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10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综合类 | 69篇 |
预防医学 | 31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糖基化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内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程度及受体代谢途径情况,探讨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法测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8.0%为组Ⅰ,共32例、>8.0%为组Ⅱ,共34例,并测定正常妊娠组36例及正常非妊娠组32例HDL糖化值。用酶联免疫受体法观察HDL与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情况。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组Ⅰ、组ⅡHDL糖化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P<0.01)。其细胞结合、摄入和降解糖化HDL均较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升高,使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升高(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HDL糖化值含量的变化及脂质沉积,可能是妊高征小动脉痉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背景:单纯使用克氏针或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实践中,仍存在桡骨短缩、骨折移位等固定后并发症,尤其在不稳定骨骺骨折情况下。克氏针主要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其骨骺骨折使用相对较少。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复位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90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行固定治疗,在不切开情况下微创闭合复位骨折骨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案;观察组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闭合帮助复位固定骨骺骨折方案。固定后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分别于固定后9周及24个月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固定后中远期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恢复及X射线检查情况。
结果与结论:固定后24个月随访按Cooney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对照组优良率77%,X射线评定优良率63%;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X射线评定优良率为9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两组骨骺骨折患者均获临床骨愈合,腕关节均功能恢复。提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闭合复位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可应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掌倾角及尺偏角,治疗简单,固定可靠,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骺畸形愈合并发症少,固定后基本生活学习功能恢复正常,疗效稳定满意,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跨外固定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鹿角壮骨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片和钙尔奇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采用基础用药口服阿仑膦酸钠片和钙尔奇D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鹿角壮骨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骨密度、检测血生化及进行疼痛评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29,P<0.01)。观察组腰椎骨密度、血钙、血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42.50%(Z=-3.624,P<0.01)。生活能力明显提高。结论:鹿角壮骨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片和钙尔奇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1999-2018年黔南州居民骨肉瘤发病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提取黔南州肿瘤登记处系统中1999-2018年新发骨肉瘤病例发病信息进行性别、年龄分析,计算发病率、中国标化发病率(中标率)、世界标化发病率(世标率)、年龄别发病率和年均变化百分比(APC)等。并对黔南州不同民族骨肉瘤患者病理类型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2018年黔南州居民新发骨肉瘤237例(男性147例,女性90例),发病率为3.66/100万(男性4.39/100万,女性2.87/100万),中标率2.49/100万(男性2.76/100万,女性2.17/100万),世标率为2.90/100万(男性3.45/100万,女性2.35/100万)。发病率在9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9岁以后迅速升高,10~19岁年龄段达到峰值14.97/100万(男性16.03/100万,女性12.85/100万),20岁以后迅速下降,6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率逐渐减低,男、女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37例骨肉瘤患者病理诊断主要以常规性骨肉瘤最为常见,占83.54%。布依族骨肉瘤患者病理类型分布与苗族、水族、毛南族、汉族及其他民族骨肉瘤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125、14.709、12.486、9.613、10.078、28.727,P=0.001)。结论 贵州省黔南州居民20年来骨肉瘤发病率有呈上升趋势,男性、10~29岁年龄段和布依族居民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分布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的差异。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0月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贵州省都匀市人民医院、贵州省贵定县人民医院4家医院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癌的组织标本1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将其分布依族组87例和苗族组80例,采用美国Digene公司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HPV感染情况,分别比较两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的差异。