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目的 近年来何首乌肝中毒事件频发,针对网络销售制何首乌大量增加及质量监测缺失的问题,检测不同批次从网络上购买(网购)的制何首乌质量和肝细胞毒性大小,并比较何首乌不同炮制工艺的减毒效果,为规范和提高何首乌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指标成分定量测定、化学指纹图谱和肝细胞毒性评价方法,考察部分网络销售的制何首乌质量差异;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肝细胞毒性降低效果.结果 网购的26批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在0.004%~3.442%,其中有8批不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052~0.998,其中有6批差异巨大;对肝细胞毒性(IC50)差异较大,其中4批网购的制何首乌样品毒性大于生何首乌对照药材.何首乌常压清蒸法减毒速度较慢,蒸制12 h毒性仅下降13.6%;高压清蒸法和高压黑豆汁蒸法减毒速度相对较快,蒸制5~6 h毒性下降22.1%左右且趋于稳定.结论 网络销售的制何首乌质量参差不齐,相当部分炮制减毒不充分,增加了何首乌肝中毒的风险,应加强何首乌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何首乌高压清蒸法的炮制减毒效果较好、时间较短,建议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52.
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抗菌疗程一般3~5d。我院于2002年8月-9月应用短程、综合方法治疗菌痢100例,疗程2d,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桃花止泻颗粒治疗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38例住院患者作为治疗组,30例同期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桃花止泻颗粒冲服,每次6 g,tid;合用环丙沙星口服,每次0.4 g,tid;对照组用双八面体蒙脱石散,po,tid;合用环丙沙星,每次0.4 g,po,tid;均5~7 d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桃花止泻颗粒联合环丙沙星治疗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与双八面体蒙脱石散相当,是治疗腹泻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54.
抗肝纤维化相关药物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纲  张健 《传染病信息》2010,23(3):190-192
笔者对近年来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药物,如针对病因及抗氧化治疗的药物,以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增生、凋亡和促进胶原降解为靶向的药物,以及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5.
瞬时弹性扫描诊断肝纤维化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萍  张健  李永纲  邵清  李冰  李梵  陈国凤 《传染病信息》2010,23(3):139-140,143
目的验证瞬时弹性扫描(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41例慢性肝病患者,每例均进行肝脏活体组织检查,并应用瞬时弹性扫描仪测量肝脏硬度,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验证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结果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74(P=0.001)。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F1~F4、F2~F4、F3~F4、F4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O.96、0.99、0.97。结论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确定不同剂量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设计和开展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两剂量组、多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2010年6月至2013年7月全国16家研究中心共纳入121例未接受系统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和系统化疗)的晚期HCC受试者。第1阶段入组104例,按1∶1随机分配,分别接受口服阿帕替尼750 mg qd(n=51)和850 mg qd(n=53)治疗;第2阶段,为了进一步探索高剂量(850 mg qd) 的安全性,继续纳入850 mg剂量组17例,即850 mg队列的总样本量扩大至70例。主要研究终点为疾病进展时间(TTP),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时间(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安全性指标,采用RECIST 1.1版和NCI CTC 403版分别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事件。结果 750 mg剂量组和850 mg剂量组的中位TTP分别为3.32个月(95%CI:2.04~5.86个月)和421个月(95%CI:2.14~5.86个月),中位OS分别为982个月(95%CI:5.71~12.07个月)和9.71个月(95%CI:661~1204个月),ORR分别为20%和100%,DCR分别为64.7%和58.6%;上述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50 mg剂量组和850 mg剂量组3级及以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58.8%和58.%(P>005);没有发生非预期的不良事件。结论 阿帕替尼可以用于治疗晚期HCC,750 mg qd和850 mg q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本一致,耐受性较好。因此,推荐口服阿帕替尼750 mg qd作为Ⅲ期临床研究的给药方法和剂量。  相似文献   
57.
肝肺综合征(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 HPS)是指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低氧血症,与肺内血管扩张相关而既往无心肺疾病基础。 Krowka和Fallon提出HPS三联征,即基础肝脏病、肺血管异常扩张、动脉血氧合功能障碍所致的低氧血症[1,2]。 HPS发展缓慢,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80%HPS患者因肝病就诊,而无肺部症状,随着肝病进展逐渐出现低氧血症、肺功能改变、肺性骨关节病及神经系统损害[3]。1884年Flckiger 首次报道肝硬化患者伴有紫绀和杵状指(趾)[4]。1956年Rydell和Hoffbauer首次尸检发现肝硬化患者肺内血管扩张和肺动-静脉交通,并认为血管改变与肝病有关[5]。1977年由Eugene R.Schiff报道1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于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正式提出肝肺综合征的概念[6]。 HPS发病机制复杂,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诊断及治疗难度大。而5%~29%的肝硬化患者均伴肝肺综合征,其死亡率高达41%[7]。因此, HPS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就肝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后免疫细胞B7-H1表达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PEG-IFNα-2a治疗过程中外周血髓样树突细胞(mDCs)和CD4+T淋巴细胞上B7-H1表达的动态变化情况.体外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分泌干扰素(IFN)γ的T淋巴细胞频数.结果 PEG-IFNα-2a治疗24周,有效组和无效组外周血mDCs的B7-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7%±2.83%和19.27%±4.04%;有效组和无效组CD4+T淋巴细胞的B7-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71%±5.18%和40.43%±7.37%,有效组mDCs和CD4+T淋巴细胞上B7-H1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效组.有效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每1×105个淋巴细胞可检测到分泌IFNγ的斑点数量分别为(113.33±31.41)个和(266.67±42.26)个,患者治疗后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频数明显高于治疗前;无效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泌IFNγ的斑点数量分别为(109.87±40.81)个和(55.63±10.27)个,治疗后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频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阻断B7-H1途径可明显提高分泌IFNγ的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频数.结论 接受PEG-IFNα-2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与其免疫细胞87-H1的表达有关,阻断B7-H1途径可提高机体清除病毒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9.
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补充钠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解放军302医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钠浓度将所选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为36、29、17例,对不同组别采用不同补钠治疗,并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采用补钠治疗后的血钠浓度相比于补充钠盐之前均明显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低钠血症组补钠治疗后显效31例,显效率为86.11%;中度低钠血症组显效22例,显效率为75.86%;重度低钠血症组显效4例,显效率为23.53%;轻度低钠血症组显效率最高,中度低钠血症组显效率次之,重度低钠血症组显效率最低。轻度低钠血症组与中度低钠血症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低钠血症组显效率与轻度低钠血症组及中度低钠血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轻中度低钠血症患者补钠能有效纠正,但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应用补充高张钠的方法疗效仍不理想,提示对于低钠血症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DOPA-壳聚糖海绵的基本性能及其作为生物止血材料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吸水率、干燥失重率和黏度试验考察DOPA-壳聚糖海绵的基本性能,并通过体内埋植法测定海绵的降解率,以急性毒性实验和细胞毒性试验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结果海绵敷料的平均吸水率是40.07倍,平均干燥失重率是1.35%,黏度为6 606.7 mPa.s。该止血海绵第4周已降解了38.3%;细胞在浸提液中生长正常,毒性级别为0级;受试小鼠毛色光洁,活动、饮食和二便正常。结论该止血海绵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降解性,无细胞毒性和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