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糖尿病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晟洁  李福凤 《新中医》2018,50(7):30-33
中医诊断学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而中医辨证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依据,通过四诊合参,综合各类临床信息,对疾病进行确切诊断。作者对近10年来糖尿病的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情况进行整理,系统地归纳了目前中医界专家学者对糖尿病病因病机、舌象、脉象、面诊、闻诊和问诊的客观化研究进展,并对糖尿病中医四诊客观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方法:通过用舌下络脉采集装置收集21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62例非肿瘤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舌下络脉观察表从舌下络脉长度、宽度、颜色、形态及瘀斑瘀点5个方面进行人工判读,分析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组间、不同系统肿瘤组间舌下络脉量化积分及各特征分级程度的差异。结果: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明显高于非肿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5分(正常)的占比(24.9%)明显低于非肿瘤组的占比(38.3%),≥10分(重度)的占比(22.1%)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的占比(13.0%)(P<0.05)。肿瘤组舌下络脉宽度、颜色、形态、瘀斑瘀点等特征与非肿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系统恶性肿瘤87.2%舌下络脉超过舌下肉阜与舌尖连线的3/5,消化和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舌下络脉偏宽,颜色多为青紫、蓝紫、紫黑,络脉多迂曲粗张,瘀斑瘀点也明显多于内分泌系统、妇科恶性肿瘤组。结论: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系统的恶性肿瘤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观察舌下络脉对恶性肿瘤的筛查和鉴别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回顾近40年来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发现舌下络脉诊在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多类临床病症中广泛应用,该诊法对不同疾病的中医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中医面诊光泽的古代文献论述进行了梳理,并对对其他领域中光泽测量常用的方法和间接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希望对中医望诊之望光泽的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不同证型面色参数与病理生化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中医面色检测仪采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面色特征信息,同步收集其病史资料及病理生化指标。结果:慢性肾衰五证型各面色参数与病理生化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脾肾气虚型面色指数与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4、0.232;脾肾阳虚型面色指数与尿素氮、血肌酐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0.416;肝肾阴虚型面色指数与尿酸的相关系数为0.379;气阴两虚型面色参数中红色比例与尿素氮、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34、0.275、0.390、0.4171。湿浊证面色参数中黑色比例与尿酸的相关系数为-0.158;湿热证面色指数与尿素氮的相关系数为-0.278。结论:慢性肾衰五证型的面色参数与临床病理生化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中医临床病证面色变化可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诠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具有生理病理意义的脉象特征,为脉象的识别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共收集337例样本,其中弦脉129例、平脉93例和滑脉115例,对这些样本的脉图进行谐波分析,并利用血液动力学原理来估算弦脉、滑脉和平脉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波速和反射系数的特征。结果:弦脉的波速v落在v≥13.241 m/s的范围内,平脉的波速落在5.64≤v≤9.742 m/s范围内,滑脉的波速大多数落在4.3≤v≤10 m/s范围内;弦脉的反射系数R落在R≥0.75范围内,平脉的反射系数大多数落在0.4≤R≤0.7范围内,滑脉的反射系数大多数落在0.1R≤0.45范围内。结论:中医常见脉象(弦、滑、平脉)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波速、反射系数)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因为脉搏波的波速和反射系数直接与血管弹性、血液黏度、外周阻力等生理参数相关,所以认为波速和反射系数可视为具有生理、病理意义的脉象特征,用于脉象的识别。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脉象与脉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余年来,随着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进展,许多学者探讨了冠心病脉象的变化规律、脉图特征及其脉象(或脉图)形成的机制,并运用脉象、脉图这种无创伤而又简便的方法来辅助诊断冠心病,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其研究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解决临床典型病例资源缺乏、学生中医诊断技能实践机会少的问题,基于Unity 3D软件搭建中医脉诊3D虚拟仿真训练系统。该系统由切脉方法训练模块、脉象形成机制及脉象要素模块、脉象信号采集与分析训练模块组成。实验模块借助3D解剖模型直观立体呈现脉象要素包含的生理病理学变化及脉象形成机制,通过3D建模高度仿真脉象仪组件演示工作流程、脉象信号采集及分析方法;实践训练模块全景式多视角演示切脉方法,配合线下真实世界脉象模型手训练学生诊脉技能。训练系统鼓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和训练,增强中医诊断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是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中医技能实践课程的有益探索,在医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气虚、阴虚体质人群的舌、面诊图像特征,探讨其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价值。方法:使用便携式中医智能镜采集贵州苗族体检人群中气虚质、阴虚质与平和质人群的舌、面图像各200例,分析比较3种体质人群的面、舌特征参数差异。结果:面诊参数中阴虚质的面色a值、唇色a值均较气虚质显著升高(P<0.05);阴虚质的面部无光泽人数比重较平和质显著升高(P<0.05);舌诊参数中气虚质的舌色a值较阴虚质与平和质显著降低(P<0.01);气虚质的苔色L值较阴虚质显著降低(P<0.05),而其苔色b值较阴虚质与平和质显著升高(P<0.01);阴虚质的厚苔人数比重较气虚质与平和质显著降低(P<0.01)。结论:舌、面诊图像特征参数可作为判别气虚、阴虚体质人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脉象客观特征,旨在客观评估脉象信息在冠心病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健康人、冠心病、非冠心病患者的脉图,采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和时域方法分析患者的脉图信息。结果冠心病患者脉图存在特征性变化:①脉图时域参数h1、h3、h4、h3/h1、t、t5/t4升高,w1增宽。②HHT方法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C2波形杂乱且波幅高低不齐,占44%;C3波形欠规则且平均幅度超过10克力,占72%。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时域方法和HHT方法提取的脉图波形特征可作为冠心病诊断和辨证的客观依据;预示脉诊这种简便易行且无创的检测方法,能够对冠心病的发生进行辅助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