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目的观察不同病情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晚期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含量,通过与肝炎病情评价指标TBil和PTA进行相关性比对,初步阐明晚期炎症介质HMGB1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衰竭发生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23例,CHB患者31例,健康对照者10名,抽取外周血10ml,按常规方法检测肝炎病情指标TBil和PTA。超滤管去除血清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再浓缩血清小分子蛋白,然后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样品中HMGB1。利用纯化出的GST-HMGB1融合蛋白进行相对定量,计算出不同患者血清中HMGB1的水平,最后与肝炎病情评价指标TBil和PTA进行相关性比对。结果23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MGB1检出率为100%(23/23),平均含量为(83.4±21.3)μg/L;10例重度CHB患者血清中HMGB1检出率为90%(9/10),平均含量为(78.1±19.5)μg/L;11例中度CHB患者的血清中HMGB1检出率为55%(6/11),平均含量为(60.6±14.3)μg/L;10例轻度CHB患者及12例恢复患者中均仅1例检出HMGB1,检出率分别为10%和8%,含量分别为28.9μg/L和39.7μg/L;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未能检出HMGB1。血清中HMGB1的含量与TBil呈正相关,与PTA呈负相关。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MGB1的含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晚期炎症介质HMGB1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衰竭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ICU谵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7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1~12月83例采用传统护理措施预防ICU谵妄的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84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ICU谵妄的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谵妄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实验组ICU谵妄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ICU谵妄的发生,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54.
血型血清学检测红细胞同种抗体对避免临床输血反应非常重要。笔者用盐水介质法、酶法、试管间接抗人球法(TCT)、手工凝聚胺技术(MPT)和珠柱凝聚技术(CAT)对41份阴性血清和5种Rh抗血清及5份已知病人阳性血清和IgM抗体进行检测比较,发现CAT法和MPT法有良好的灵敏性、特异性。CAT法与其它四种方法相比更快速、易于操  相似文献   
55.
血栓靶向尿激酶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内溶栓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制备血栓靶向的尿激酶脂质体,并在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上考察其溶栓情况。方法通过液相合成法合成出靶向于血栓的特异性配体H-Arg-Gly-Asp-Ser-OH (RGDS),并将其与monocarboxyl poly (ethylene glycol) 3 500 distearoyl phosphatidylethalnolamine (DSPE-PEG3 500-COOH)偶联后插入到脂质体双层膜中得到血栓靶向尿激酶脂质体;通过制备方法的改进,以氢化豆磷脂在室温下制备尿激酶脂质体;在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上,考察了血栓靶向脂质体的体内溶栓效果。 结果所得的尿激酶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稳定性好;与空白对照组的栓重相比,在相同剂量(60 kU·kg-1,小剂量)下,游离尿激酶组几乎无任何改变,尿激酶脂质体组血栓重量稍有减轻但无显著性差异,血栓靶向尿激酶脂质体组血栓重量明显减轻(P<0.001);干重时的情况略有不同。与同剂量的普通脂质体相比,血栓靶向尿激酶脂质体溶栓效果显著改善(湿重时P<0.01,干重时P<0.05),表现出明显的靶向溶栓能力。 结论所制备的血栓靶向尿激酶脂质体具有靶向溶栓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病历摘要女患,39岁。住院号125337。1982年2月始咳嗽、高热一周,住我油田结核病院,按肺结核正规抗痨治疗40多天未见好转,1983年5月赴省级医院就诊,多种检查未确诊,后据肺片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经抗生素及激素治疗2月,病情好转出院。入院前7个月咳嗽加重,咳白粘痰,盗汗,进行性呼吸困难,不规则发热,消瘦,于1984年5月4日入院,既往无慢支及风湿热病史。体检:体温39.7℃,消瘦,颜面部皮肤呈紫红色,表面有少许脱屑,呼吸浅快,两肺底有较多湿罗音,心率120次/分,心音低钝,四肢肌肉萎缩,杵状指,膝反  相似文献   
57.
单剂量口服"生脉饮"人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生脉饮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单剂量生脉饮300 ml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血浆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浓度,用3p97软件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人参皂苷Rg1和Re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Rg1和Re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86±1.07)和(4.75±1.04)h,平均峰浓度Cmax分别为(26.33±12.74)和(43.32±16.47)μg/ml,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7.99±4.63)和(7.91±4.56)h,清除率CL分别为(2.73±2.50)和(1.23±1.12)ml/h,表观分布容积V分别为(31.10±32.26)和(11.96±9.40)ml,AUC0-30分别为(205.96±114.57)和(338.73±89.10)(μg.h)/ml。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简便、准确,适合人参皂苷Rg1和Re血浆浓度测定。口服300 ml生脉饮吸收较快,在所试剂量下,人参皂苷Rg1和Re属一级动力学吸收、消除过程。  相似文献   
58.
慢性排斥反应是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尚未得到满意的解决;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所引起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能诱导持续、稳定的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可以减少甚至停用免疫抑制药物;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近期和长期存活率明显优于尸体肾移植,因此二者联合移植的方法是目前最有前景的临床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9.
输血科(血库)是大型综合性医院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临床各科提供医疗用血的重要任务,其工作性质不仅与病人生命息息相关,而且是整个医疗质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保障病人用血及时、合理、安全、有效是输血科(血库)的头等入事。 我院血库自成立以来,在管理上下功夫,在安全上做文章,连续四十四年无输血事故,其主要体会是把好思想关、素质关、质量关、服务关。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