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5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骨成纤维性纤维瘤(DF)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发生及组织学鉴定,方法 收集11例DF病理,采用形态学观念及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 Vimentin Desmin Smneein均呈阳性。结论 DF含有肌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可能亲自具有多潜能分化的间叶细胞。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进一步探讨移植肾超急性排斥(HAR)的病理学发生机制及临床对策。方法 1978年6月至1998年2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1525/1604例次,64例发生HAR,对其中63例切除的移植肾标本分别从以质、髓质及血管取材,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早期肾间质小血管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大量红细胞淤滞为主要改变。随着排斥反应的进展,中性粒细胞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聚集,可见毛细血管腔内微血栓形成,并形成梗死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引起颞叶癫(TLE)的海马区胶质瘤的病理特点。方法TLE伴海马区占位患者6例,男2例,女4例,术前最长癫发作病史4年。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均为胶质瘤,其中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G)1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PA)1例,星形细胞瘤1例,少突-星形细胞瘤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均呈强阳性。术后5例癫发作消失,1例复发并行二次手术。结论以TLE为主要表现的海马区胶质瘤病理学以低级别胶质瘤常见,分型广泛,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4.
颈部淋巴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合并巨大淋巴结增生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患者女,36岁。因发现左颈部包块10余年,近2年增大,于2003年6月26日首次入院治疗。之后,又因局部复发于2004年5月、2005年3月和2006年2月入院行手术治疗。并在第3次手术后,进行过不规范的化疗3次(患者不遵医嘱)。4次入院体检时,均在左侧颈部锁骨上触及一约6 cm×  相似文献   
35.
Fas配体在大肠腺瘤、大肠癌及肝转移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检测FasL在大肠腺瘤、大肠癌及其肝转移中的表达,并分析FasL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15例大肠癌肝转移中FasL的表达,表达结果与大肠癌病理特征、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进行分析.结果:FasL表达在大肠癌中出现上调,与Dukes'分期,淋巴结和肝转移有关.大肠癌肝转移中全部表达FasL.结论:FasL表达的上调提示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耳垂穿孔后由于消毒不严或佩戴劣质的耳环,可引起耳廓软骨膜炎和耳垂肉芽肿,但引起耳垂部皮肤纤维瘤较少见。现报道例如下:患者女,20岁,因双耳垂穿孔后各生一肿块1年余,于1991年6月5日来院就诊。于1989年冬季  相似文献   
37.
颅内内胚窦瘤一例张晓鹏,张光霁,丁学华,李玉莉患者男,15岁。因头痛、呕吐伴复视2周于1991年11月9日入院。体检示有性早熟,双侧眼底视乳头水肿,双眼上视及外展受限,复视。头颅CT示松果体区有一3cm×3cm×3cm均匀增强病灶,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  相似文献   
38.
Bcl-2、Bcl-xL 和Bax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Bcl-2、Bcl-xL 和Bax的表达,探讨它们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RT-PCR、免疫组化MaxVision一步法分别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Bcl-2、Bcl-xL 和Bax mRNA表达及其相应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都很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两者Bcl-x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且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两者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Bcl-2、Bcl-xL高,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两者Bcl-2/Bax和Bcl-xL/Bax的比值间无显著差异.Bcl-2蛋白表达与Dukes分期和TNM分期都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而Bcl-xL 、Bax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无关.结论:结直肠癌中Bcl-xL在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强于Bcl-2,且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前者可能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Bcl-2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