结果:①HPV总感染率:167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检出156例,HPV感染率为94.4%。②HPV感染率:布依族组HPV感染率为88.5%77例,其中宫颈癌、CINⅡ和CINⅢ级中HP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71.4%、96.6%、96.7%;苗族组HPV感染率为98.8%80例,其中宫颈癌、CINⅡ和CINⅢ级中HP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96.0%、100.0%、100.0%;两组比较,P<0.01。③HPV型别感染率:布依族组宫颈癌、CINⅡ级及CINⅢ级HPV感染以HPV16、HPV58、HPV31和HPV33多见;苗族组宫颈癌、CINⅡ级及CINⅢ级HPV感染以HPV18、HPV33和HPV58多见,两组比较,P<0.01。④HPV型别多重感染率:布依族组单一型别感染53例,占60.9%,多重感染24例,占27.6%。多重感染中最常见的为HPV16合并的感染;苗族组单一型别感染49例,占61.3%,多重感染30例,占37.5%。多重感染中最常见的为HPV18合并的感染,两组比较,P<0.05。结论:布依族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分布与苗族存在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农村少数民族已婚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CIN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黔南地区18 ~55岁3 968名农村已婚少数民族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宫颈细胞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及宫颈分泌物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并对TCT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 968名已婚妇女TCT结果异常者477人,占12.02%(477/3 968),病理诊断为CIN者371例,总患病率为9.35% (371/3 968),占TCT结果异常者的77.78%,其中水族234例,患病率为5.89%,毛南族59例,患病率为1.49%,布依族47例,患病率为1.18%,苗族31例,患病率为0.78%;水族CIN患病率与其他3个民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4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HPV感染、滴虫性阴道炎史、口服避孕药避孕、年龄<40岁、吸烟、性伴侣数≥2、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和民族等因素与CIN患病有关.结论 黔南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率较高,应加强防治宣传,提高CIN防治知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贵州省黔南州3~6岁苗族和布依族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两民族危险因素和临床资料的差异,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2012年8月共收集689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分为苗族组(328名)和布依族组(361名),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检查及神经行为发育评分,并对影响神经行为发育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两民族智商发育检查结果比较:苗族组328人,正常319人(97.25%),临界5人(1.52%),低下4人(1.22%);布依族组361人,正常358人(99.17%),临界2人(0.55%),低下1人(0.28%),两民族智商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P﹤0.01)。②两民族儿童神经行为发育影响因素比较:苗族组在父母吸烟、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饮酒、喜欢食鱼类食物、毒物接触史等方面与布依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民族儿童智商水平比较:苗族组3岁、4岁及5岁儿童操作智商(PIQ)和全量表智商(FIQ)与布依族组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苗族组6岁儿童PIQ和FIQ分别与布依族组6岁儿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民族儿童神经行为发育得分比较:苗族组3岁和4岁神经行为发育总分、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分别与布依族组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黔南州苗族与布依族3~6岁儿童神经行为发育有一定的差别,其影响因素为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吸烟、父母饮酒、喜欢食鱼类食物、毒物接触史等与神经行为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猪带绦虫虫卵实验感染中间宿主家猪后囊尾蚴致肝纤维化作用,并对病变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实验猪分成3组,将亚洲猪带绦虫虫卵以高剂量(60 000个/ml)、中剂量(40 000个/ml)和低剂量(10 000个/ml)分别灌服感染家猪,每种剂量感染2头。健康家猪2头为对照组。30 d后剖杀,取肝脏,制作病理切片,HE和Cason染色,对实验猪肝脏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变化观察及胶原纤维含量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家猪肝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炎细胞侵润,肝、脾指数增加(P<0.05或P<0.01);肝纤维化改变明显,胶原纤维总面积和总吸光度值增加,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猪带绦虫虫卵感染家猪后以肝脏囊尾蚴寄生居多,同时发生以肉芽肿和纤维化改变为主的病理损害且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等量都匀亚洲带绦虫虫卵单次感染和多次感染的动物模型,比较两种不同感染方式对家猪肝脏的损害程度。方法将实验动物猪分成3组,单次感染组、多次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灌喂都匀亚洲牛带绦虫的孕节,感染动物于3、9、18周剖杀,制作病理切片,测量单个囊尾蚴肉芽肿面积,放射免疫法检测家畜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免疫组化法检测肝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单次感染组家猪急性期囊尾蚴肉芽肿反应最明显,慢性期和晚期肉芽肿面积逐渐缩小,而多次感染组肉芽肿缩小不明显;血清中HA和LN、肝组织中CTGF和TGF-β1水平在感染各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多次感染组升高更显著。结论用等量的都匀亚洲带绦虫虫卵多次感染家猪比单次感染引起的肝纤维化更严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