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07~2009年我院抗结核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院结核药利用情况,为抗结核药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零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的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抗结核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各品种中利福平针、卷曲霉素针、对氨基水杨酸钠片和左氧氟沙星片用量居前,二线药用量增长较快。结论:我院抗结核用药比较合理,反映了我院临床实际和结核病化疗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pH调节剂对大鼠灌胃灯盏花素(主要活性成分为野黄芩苷)后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野黄芩苷的浓度。大鼠按以下3种方案灌胃灯盏花素40mg·kg-1(以野黄芩苷计):(A)不加pH调节剂的灯盏花素混悬剂;(B)预灌pH6.2碳酸氢钠-柠檬酸缓冲液后,给予不加pH调节剂的灯盏花素混悬剂;(C)灯盏花素混悬剂以碳酸氢钠-柠檬酸缓冲液调节pH值至6.2后,灌胃。结果以方案A为参比,方案B和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83.1%与162.4%。方案B和C间的AuG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方案A给药时吸收存在1~2h的时滞,而以方案B和C给药时药物吸收迅速。溶解度-pH曲线表明,野黄芩苷在酸性条件下难溶,随着pH值升高,其溶解度增大。结论pH值是影响野黄芩苷口服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预灌或共服pH调节剂以提高胃液的pH值,可以增加野黄芩苷在胃肠道上段的溶解度,从而增加吸收的速率与程度,使时滞明显缩短、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利用处方信息促进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方法:结合实际工作分析如何利用处方信息从药品采购、控制药费增长、规范用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新药监测、减少医患分歧、措施评估等方面促进医院药学工作发展。结果与结论:充分利用处方信息可以有效促进医院药学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并在不同层次上促进医院药学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4.
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的临床使用和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3个月、6个月后精神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单一用药在治疗中占首位;②新型抗精神病药被临床广泛接受;③氯氮平、奋乃静、氟哌啶醇等药物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高;④药物使用剂量基本都在推荐的安全剂量之下。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精神病患者需要社会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95.
茯苓的临床新用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玉平  李林 《职业与健康》2000,16(8):122-123
茯苓是一味利水渗湿药。传统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痰饮、水肿等证。近年来发现有治疗肝炎、心悸、精神分裂症,乙脑后遗症、失语、婴幼儿秋季腹泻、斑秃、胃癌等新用途。  相似文献   
96.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我们采用润肺化核膏外敷治疗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索二苯乙烯苷对HepG2 细胞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细胞随机分为 正常组、模型组(ox-LDL 50 mg/L)、A 组(ox-LDL 50 mg/L+ 二苯乙烯苷250μmol/L)、B 组(ox-LDL 50 mg/L+ 二苯乙烯苷188μmol/L)、C 组(ox-LDL 50 mg/L+ 二苯乙烯苷125μmol/L)及D 组(ox-LDL 50 mg/L+ 二苯乙烯苷62.5μmol/L)。细胞处理48 h 后,采用油红O 脂肪染色法观察、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测 定各组胆固醇的含量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癌HepG2 细胞ABCG1、ABCA1 及SR-BI 的表达水平。 结果 正常组、A、B、C 和D 组细胞内总胆固醇(TC)、细胞内游离胆固醇(FC)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 <0.05), 同时A、B、C 和D 组上清TC 和FC 含量较正常组升高(P <0.05)。二苯乙烯苷能够降低HepG2 细胞内 胆固醇含量,增加胆固醇外流率(P <0.05),其中二苯乙烯苷浓度为125μmol/L 时达最高值。模型组细胞 ABCA1 mRNA 表达水平较正常组下降(P <0.05)。A、B、C 和D 组ABCA1、ABCG1 和SR-BI mRNA 表 达水平较模型组上升(P <0.05)。结论 二苯乙烯苷能够降低HepG2 细胞胆固醇的含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 上调ABCA1、ABCG1 和SR-BI 的表达水平而增加胆固醇外流。  相似文献   
98.
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结果的影响,为老年患者提供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将566例老年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输液故障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输液故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χ2=4.51,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疼痛,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99.
先证者:女,28岁。18岁时双手掌同时出现淡黄色硬点,无自觉症状,未曾治疗。以后皮损面积稍有增大,就诊时皮疹呈黄豆大小,每侧手掌均有3~5个。否认家族中有近亲结婚史,家族中有数人发病。体检:系统查体无异常。双手掌散在分布约3~5个直径为3~5mm圆形或椭圆形、浅黄色、半透明、硬性角质性,扁平丘疹,边界清楚,无压痛,未见指甲、足蹠皮肤异常。  相似文献   
100.
工业上氩气主要用于灯泡填充和不锈钢、锰、铝和其他特种金属的焊接,急性氩气中毒报道极少.2006年6月27日,我市发生一起急性氩气窒息中毒事故,5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2人经救治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