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小儿花剥苔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免疫学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花剥苔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562例儿童,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B淋巴细胞亚群、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3(CCR3)、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5(CCR5)表达量等.结果:花剥苔形成的主要因素为过敏、哮喘史、感染、先天体质等.花剥苔组T、B淋巴细胞亚群及CCR3、白细胞介素4水平高于非花剥苔组及正常组(P〈0.05).结论:小儿花剥苔形成与过敏、感染、哮喘史、先天体质密切相关,且T、B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为花剥苔形成的免疫学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2.
计算机技术在中医舌象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计算机技术在中医舌象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并提出了舌象客观化仪器的研制及其在临床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中医面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目前有关于面诊的研究颇多,但大都围绕面色、面部分区与疾病的关系进行,针对面型与五脏病的研究鲜有报道.文章依照古今中医面诊中面色、面部分区、面部纹理及面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为中医面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肝脏、肾脏疾病患者面部不同分区颜色参数,探讨面部分候理论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便携式面象采集系统采集肝系疾病(82例)、肾系疾病(81例)及健康人(100例)的面象样本,用图像标注软件Labelme对采集的面部图片进行分区标注,然后采用中医面诊数字化分析系统对分割部位面色进行分析,对比面部分区LAB参数。结果 与健康人相比,肝病患者目眦部面色L值在数值上变化最大,其次为上额头、颊、目下、下颌、下极之下,A值、B值变化在数值上虽差异较小,但A值上额头、目下、颊部,B值上额头、目眦、目下、颊部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肾病患者面色L值变化程度最大部位为下极之下,其次为上额头、目下、下颌、颊、目眦,A值数值变化较小,但各部位减小程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值上额头、目眦、目下、下极之下部升高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面部分区颜色参数客观化分析可作为肝系疾病、肾系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之一,为中医临床辨病提供面诊参数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腻苔形成过程中舌苔代谢物质的变化。方法:利用人工与Z-BOX舌象数字化分析仪共同判读的方法诊断受试者的舌苔,其中慢性胃炎患者腻苔40例,非腻苔30例及正常人淡红舌薄白苔20例。采集舌苔样本,经前期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各组患者舌苔中的代谢成分,得到代谢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得到潜在的代谢标志物,并利用ChemSpider、HMDB(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网站检索,对潜在标志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慢性胃炎腻苔组、非腻苔组和正常组舌苔的代谢产物分布在不同区域内。进一步分析代谢物后发现,腻苔组和非腻苔组之间差异的化合物有3-酮基乳糖、2-脱氧-D-核糖、UDP-D-半乳糖、变视紫红(质)、抗坏血酸盐、吡啶甲酸、组氨酸;腻苔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的化合物有3-酮基乳糖、UDP-D-半乳糖、白细胞三烯A4、维生素D2等。结论:慢性胃炎腻苔与非腻苔患者及正常舌苔间代谢物质有明显差异,这些代谢物质主要参与能量代谢,以糖代谢为主。糖代谢的变化是腻苔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6.
小儿哮喘花剥苔产生的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哮喘患儿花剥苔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舌苔脱落上皮细胞中角蛋白13及bcl-2蛋白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 及细胞趋化因子受体3(cell chemokine receptor-3, CCR-3)的表达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结果:哮喘花剥苔组患儿外周血CD4 和CCR-3水平明显高于哮喘非花剥苔组及正常组(P<0.05);哮喘花剥苔组、非哮喘花剥苔组血清中皮质醇含量低于其余各组(P<0.05).哮喘花剥苔、非花剥苔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哮喘花剥苔组、非哮喘花剥苔组舌苔上皮脱落细胞中角蛋白13的含量明显低于哮喘非花剥苔组、非哮喘非花剥苔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花剥苔组患儿舌苔上皮脱落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与其余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花剥苔的形成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CD4 及CCR-3增多,可能促进了花剥苔的形成.同时,舌上皮细胞角化障碍及舌上皮细胞凋亡亦可能促进花剥苔的形成.  相似文献   
47.
目的:在以往面诊信息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五脏病患者的面部图像进行数字化测量分析,以探讨五脏病患者的面型特征。方法:运用中医面型分析系统对五脏病患者的面部图像进行测量并计算相关面型指数,比较各组之间面型指数的差异。结果:1正常组与五脏病组各面型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慢性乙肝组的鼻指数最高,慢性肾衰组最低;慢性乙肝组的口指数最高,冠心病组最低;支气管哮喘组的容貌面指数最高,冠心病组最低;慢性胃炎组的头面宽指数最高,慢性乙肝组最低;支气管哮喘组的形态面指数最高,冠心病组最低;2五脏病组的面型分布情况存在一定规律,其中冠心病组以中鼻型、阔鼻型、阔上面型、中上面型、阔面型与超阔面型多见;慢性乙肝组以阔鼻型、中上面型、超狭面型、狭面型与中面型多见;慢性胃炎组以阔鼻型、中上面型、超狭面型与狭面型多见;支气管哮喘组以阔鼻型、中上面型、狭上面型、超狭面型与狭面型多见;慢性肾衰组以中鼻型、中上面型、中面型、超狭面型与狭面型多见。结论:本研究表明五脏病患者的面型特征有一定规律,提示不同的面型特征可能与某种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这为中医"治未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195例冠心病患者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变化特征与脉象要素的相关性,为发展无创的脉诊检测技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运用M egas多谱勒彩色超声仪采集冠心病患者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脉象要素-脉位、脉力、脉紧张度、脉流利度4方面与超声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冠心病脉有力者表现为主动脉流速、肺动脉流速升高,二尖瓣E峰降低;脉紧张者表现为主动脉流速、肺动脉流速增大,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二尖瓣E峰、二尖瓣A峰减小;脉滑者表现为主动脉流速、肺动脉流速减低,二尖瓣A峰、射血分数增高;冠心病脉位浮者表现为心脏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减小,主动脉流速、肺动脉流速、二尖瓣E峰有降低趋势。结论:结合多学科研究的手段,可寻找到冠心病患者脉象构成要素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49.
慢性肾衰舌脉象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找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与肾功能相关性较好的客观指标 ,以辅助临床辨证。方法 :采用ZM -Ⅲ型脉象仪、细胞化学、图象分析等技术分别检测CRF患者脉图参数、舌上皮细胞化学成分。对检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肾衰患者脉图参数h3/h1、W /t、A和Scr/Bun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2、0 .5 9、0 .4 3,其中W /t和Scr/Bun的相关最密切 ;慢性肾衰患者PAS、SDH、G - 6 -PDH与Scr/Bun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 ,PAS与Scr/Bun呈显著正相关 (r =0 .74 ,P <0 .0 1) ,SDH、G - 6 -PDH与Scr/Bun呈负相关 (r分别为 - 0 .33、- 0 .5 1,P <0 .0 1~ 0 .0 5 )。结论 :说明上述参数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与血尿素氮、肌酐含量升高相符合 ,呈正相关关系 ,可作为慢性肾衰诊断的客观依据。通过对CRF患者脉图参数、舌苔上皮细胞化学成分变化与肾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为临床中医药治疗CRF疗效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0.
正随着传感器、芯片、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健康服务需求的显著提升,对于可穿戴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可穿戴及便携式设备(以下简称"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表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近年来亚健康人群所占人口比重越来越高,在中医"未病先防"理念的基础上,市场也催生着可穿戴设备与中医药特色融合的产品的蓬勃发展。本文从可穿戴设备与中医药技术的关系、可穿戴技术产品特点、可穿戴技术在中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