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术中肺保护策略对行肺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50名择期行肺叶或全肺切除的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肺保护策略:单肺通气潮气量为5~6 mL/kg(预测体重,PBW),吸入氧浓度0.4~0.7,术中输液补足出血量并以2.0~3.0mL/kg·h(实测体重,MBW)维持.对照组的通气和输液不予限定.测定术前和术后第1、3、5日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呼气峰流速(PEF),及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氧合指数(01).结果 肺保护策略干预的患者术后FEV1.0(P=0.002),PEF(P=0.004)和OI(P=0.005)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术中肺保护策略可以改善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的肺功能和氧合指数,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2.
乙型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的主要传染病.近年用DNA分析技术研究乙肝病毒感染发现,乙肝病人和"健康"携带者有基本的病毒差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5个项目,俗称乙肝"二对半".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肺多形性癌临床特征,分析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自2000年12月~2005年11月,共5例肺多形性癌患者在该科进行治疗。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3.2岁。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病变部位以右肺多见。术前4例取到痛理,均未获得正确病理结果。治疗方法包括:全肺切除2例,肺叶切除2例,联合肺叶切除1例。pTNM分期包括ⅠB期2例,ⅡB期2例。ⅢA期1例。术后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多形性癌。肺门淋巴结转移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个月,平均9.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均存活。结论 肺多形性癌的扩散主要以局部生长和浸润为主,淋巴和血行转移较晚。术前活检对于这种肿瘤的诊断意义不大。吸烟可能是多形性癌的诱发因素之一。积极进行扩大切除手术.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价肝素化生理盐水和自体全血保存液中加入L-精氨酸后对大隐静咏内皮细胞存活率及分泌一氧化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连续10例进行择期、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为自身对照研究对象。每例均采用“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并切割成环形片段(共26片段)随机分入对照组(未入保存液保存)及实验组。实验组依保存液不同分为:A组(肝素化生理盐水)、B组(肝素化生理盐水+L-精氨酸10mmol/L)、C组(肝素化自体全血)和D组(肝素化自体全血+L-精氨酸10mmol/L)。各实验组分别室温保存30、60和120min。各组大隐静脉片段分别Ho33342、PI双染色及DAF-FMDA染色,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并分别记数细胞计算存活率及计算缓激肽刺激后一氧化氮产量。结果 存活率:各实验组均随时间逐渐降低,各时间点之间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C组、D组在3个时间点分别显著高于A组、B组。D组-C组在60和120min两时间点、B组-A组在120min时间点前者分别显著高于后者。一氧化氮产量:D组在30、60、120min3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B组。B、D组在60min分别显著高于A、C组。结论 肝素化自体全血保存液对大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效果优于肝素化生理盐水保存液。保存液中加入L-精氨酸对大隐静脉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焦卫平  李简  刘桐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4):2081-2083,2087
目的 评价单肺通气(OLV)期间个体化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应用对于开胸术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32例限期进行肺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通气组(TG):潮气量8mL/kg,吸气峰压(PIP)小于30cmH2O;保护性通气组(PG):潮气量1/2VT(为患者术前肺功能潮气量测试值减半),PIP〈25cmH2O。在全麻平卧位双肺通气20min后(T1)和手术结束(T2)两个时间点收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记录患者各时点PaO2,PaCO2,pH.FiO2等数据,并据此计算出氧合指数(OI)。同时收集静脉血测量血浆中IL-6水平。结果 无论常规通气组还是保护性通气组,术后氧合指数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术后血浆IL-6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这种变化在保护性通气组与常规通气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通气模式相比,保护性通气策略明显减轻高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kg以上)患者术后氧合指数的降低(P〈0.05)。结论 OLV期间,个体化保护性通气策略可减轻高体重患者术后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老年人在全麻期间血浆心钠素(也称心房利钠多肽,ANP)的不同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选60例择期手术患者(除神经外科及内分泌患者外),ASAI级,按年龄分为两组,A组(20—64)岁,B组65岁以上,每组各30例,用ANP放免分析试剂盒(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生产)测定血浆ANP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拔管时MAP、HR较麻醉前显著升高(P〈0.05),B组增高幅度大于A组(P〈0.05)。结论结果显示,老年患者特别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在全麻期间,ANP分泌不足是插管、拔管时易发生高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意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7.
局麻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诊治恶性胸腔积液11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局麻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恶性胸腔积液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10月,在局麻下,对11例胸腔积液病人实施了VATS诊治,其中包括胸膜活检,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7例,肺纤维剥脱,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2例,胸膜腔探查2例,结果:手术时间30-120min,经过均顺利,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随访1-8月,平均5个月,胸腔积液均得到控制,尚未见复发,与控制积液有关的花费平均为2000元,结论:局麻下进行VATS诊治恶性胸腔积液的操作不但是安全的,而且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可使医药消费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寻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所收住的初诊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8例,收集资料完成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期的差异,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整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1年生存率为73.4%。单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P=0.039)、是否手术(P=0.004)、体重减轻(P=0.004)、白蛋白水平(P=0.036)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5)、T分期(P=0.049)、是否手术(P=0.003)、体重减轻(P=0.001)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 是否采用手术治疗、是否体重减轻是影响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采取包含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者预后较好,体重下降者预后较差。筛选合适的Ⅳ期NSCLC患者并行手术治疗可能为Ⅳ期NSCLC治疗方式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9.
胸腔镜双侧一期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腔镜双侧一期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方法、并发症、评价该术式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该组21例均为双侧同时自发气胸或一侧反复自发气胸合并对侧肺大泡的病例,应用胸腔镜双侧一期手术治疗。结果:该组病例均经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出现漏气(大于4d)2例,术后复发性肺水肿需机械通气1例,术后复发1例,无死亡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随访7-77个月(平均32.7个月)。与该组同期127例单侧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胸腔镜一期手术是治疗双侧自发性气胸或一侧气胸而另一侧证实有肺大泡的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0.
陈东红  李简 《中国医药》2007,2(5):286-287
目的观察8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变化及处理。方法对23例80岁以上肺癌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均经腋下肌肉分离切口完成手术。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13例,双叶切除3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2例,肺叶切除加楔形切除2例,全肺切除3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分期,Ⅰ期3例,Ⅱ期13例,Ⅲ期7例。共发生并发症33例次,前3位分别为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和低氧血症。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年龄并非是开胸肺切除手术的决定性因素。合适的病例选择,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麻醉和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