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74篇
  3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1.
目的 研究微RNA(miRNA)对脊髓损伤模型小鼠恢复的影响。方法 查询、预测靶基因和miRNA并在293T细胞中验证;构建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并过表达miRNA,进行BBB评分,观察脊髓形态,检测标记基因及靶基因的表达。结果 miR-9、miR-124和miR-125在体外都能引起3个及以上靶基因的下调;miR-9和miR-124组小鼠脊髓钳夹伤口恢复较好;miR-9组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比对照组好,miR-124组比对照组差;miR-9组小鼠GFAP下调,MAP2和NeuN上调,靶基因GLIS3和CYBRD1下调。结论 脊髓损伤小鼠模型中,miR-9可能通过靶向下调GLIS3和CYBRD1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全科医师中医药应用能力培养及mini-CEX效果评估.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全科进行全科专业规培的30名学员,通过Mini-CEX量表对医学生进行测评.每名医学生在规培期间接受至少2次测评,比较分析前后两次测评合格率.结果 各项测评项目的末次合格率明显高于初次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i-CEX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医学教学方法,应用于中医诊断和临床中具有强化训练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检测宫缩期的脐动脉血流,拟探讨其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 选择产程处于潜伏期的临产妇,用彩色多普勒分别在子宫收缩期和子宫收缩间隙期测量脐动脉血流变化。结果 132例受试者中发生宫内窘迫的为32例,其中在宫缩期S/D〉2.7的共30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3%,95.9%,88.23%,95.9%。结论 选择测量子宫收缩时的脐动脉血流,更能及时敏感地反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可作为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筛查。  相似文献   
114.
高频超声诊断肋软骨骨折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1,女,47岁。摔倒后感右前胸部疼痛,胸片检查无阳性发现。2 d后作高频超声检查发现右胸第三肋软骨连续性中断。患者2,男,24岁,被打后出现右胸部疼痛并局部明显压痛。胸片检查未发现骨折。次日高频超声检查:在病员触痛处,右胸第二肋软骨与胸骨连接处连续性中断,局限性凹陷并周围软组织回声减弱和肿胀。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但对于肋软骨疾病诊断的报告较少,我院近期利用高频超声对2例疑有肋软骨骨折病例进行检查,2例均诊为肋软骨骨折。肋软骨因其组织结构的特性,X线和CT能够穿透,但组织分辨差,无法显示其病变。…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的超声影像及图像。方法:对20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设液体前后径<3cm者为少量积液;中量积液为3.5cm以上,液体前后径>7cm者为大量积液。临床上少量积液为100ml以下,中量积液为200ml~500ml,大量积液在500ml以上。200例胸腔积液中有163例出现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在中量或大量积液中,B超检查出纤维组织物飘动者及点片状强回声,常提示恶性肿瘤或结核病患者。结论:超声检查胸腔积液是一种无创快捷及有效的影像技术,可弥补X线不足(如对少量的胸腔积液)得到准确的诊断效果。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愈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研究连翘苷元对老年大鼠氧化应激和肾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 将15只 SD雌性老年大鼠(24月龄)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老年对照组(Aged rats),老年连翘苷元低剂量组[Aged rats+FA(20 mg/kg)],老年连翘高剂量组[Aged rats+FA(100 mg/kg)]。另取5只12周龄SD雌性大鼠为青年对照组(Young rats)。连翘苷元低、高剂量组大鼠灌胃给药60 d。考马斯亮蓝检测24 h尿液总蛋白并分析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检测氧化应激标记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18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 2)、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还原型辅酶/醌氧化还原酶(NQO-1)的表达。 结果 老年对照组与青年对照组相比,尿中蛋白含量显著提升,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显著上升;肾组织细胞排列不规则,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凋亡细胞比率显著提高;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上升,GSH含量显著下降;血清中IL-18和IL-1β含量显著升高;Nrf 2、HO-1和NQO-1的表达显著下调。连翘苷元低、高剂量组与老年对照组相比,尿液中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显著下降;肾组织细胞排列趋向规则,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弱,凋亡细胞比率显著下降;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S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GSH含量显著上升;血清中IL-18和IL-1β含量显著降低;Nrf 2、HO-1和NQO-1的表达显著上调。 结论 连翘苷元抑制老年大鼠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老年大鼠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rf 2-ARE通路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117.
李琛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1):42-42,44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结合耳穴的方法,随机选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属脑梗死轻症,存在失眠的患者进行治疗。并根据不同证型随证加减。结果:针剌结合耳穴治疗脑梗死后失眠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69岁,平均病程136.8 d,从出现临床症状至诊断为鼻咽癌平均为149.5 d。主要临床表现为中耳乳突炎(6例)、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6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视物模糊(2例)、复视(2例)、霍纳综合征(2例)、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3例)。CT或MRI检查显示,鼻咽部顶后壁或侧壁增厚及颅底骨质破坏。6例患者均行鼻咽部活检,病理诊断为鼻咽癌(鳞状细胞癌),其中非角化性未分化型4例,非角化性分化型2例。4例行放化疗治疗,2例放弃治疗。结论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常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中耳乳突炎、外展神经麻痹,可伴有霍纳综合征和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究不同化疗方案对SCLC患者血中CTC水平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12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四组,分别采用IP、IC、EP、EC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比较四组患者化疗效果,化疗前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数量变化,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IP组患者化疗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四组不同化疗治疗SCLC的控制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四组患者不同外周血CTC数量的耐药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经化疗后,外周血CTC值明显降低(P0.05);IP组患者外周血CTC值显著低于其他组患者(P0.05)。对比分析化疗结束后不同疗效患者外周血CTC数值,发现病情缓解患者外周血CTC数值明显低于未缓解患者(P0.05)。对四组患者化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随访,四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P、IC、EP、EC化疗方案均对SCLC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是IP化疗方案可有效降低外周血CTC水平,因此,临床选择化疗方案应首选I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前牙区重度牙周炎非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前牙区重度牙周炎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门诊就诊的前牙区重度牙周炎患者67例(患牙290颗),初诊时前牙区牙周探诊深度(PD)≥ 6 mm的患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其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基线)和治疗后3个月的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松动度(TM)、牙髓状态、牙周骨缺损类型、牙周炎类型、咬合创伤、冠根比和冠修复情况。根据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的PD将患牙分为两组,即PD < 5 mm组(204颗)和PD ≥ 5 mm组(86颗)。应用SPSS 20.0软件,对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以及基线时的患牙PD均数、PD最深值、SBI、PLI、牙周骨缺损类型、冠根比在PD < 5 mm组与PD ≥ 5 mm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的性别、基线时患牙PD均数、SBI、PLI及冠根比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 < 0.05)。结论    患者的性别、基线时患牙PD均数、SBI、PLI及冠根比为前牙区重度牙周炎牙周非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