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74篇
  3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手术室中的人性化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52.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为一种不稳定冠脉综合征,其治疗复杂,应认真对待。最近,我们连续运用肝素加阿斯匹林治疗3例UAP,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例1,女性,65岁,心前区烧灼样疼痛伴压榨感半年,2周前症状加重,胸痛时间延长,历时约10分钟,发作时感心悸、气促、大汗淋漓、掌指麻木,疼痛向肩背部放射,睡眠中或安静状态亦常发作。HR110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陕西省某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流行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科 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2017 年12 月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患儿,收集在住院期 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近4 年来共监测新生儿9 634 例,其中发生院内感 染328 例,院内感染例次为332 例,2014—2017 年医院感染(N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近4 年日感染率为5.51‰,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6.00‰,2014—2017 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0.05)。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 078 d,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19.48‰ ;2014—2017 年呼吸 机相关肺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医院感染部位以血液相关感染居首位,其次为呼吸道 感染,2014—2017 年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 出生体重患儿NI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4—2017 年每个季度的NI 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尚可,但仍需加强院感监控; 重点应预防极低出生体重组和血液相关感染,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针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AEBA)(非危重)者症状评分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60例AEBA(非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积分、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EOS)、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积分、EOS、FeNO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症状积分、EOS、FeNO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ACT高于治疗前,观察组FEV1、FVC、MVV、AC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联合针刺治疗AEBA(非危重)者效果更好,能缓解症状评分,提高肺功能,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55.
用知信行理论指导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琛 《中医药导报》2007,13(3):64-64,70
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对提高治疗糖尿病效果非常必要。通过对60名糖尿病人治疗护理的观察分析,认为用知信行理论指导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对控制好血糖,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56.
为预防医源性感染 ,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工作质量 ,对口区医院、工厂卫生所及牙科诊所等 10 5个单位进行了6种样品消毒效果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样品来源 监测对象为区内各级医疗单位及个体诊所。主要样品是正在使用中的消毒液、诊疗室内的空气、医护人员手、压力蒸气灭菌器、物体表面、医疗用品。其中物体表面包括操作台、水龙头、门把、消毒盆等 ,医疗用品包括牙钻头、牙托盘、探针、口腔镜、镊子等。1.2 样品采集 医院样品随机采样 ,采样方法依据 GB15 982 - 1995 ;牙科医疗用品 :用棉拭子均匀涂布于随机抽…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并具有完整的术后随访复查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基于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图像,评价治疗效果,计算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通过绘制生存曲线,获得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并计算术后1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结果术后6个月ORR为92.86%(26/28),DCR为100%(28/28)。术后平均随访(25.6±8.9)个月。28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26.98个月[95%CI(22.55,31.3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6.93个月[95%CI(14.47,19.39)];术后1年总生存率为96.43%(27/28),无进展生存率为82.14%(23/28)。96.43%(27/28)患者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为0~Ⅱ度,仅3.57%(1/28)患者为Ⅲ度。术后均未出现血管栓塞、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浅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8.
59.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32岁因高热 1个月 ,咳嗽 7天于 2 0 0 2年 11月 13日院。曾于我院门诊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时查体 ;体温 39.3℃ ,脉搏 96min- 1,呼吸2 0min- 1,BP130 / 80mmHg ,急性热病容 ,咽部充血 ,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血常规 :白细胞13.4× 10 9L ,中性粒 0 .84 2。肝功能 :ALT83U/L ,GGT179U/L ,CHE395 3U/L。HBsAg (+) ,抗 -HBc(+)。胸部X线示心、肺、隔未见异常。胸部CT示双肺CT未见明显异常 ,少量心包腔积液。B超示少量胸腔积液 ,少量心包腔积液。腹部B超及肝脏CT均提示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60.
Objective To study and qua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ynamic lactic acid monitoring indexes and prognosi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on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elavated blood lactic acid level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nd divided into death group (n= 50) and survival group (n = 51). Differences in their lactic acid indexes (including: lactic acid level, duration of lacticemia, lactic clearance),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Ⅰ (APACHE Ⅰ ) score, and other clinical indicators which reflected organ/system status were compared,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t lacticemia indexes were formulated by multi-variable logistic analysis. Subsequently, patients were grouped by significant lactic indexes separately and compared with incidence of shock/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APACHE Ⅰ score and mortality. Results Differences in lactic acid level, peak lactic acid level, 12-hour and 24-hour lactic acid clearance between death group and survival group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 05 or P<0. 01). Peak lactic acid level, 12-hour lactic clearance, APACHE Ⅰ score and blood pH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prognosis, odds ratios (OR) were 1. 466, 0. 922, 1. 208, 0. 032, respectively. Patients with peak lactic acid value≥10 mmol/L or 12-hour lactic clearance≤10%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ortality: 77. 8% and 70. 6%, respectively (P<0. 05 and P< 0.01). Although patients with lacticemia > 24 hours had higher mortalit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Peak lactic acid level, 12-hour lactic clearance, APACHE Ⅰ score and blood pH are good indicators to evaluate patients' prognosis. Peak lactic acid value≥10 mmol/L or 12-hour lactic clearance≤10% is an alert of extremely bad prognosis. Prognosis value of duration of lacticemia is limi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