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7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 根据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ipaB基因及霍乱弧菌EPSM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加热煮沸法制备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 应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分别或同时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志贺菌606bp、沙门菌314bp和霍乱弧菌482bp的目的基因.结论 初步建立了灵敏、特异的一步法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体系,可用于高危腹泻致病菌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对老年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200 例老年肺癌患者、120 例老年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和80 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上述指标,分析5 项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诊断肺癌...  相似文献   
23.
阴道毛滴虫致男性不育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了解男性泌尿生殖系阴道毛滴虫(Tv)感染情况与不育的关系,及发生机制的研究。方法涂片、瑞-姬(W—G)染色和培养用光学双目显微镜观察了1986例精液内Tv及精子的活率、活力等指标;采用肝-胨-糖培养方法,对Tv体外培养后,除去虫体,留取培养液,稀释成3个不同浓度,将10例正常生育男性的优化精子分为等体积的(A、B、C、D)4组:A组加入未培养Tv的原培养液,B、C、D组依次加入(1.2×10^8/L、6×10^8/L、1.2×10^9/L)梯度培养液,分别于37%水浴箱中孵育0.5、1、2、4h观察精子运动参数。结果Tv检出率为38%,Tv感染者精子运动参数明显低于正常生育者(P〈0.01)。Tv培养液浓度在6×10^8/L以上时,精子的活率和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Tv对精子运动能力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及代谢产物是其主要的损害抑制因素,是造成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4.
目的获得人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N端活性片段蛋白,为BPI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提取人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N)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经套式PCR扩增出BPIN端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pUC19载体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然后亚克隆入质粒pcDNA3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BPI;重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CHO细胞并筛选阳性克隆,免疫荧光法鉴定重组BPI的表达和免疫学活性。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含有包括信号肽在内的BPI活性片段编码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序列相比,有6个核苷酸差异。转染筛选的阳性CHO细胞克隆表达产物能够被抗BPI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结论BPI活性片段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真核表达成功,为BPI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靶向X区的siRN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表达和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HBV基因表达和复制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HBVX区基因的siRNA寡核苷酸,经退火形成双链后克隆人pSUPER载体,构建成功的siRNA表达载体与pTK-Hyg质粒共转染稳定表达HBV的HepG22.2.15细胞,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稳定细胞克隆,对所得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进行定量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靶基因mRNA的抑制效果,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HBVX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pSUPER-X1和pSUPER-X2,两种siRNA均能明显抑制HepG22.2.15细胞的HBsAg和HBeAg分泌,抑制率分别为97%和88%,RT-PCR结果显示HBV的mRNA表达降低,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siRNA能降低HBVDNA拷贝数2个数量级。结论载体产生的针对HBVX基因的siRNA能高效、特异地抑制HBV基因的表达和复制。  相似文献   
26.
阿立哌唑与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富马酸喹硫平组各40例。阿立哌唑剂量为10~30mg/d,富马酸喹硫平为400~800mg/d,疗程8周。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派唑有效率为87.5%,富马酸喹硫平有效率为85.0%,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副反应富马酸喹硫平组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结论】阿立哌唑为一种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较好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27.
对7例大龄先天肌性斜颈患者采用手术切断胸锁乳突肌的张力纤维,配合石膏外固定和面部、颈部按摩,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快速检测方法,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fem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定量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结果成功构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组质粒标准品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将模拟标本与分离培养对比,两者符合率为10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诊断及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快速检测提供依据,可用于临床感染诊断及食品卫生监管、商品检验检疫等。  相似文献   
29.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表型与基因突变位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92株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inhA、ahpC,链霉素耐药基因rrs、rpsL,乙胺丁醇耐药基因embB及喹诺酮耐药基因gyrA,SSCP筛选出突变序列,DNA测序分析突变性质.结果 59株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检出率94.9%(56/59),以Ser450Trp突变最多;90株异烟肼耐药株中,katG基因突变检出率38.9%(35/90),以Ser315Thr最多,3株检出inhA基因突变,ahpC基因无突变检出;34株喹诺酮耐药株中gyrA基因突变检出率82.4%(28/34),主要为Asp94Gly,其次为Ala90Val;31株链霉素耐药株中,15株检出rrs突变,最常见为A514C和A1041G,10株发生rpsL Lys88Arg突变,总的链霉素基因突变检出率为77.4%(24/31);31株乙胺丁醇耐药株中embB 基因突变检出率19.4%(6/31),主要为Met306Val.结论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以DNA测序为基础的基因突变分析能快速有效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rpoB、katG、gyrA、rrs、rpsL、embB 等耐药分子标识,显示了西安地区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的突变特点,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用于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实验室诊断的策略.方法 采用Dot-ELISA法检测流感患者中的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初步明确为甲型流感或排除非甲型流感;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患者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进一步确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 对44 448例在西安地区就诊的发热伴有流感样症状者的鼻咽腔取分泌物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其阳性筛检率为28.25%;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阳性的17 714例患者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其阳性检出率为41.92%.结论 首先用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排除非甲型流感病毒;进而在甲型流感病毒的范围内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即加快了甲型流感病毒的排查效率,又减轻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压力;进而又减轻了大部分非甲型H1N1流感患者核酸检测的经济负担.该文认为该检测策略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临床实验室诊断提供了参考,可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控制、诊断,以及合理用药和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