,降低了讲解难度,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要求教师合理地选择多媒体教学。  相似文献   
32.
脑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鉴别早期帕金森病与原发性震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TRODAT-1 SPECT显像在鉴别帕金森病与原发性震颤的应用.方法 19例帕金森病与17例原发性震颤患者均行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TRODAT-1 SPECT显像,勾画出两组患者脑内感兴趣区(双侧纹状体及小脑),计算机自动给出各区的放射性计数,计算左、右侧纹状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及不对称指数并加以比较.结果帕金森病患者的Hoehn-Yahr分期是1.7±0.6.原发性震颤患者脑多巴胺转运体对99mTc-TRODAT-1的特异性摄取比值左(0.5±0.1)、右(0.6±0.2)两侧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对侧(0.3±0.2)与症状同侧(0.4±0.2)差异有显著意义, 症状对侧低, 症状同侧高,并且双侧均低于原发性震颤患者.不对称指数帕金森病患者(21.1±17.4)明显高于原发性震颤(9.2±11.2)患者.结论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TRODAT-1 SPECT显像可以鉴别帕金森病与原发性震颤.  相似文献   
33.
13N-NH3PET显像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13N-NH3PET显像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拟诊胶质瘤患者,全部做了13N-NH3PET动态显像,其中17例患者同期完成了18F-FDGPET显像,所有患者均有MRI或CT检查结果,并且通过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随访获得了临床最终诊断。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同时阅片,至少连续在两帧图像上出现无摄取或相对低的摄取为阴性,高度或中度摄取为阳性。结果15例星形细胞瘤中,14例13N-NH3PET显像阳性,灵敏度为93.3%,15例非星形细胞瘤中,11例为阴性,特异度为73.3%;诊断准确性为83.3%。同期MRI诊断灵敏度为66.7%。另18F-FDGPET显像6例,5例有阳性发现(83.3%)。肿瘤组织与正常脑白质放射性计数(T/WM)比值为0.97~2.49(1.94±0.41);非星形细胞瘤中,病灶组织与正常脑白质放射性计数(T/WM)比值为0.64~2.54(1.06±0.6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3N-NH3PET显像在脑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186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骨转移的诊断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以观察骨转移的发生率及转移部位。方法:186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mTc-MDP骨显像,对骨转移的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60.22%,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以多发性病灶较为常见,以胸部骨最多见(43.11%),其次为脊柱(26.48%)和骨盆(19.16%)。结论: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32^磷玻璃微球对荷肝癌大鼠内照射治疗作用。方法将对照组大鼠和荷肝癌大鼠分别由肝固有动脉注射32^磷玻璃微球,进行对照组大鼠动物毒性和耐受性实验,以及观察荷肝癌大鼠瘤体内照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对照组动物受药前后的进食和活动情况无明显改变。大鼠白细胞升高(P〈0.01),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无变化,骨髓组织正常。ALT升高(P〈0.01),但术后1wk恢复。病理检查见部分肝细胞浊肿,伴点状坏死。荷肝癌大鼠16个癌结节镜检,发现12个癌结节有坏死。结论实验动物的肝组织对大剂量的32^磷玻璃微球内照射有较好的耐受性。32^磷玻璃微球对癌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对荷肝癌大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6.
核医学考试成绩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总结核医学教学经验,检验教学效果,我们对2001年级,临床医学系345名本科生核医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试卷设计较合理,平均分数82.26,分数近似正态分布,试题难度和区分度属中等。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对今后核医学教学改革和科学命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全身骨显像是一种安全、简便、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因其操作步骤较为简单,但许多技术因素可影响图像结果与判断,为提高图像的质量,提高全身骨显像的诊断水平。本文试探讨影响全身骨显像图像的常见技术因素及其解决措施。1资料与方法对本科1996年至2006年完成的全身骨显像6530人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123例,女2407例;平均年龄54岁(3岁~89岁)。显像剂为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放化纯度>90%。静脉注入显像剂370Mbq~925Mbq,注射后0.5h饮水1000ml~15000ml,2h~3h后开始检查,检查前排尽尿液。仪器采用TOSHIBA GCA7200A/DI SPECT仪器,配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矩阵512×1024。患者取平卧位,扫描从头到足或从足到头1次连续扫描,扫描速度为10cm/min~20cm/min。对病变部位或可疑病变部位加局部显像或断层显像。2结果与分析2.1检查时体位骨显像是一种灵敏度高但特异性较低的检查,因其解剖定位不精确,要正确显示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和形态,常需在全身骨显像的基础上加作局部骨显像或断层显像,其体位依可疑病变部位而定。如采取双肩抬高胸椎后位可以判断病灶来自...  相似文献   
38.
本文阐述了Pender健康教育促进模式的理论知识,并通过个案来进行分析、计划、实施健康教育促进模式,总结出模式的优缺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健康促进的措施,提高患者对健康及健康促进行为的感知认知,充分利用患者内在外在因素及周围人际关系的影响作用,协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从而自动自觉的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终起到一个良好的维持和促进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高99m锝酸盐(99mTcO4-)腹部显像对儿童美克尔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高99m锝酸盐腹部显像。结果:对儿童美克尔憩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100%和95%。结论:高99m锝酸盐消化道显像是一种无创,简便和安全的美克尔憩室诊断方法,还可作为不明消化道出血的过筛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