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14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的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升护士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方法 在开展品管圈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六个到位法”即:预防到位、教育到位、训练到位、措施到位、履职到位、评估到位,开展各项工作。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中的“六个到位法”,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合格率由原来的87%,上升至现在的98%。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运用“六个到位”法,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护士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及安全意识和防范安全隐患能力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2.
143.
144.
<正>1临床资料2000年1月—2010年1月本院共收治恶性肿瘤住院患者4237例,其中男性2287例,女性1950例,年龄15~83岁,平均52.8岁。4237例住院患者中直肠癌551例,肺癌550例,乳腺癌496例,结肠癌487例,泌尿系恶性肿瘤468例,  相似文献   
145.
目的对比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与单独使用芬太尼在肠道肿瘤术后镇痛效果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7月全身麻醉行肠道肿瘤根治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氟比洛芬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组(A组)和芬太尼术后镇痛组(B组)。术后2、24、48 h进行VAS评分并于麻醉诱导前15 min(T0)、术后2 h(T1)、术后24 h(T2)和术后48 h(T3)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体重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2、24、48 h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点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点两组患者在CD3^+、CD4^+、CD4^+/CD8^+均较T0时点明显降低(P〈0.05);与T1比较,T2时点A组患者CD3^+、CD4^+、CD4^+/CD8^+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B组患者CD3^+、CD4^+、CD4^+/CD8^+下降明显(P〈0.05);T3时点A组患者CD3^+、CD4^+、CD4^+/CD8^+已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而B组患者相应值与T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用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可明显减少芬太尼术后镇痛用量,镇痛效果确切。较单用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患者术后24 h内T细胞亚群下降幅度更小,恢复时间更快,对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6.
介绍一种分体式手术器械托盘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器械托盘架是每个手术间的必用设备 ,它的实用与否直接影响手术操作。过去老式的手术器械托盘架 ,主要为单个移动落地式 ,由于有一个落地支架 ,在手术运用中 ,有碍手术操作 ,并且由于底部有 4个轮子不易固定 ,升降杆有时固定不牢下滑等。笔者自制了一种多功能器械托盘架。该器械托盘架可直接固定于手术床头部、尾部 ,借床边横栏为轨道 ,可滑动翻转 ,手术时翻转向上来回滑动 ,并可调节高低 ,手术完毕翻向手术床下方。并配有一分体式托手架 ,以便医生手术时作为手的依托 ,以消除疲劳。该器械托盘架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为ZL982 …  相似文献   
147.
目的观察动脉内溶栓(IA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5例发病在8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行IAT治疗.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疗效评价在溶栓后30 d进行,结果 5例病人溶栓后4例部分/完全再通,1例未通,临床治愈3例,显效1例,发生脑出血1例.结论急诊动脉内溶栓是安全可行的,是卒中早期的理想治疗.  相似文献   
148.
非肝炎口腔科患者血清及唾液中HGV 和TTV感染率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杭州地区非肝炎口腔科患者血清和唾液标本中庚型肝炎病毒(HGV)和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率,进一步了解HGV和TTV传播途径和感染的高危人群。方法 分别从上述患者血液和唾液标本中提取RNA和DNA,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和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Hemi-nested PCR)分别检测HGV5′-NCR RNA和TTV N22区DNA,部分DNA,部分HGV和TTV扩增产物克隆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 226例血清标本中,仅HGV阳性27例(11.9%)、仅TTV阳性21例(9.3%)、HGV和TTV均阳性7例(3.1%);226例唾液标本中,仅HGV阳性10例(4.4%)、仅TTV阳性9例(3.9%)、HGV和TTV均阳性2例(0.9%);未见血清标本HGV和/或TTV检测结果阴性而唾液标本阳性者。2例患者血清标本及唾液标本HGV和TTV均阳性的扩增产物分别与报道的HGV和TTV核苷酸序列比较,同源性为88.65%~91.49%和65.32%~66.67%,但各自的血清标本与唾液标本HGV和TTV扩增产物同源性分别高达98.58%~99.29%和98.65%~98.20%。结论 杭州地区非肝炎口腔科患者HGV或TTV感染率均较高,其中部分携带病毒的患者唾液中均可检出HGV或TTV,提示HGV或TTV可能存在唾液传播途径,口腔科医师则是HGV或TTV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49.
近年来发现,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国内研究发现,吸入300μd二丙酸倍氯米松(BDP)联合小剂量茶碱与吸入600μdBDP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联合茶碱仅适合于轻度和部分中度哮喘患者,大部分中度和重度哮喘患者需要应用更大剂量ICS。本研究旨在探讨ICS联合缓释茶碱及双倍剂量ICS治疗中、重度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为哮喘的联合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50.
目的:观察肺保护通气策略在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PISRE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PISRE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机械通气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肺保护策略指导下的机械通气措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动脉血血气指标、治疗相关时间指标、并发症以及肺部病变的胸X线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吸气峰压(PIP)及平均气道压(MAP)等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气末正压(PEE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比例为2.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胸X线片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686,P<0.05)。结论肺保护通气策略对PISRES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肺部病变情况,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