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1.
本文统计我院1996年3月以来52例颅内疾患(56个病灶)X刀治疗后3个月以上的临床与影像学随访资料。对比分析治疗后脑水肿组和无水肿组的情况。试探讨与放射性脑水肿的相关因素。  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7~72岁,平均456岁,病程25个月至3年,平均19个月。诊断:本组除8例肿瘤经开颅手术或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证实外,余均为影像学诊断(注:将浸润生长的肿瘤视为恶性)。具体为:胶质瘤14例;脑膜瘤14例,18枚;脑血管畸形8例;听神经瘤8例;垂体瘤3例;转移瘤1例,2枚;其它肿瘤4例。本组共56个病灶。病灶体积:06~677cm3,平均179cm3。…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32岁。7年前曾因右眼球胀痛突出,以右颈内动脉瘤行右额开颅动脉瘤切除术。术中见瘤内呈洋葱皮样结构,取除血栓及部分瘤壁,因大出血终止手术。术后眼球突出消失,出院随访已能参加体力劳动。一年来右眼球再次突出,角膜混浊、失明伴头痛于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3例报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22)杨明功,孙桂华,王克孝,李汉杰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A)临床少见,近3年来我院收治3例3种类型的MEA患者,现报告如下。例1:女,22岁。因闭经3年,全身毛发增多、声音增粗、视...  相似文献   
14.
脑胶质瘤的局部免疫治疗初步观察徐培坤,李汉杰,杨次文,王远兴我科自lop年7月一1993年5月对16例脑胶质瘤患者于手术切除肿瘤后使用了白细胞间素一11(IL-11)局部治疗,临床观察有一定疗效。结合文献对其作用机理及前景探讨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3...  相似文献   
15.
1962年1月~1983年12月,我科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1,080例,其中男718例(66.5%),女362例(33.5%);年龄18个月~68岁,多见于20~40岁。 1.本组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1)胶质瘤:631例(58.4%),男412例,女219例。分布于各年龄组;其中星形细胞瘤176例,多形性胶质母细  相似文献   
16.
小儿慢性硬脊膜外血肿临床较少见,易误为肿瘤,我们曾遇2例与外伤有关的慢性硬脊膜外血肿,报告如下: 例1,男,4岁。患儿于1月前腰背部被脚踢伤,次日发现行走易跌倒,第4d不能站立及行走,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于1981年12月4日入院。患儿平素  相似文献   
17.
颅内神经鞘瘤好发于听神经,尤其是听神经的前庭支,还可见于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而发生于舌下神经极为罕见,作者现将所遇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28岁,工人。因后颈部持续性疼痛、眩晕三个月及走路不稳二个月,于1978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于三个月前开始后颈疼痛,为持续性,疼痛剧烈时伴有恶心,晨起较为剧烈。继之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不敢睁眼及转头,高枕睡眠。当头转向右侧或低头时眩晕加重,呈强迫头位状态。病后一个月,出现行走不  相似文献   
18.
经眶上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鞍区肿瘤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总结经眶上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巨大鞍区肿瘤的经验。方法 经上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鞍区肿瘤18例,其中垂体腺瘤7例,颅咽管瘤8例,生殖细胞瘤、脑膜瘤、成熟性畸胎瘤各1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随访4-23个月,恢复良好12例,生活自理3例,生活需人照顾2例,死亡1例。结论 眶上翼点入路能很好地显露鞍区 肿瘤及其周围结构,显微手术是安全切除肿瘤、保护下丘脑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根据蝶窦开口位置指导术中鞍底凿开的方法。方法:总结77例经蝶手术中所见蝶窦开口及周围结构特点。结果:77例蝶窦开口位置均位于筛骨垂直板之上,蝶嵴的两侧偏上;蝶窦口的形态以椭圆形居多,少部分为条状裂隙;蝶窦气化良好者,窦口偏大,长条形为主,两侧构成八字形;蝶窦口处即为蝶窦腹侧壁。结论:术中找见蝶窦口视作蝶窦凿开处进入蝶窦较为安全;以窦口上缘为标记,于其下2~3mm的鞍底隆突为鞍底凿开处,凿开范围则不超过蝶窦口上缘。  相似文献   
20.
介绍新型SLT接触式Nd:YAG激光在颅内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根据肿瘤的质地和部位不同及激光探头类型特点,手术时先用尖探头(功率12~15W)分离瘤周和基底附着点,后摘取肿瘤。大肿瘤先作瘤内汽化吸除部分或尖探头分块切除瘤内,体积缩小后分离瘤周,反复交替进行。肿瘤汽化功率在40~80W范围。平探头作凝固和止血用,毛化探头用作处理血供丰富之肿瘤。结果:全组经治21例病人中,18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术后17例无并发症,2例短时期偏瘫,1例失语,后恢复,平均每例病人减少术中出血400~800ml。认为SLT接触式激光手术精细,热效应和术后脑水肿反应轻,适合处理脑功能区肿瘤,有其独特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