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坦克乘员训练伤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祖国  黄昌林 《人民军医》1998,41(11):624-625
随着步兵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坦克乘员训练伤病日渐增多。虽然新型坦克结构较前有所改善,但其致伤致病的因素仍无明显变化。下面就其致伤致病因素及防治特点作一介绍,供指挥及卫生人员参考。1 振 动1.1 致伤(病)特点 振动主要由发动机启动运转、履带磨擦撞击地面、枪炮发射、通过复杂地形时等产生。坦克两侧轮轴弹簧被压缩的程度相同时产生垂直振动;前轮被障碍物抬高而车尾下垂则形成纵角振动(前后摇晃);一侧车轮被抬高形成横角振动(左右摇晃),弹簧越硬,振动越强。现代坦克平路行驶时垂直振动频率约40~60Hz,振幅小。不平道路行驶时角振…  相似文献   
62.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MRI对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患者 ,对其CT、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1例CT平扫多呈高密度肿块 ,增强扫描呈明显均一强化 ;其MRI表现为 :(1)T1 WI等或稍低信号 ,T2 WI等或稍高信号 ,肿瘤无水肿 ;(2 )Gd -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CT和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DTPA应用有助于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人性别和肿瘤部位具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63.
摘要:目的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cDNA3.0-RGC32重组质粒,并检测其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扩增RGC32的全长
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获得重组质粒pcDNA3.0-RGC32,转染SW480 细胞,采用G418 筛选单克隆,
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SW480细胞中RGC32的表达水平,并制作转染前后SW480细胞骨架标本,并采用划痕实验观
察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pcDNA3.0-RGC3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重组载体后细胞中RGC32的表达量明显增
多。转染重组质粒前,SW480细胞骨架中微丝纤维束少而短、极性不明显;转染重组载体后的细胞微丝纤维束数量增多,变
长,有了明显的极性,并且可见细胞膜向前伸出丝状结构的伪足或者是片状结构的伪足,细胞骨架发生了重组,并且过表达
后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结论通过过表达RGC32,促进细胞骨架重组,有利于细胞运动,推测细胞骨架重组是RGC32促
进肿瘤转移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4.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10a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评价保乳治疗的效果,分析1985年—1995年111例在该院行保乳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111例临床Ⅰ期、Ⅱ期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后行全乳放疗,局部缩野照射。用SAS软件分析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切缘,淋巴结转移,术后放疗与复发的关系,分析切除组织量与复发率和美容效果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10 a,10 a复发率10 % ,转移率27 %,生存率81 %。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与复发无显著性关系(P >0.05)。肿瘤大小,切缘情况与复发有关(P <0.01)。术后未行放疗的复发率高,达75 %。60Co放疗复发率高于加速器(11 % vs 5 %)。单纯局部复发与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 >0.05)。行象限切除复发率不低于肿瘤扩大切除(P >0.05),但明显影响美容效果。结论:保乳治疗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早期乳腺癌,在保证切缘阴性的前提下,扩大切除范围不提高疗效反而会影响美容效果。放疗技术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5.
转移特性不同的大肠癌细胞形貌结构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大肠癌细胞株的形貌结构差异与其转移特性的相关性.方法:对3种遗传背景一致,具有不同转移特性的大肠癌细胞株SW620(淋巴道转移)、 SW480(血道和淋巴道转移)SW480/M(肝转移)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原子力显微镜和光镜观察,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EA、 CD44、Fascin、PCNA在3种细胞的表达.结果:3个细胞系主要由4种形态细胞构成,包括类圆形细胞、单极细胞、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及瘤巨细胞.SW620瘤细胞纤维母细胞样细胞较多,表面有较多的微细绒毛和细长胞突,瘤细胞间黏附不紧密.SW480/M细胞具有上皮细胞分化的特点,主要由类圆形和单极细胞构成。细胞与细胞连接紧密,胞质融合,细胞膜表面特化结构不明显.SW480细胞形态介于 SW620和SW480/M之间.CEA在3种细胞均低表达:CD44和PCNA在SW480/M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SW620和SW480,差异显著(CD44v5: 26.023±2.394vs10.554±1.955,14.411± 4.826,P<0.001:PCNA:93%vs37%,40%, P<0.001).Fascin表达在SW620与SW480/MS之间差异明显(26.507±2.471vs19.157±3.563, P<0.05),而在SW620和SW480之间无差异.结论:3种大肠癌细胞固有的表面形貌和免疫表型存在差异,可能与肿瘤细胞转移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6.
舌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环氧化酶-2(COX-2)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COX-2与肿瘤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46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颈部转移淋巴结中COX-2和CD34的表达,并以正常口腔黏膜作为对照。结果:COX-2在舌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82.61%),而在正常口腔黏膜均为阴性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0)。COX-2表达强度同舌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值(MVD)呈正相关(rs=0.495,P=0.001);在阴、阳性淋巴结的两组舌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2)。结论:COX-2在舌鳞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其与舌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但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通过观察环氧化酶-2(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两者及与新生微血管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46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颈部转移淋巴结中COX-2、VEGF-C的表达,并且测定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并以正常口腔粘膜作为对照,通过检测内皮细胞CD34蛋白的表达.测定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 舌癌组织中,COX-2及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1%及73.91%.而在正常口腔粘膜的阳性表达分别为0及2例(25%).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COX-2:P<0.01,VEGF-C:P<0.05).COX.2和VEGF-C表达一致符合率为82.61%(38/46),两者之间有相关性(P<0.01),两者一致性kappa系数(K)=0.495(P<0.01).COX-2及VEGF-C强阳性组中MVD值明显高于其弱阳性组MVD值(P<0.001);COX-2的表达强弱与淋巴结的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而VEGF-C的表达强弱则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OX-2与VEGF-C的强阳性表达与舌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COX-2和/或VEGF-C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肿瘤的侵袭性、转移潜能及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但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患者血浆中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以及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 of pro-collagen type Ⅰ,P Ⅰ...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对本组病人的观察,探讨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例脊柱ABC,平均29岁,就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均行手术病灶清除,骨水泥填塞3例,自体髂骨植骨1例,术后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脊柱ABC临床较少见,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根据病情考虑治疗方案,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在单节段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解放军一七一医院脊柱外科共收治单节段颈椎病患者29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8例;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2(35~74)岁;颈3/4节段2例,颈4/5节段8例,颈5/6节段12例,颈6/7节段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ACDF手术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2-7Cobb角、融合节段Cobb角、T1倾斜角(T1S)、椎间隙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观察术后吞咽不适的发生率以及症状持续的时间;观察邻近节段骨化发生的情况。结果 2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4~57(38.1±5.2)个月;手术时间60~76 min;术中出血量30~210 ml。术后3、6个月,术后1、2年颈2-7Cobb角、合节段Cobb角优于术前(P<0.05)。术后3、6个月、术后1、2年T1S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术后1、2年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