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平胃散干预前后水通道蛋白0(AQP0)的定性定量表达研究湿阻中焦证的水液代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分析水通道蛋白0(AQP0)在大鼠消化段(胃贲门、胃体中部、大肠中段、大肠末段)的差异性表达,推测其与消化道生理功能的相关性及平胃散对消化道水液代谢的干预机制。方法通过对三大致湿因素的联合应用(外湿过盛,碍胃困脾;饮食不节,内生湿邪;情志不遂,水湿失布),建立湿困中焦的动物病理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0在消化段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 AQP0主要在消化道的黏膜层表达,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处可有疑似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相较而言:AQP0在胃贲门黏膜层表达有增加的趋势。自然恢复3 d后,相较于模型组:AQP0在胃贲门黏膜层,大、小肠中段表达有增加的趋势,胃体中间有降低的趋势。经平胃散干预3 d后,相较于模型组:AQP0在胃贲门和大肠中段黏膜层有增加的趋势,胃体中部和小肠中段黏膜的表达略有降低。且平胃散干预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AQP0在胃贲门、胃体中部、小肠中段黏膜层的表达有所降低。同时,空白给药组相较于空白组而言:AQP0在消化道各段黏膜层的分布有增加的趋势。结论①AQP0在消化道黏膜层表达,可能与水分吸收,腺体分泌的调控机制相关;②AQP0在胃和肠的表达有差异,内环境pH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③平胃散能促进AQPO的表达,可以通过AQP0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这可能是平胃散燥湿健脾、散满和胃在分子水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23.
寒热性中药对 SD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寒,热性中药对SD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寒药组,热药组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知母石膏汤,附子干姜汤灌胃3周后,从行为,生理,生化,免疫等多角度评价寒,热性中药的作用。结果:1,寒药组,热药组在症状,行为上分别表现出类寒证和类热证的改变。2,下列指标改变达到统计学差异;(1)体重,肛温,二便;(2)肝脏重量,肝脏重量/体重;(3)红细胞免疫,RBC-C3bRR,RBC-ICR。3,下列指标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有一定的作用趋势,(1)行为测试;空地测试,巷道取食;(2)肾脏,脾脏,胸腺重量及其与体重比值;(3)红细胞Na^ -K^ -ATPase;(4)甲状腺素T3,T4;(5)肿瘤坏死因子(TNF).结论:大鼠持续饲喂寒,热性中药可对大鼠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在生理上出现代谢,消化功能的改变,在行为上分别出现寒证或热证的特征,并可影响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寒,热性中药对内分泌,生化酶等也呈现出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目的基于汶川大地震四点启示,新创了斗鸡摸拟地震实验,拟定量分析惊与恐的气机变化。方法将四川斗鸡,人工剧烈地上下震动(惊为中心),机械持续地左右震动(恐为中心)。计量观察斗鸡惊与恐的3种神情行为活动状况和3种生理变化指标。结果在纵震为惊、横震为恐的摸拟地震与常态比较中,发现斗鸡在神情、体态、呼吸、心率和泄殖腔温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文章对惊则气乱与恐则气下的定量分析做了创新性的尝试,分析了惊急、恐缓生理强度的差异,并前瞻性对恐惧基因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5.
26.
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研究中的一门方法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应用。分子流行病学区别于既往流行病学的关键就在于“分子生物学”的运用。它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技术 ,从分子乃至基因水平上研究医学事件在人群和环境中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和调控手段 ,研究层次进入了人类未及涉猎的全新领域 ,研究深度达到了最先进的分子基因水平。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疾病病因的研究、发病机制的研究、疾病易感性的研究、疾病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等四个方面[1] 。Foxman和Riley以肺结核和泌尿道感染为例 ,评价了分子生物学技术扩大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7.
肾阳虚证治发展的历史渊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肾阳虚历代中医文献的系统回顾、分析和总结,从文献研究的角度探讨不同时期对肾阳虚证候及治疗的形成渊源、演进过程和发展脉络,提示肾阳虚证的证候特点,辨治经验和深刻内涵,掌握肾阳虚证的辨证标准和辨证规律,提高临床辨证水平。 相似文献
28.
药食两用之鸡子黄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多囿于滋阴,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历代文献中关于生熟鸡子黄和蛋黄油的药用功效及临床应用,指出鸡子黄具有滋阴补血、健脾生肌、涩肠止泻的复合效用,以期拓展鸡子黄的临床应用,有助于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29.
30.
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疗效,同时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病痛,延长生存时间,某些中药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和修复放疗、化疗、手术对恶性肿瘤患者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