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选择一种最佳的小鼠品系来建立良好的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方法选取BALB/c、C57和C3H三种常用的近交系小鼠,采用酒精灌胃法复制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对其血清生化指标和病理学改变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BALB/c模型组体重增长量和肝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0.01,P0.05);C57和C3H模型组体重增长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BALB/c模型组ALT、AST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C57模型组ALT、AST、TG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BALB/c模型组小鼠肝细胞胞质中出现大量散在的脂肪滴,呈脂肪变性;而C57模型组小鼠肝细胞的胞质中脂肪滴更多,明显多于BALB/c和C3H组小鼠,且脂滴融合成空泡,空泡又融合成较大的囊泡结构,汇管区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C57小鼠是复制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也为今后研究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及其发病机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2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肝内中、小胆管胆汁淤积为特征的肝病。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PBC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3.
为了比较我国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和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年)对中药肝损伤诊断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该研究回顾性分析有可疑中草药或中成药服用史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390例,中药与西药联合用药的情况不纳入研究。应用我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标准诊断的390例中药肝损伤病例中,极可能(8分)14例(4%),很可能(6~8分)185例(47%),可能(3~5分)191例(49%)。将390例患者逐一应用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标准进行判定,结果为确定诊断5例(占1%),临床诊断163例(占42%),疑似诊断222例(占57%)。2种诊断方法结果的总体一致性为43%,差异性为14%。该研究结果提示我国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更适合中药肝损伤病例的诊断,由于回顾性病例研究有其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的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理分期及其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方法 回顾性总结61例完成肝脏病理学检查的PBC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该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特点及其在不同病理分期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25.
目的基于病证结合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分布与组合情况,以初步了解其分布特点和组合规律,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课题组统一制订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等信息,结合现行多个诊疗共识以及前期文献回顾,并经过2轮专家论证,最后制订《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依此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类型。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及频数、频率等描述性分析的方法。结果 801例患者有7种病性类证候要素,其中气虚517例,血瘀503例,水停462例,阴虚448例,气滞438例,阳虚428例,湿热257例,且气虚、血瘀、水停、阳虚在失代偿期的分布频率高于代偿期(P0.05)。314例代偿期患者中,单一病性类证候要素以血瘀最为常见(36.36%),2~5种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分别以气虚+气滞(20.00%)、气虚+阴虚+血瘀(11.32%)、气虚+阳虚+阴虚+气滞(16.13%)、气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45.1%)最为常见;487例失代偿期患者中,单一病性类证候要素以水停最为常见(90.91%),2~5种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分别以气虚+水停(57.45%)、气虚+血瘀+水停(26.44%)、气虚+阳虚+血瘀+水停(23.40%)、气虚+阳虚+气滞+血瘀+水停(25.00%)最为常见。属于6种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的代偿期患者常见组合中有60.00%的患者未合并水停;失代偿期患者常见组合中有59.81%的患者未合并湿热。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最多见;在代偿期以单一与2~5种组合多见,多合并气虚、血瘀、气滞;失代偿期则以3~7种组合多见,多合并气虚、水停。2期均有气虚、血瘀等基本病机,也有各期病机侧重的不同。  相似文献   
26.
目的:采用固相法合成胸腺素α1及其片段,比较二氯三苯甲基树脂、Wang树脂和Rink Amide MBHA树脂作为载体时对不同长度片段及目标肽的产率和纯度的影响。方法:FMOC策略合成胸腺素α1及其C端7肽、14肽、21肽片段,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粗肽的分析和纯化。结果:氨基酸数小于10时,3种树脂合成的粗肽纯度均>95%,随着氨基酸数的增加,3种树脂合成的粗肽纯度均下降,其中Wang合成的粗肽纯度变化最明显,28肽纯度为21.24%。3种树脂合成粗肽1次纯化后,得到Ta1纯度均大于95%;Wang树脂合成产率最高,CTC树脂产率最高。结论:以二氯三苯甲基树脂作载体,合成胸腺素α1其产率和纯度优于Wang树脂和Rink树脂,因此,二氯三苯甲基树脂作载体合成胸腺素α1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对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早期疗效,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根据化验结果选取慢性HBV感染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将其分为HBeAg阳性组(30例)及HBeAg阴性组(20例)进行观察,在用药2周后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恩替卡韦在开始治疗2周后即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法检测患者HBV DNA的平均下降幅度,HBeAg阳性、阴性组分别为3.005 log10和3.410 log10,与用药前比较P值均<0.001.HBV DNA<500拷贝/ml者分别为1例及8例.没有发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进行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疗效确切,且起效快,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基于病证结合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与常见脉象的相关性,为丰富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以及探讨其形成机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课题组统一制订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象、脉象(包括深浅、至数、宽细、长短、硬度、流利度等)信息,制订《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依此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类型;统计学方法采用频数、频率等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与简单相关分析的方法。结果 801例患者中,选取出现频率大于20%的作为常见脉象,其中弦脉602例(75.2%),细脉279例(34.8%),沉脉232例(29.0%),滑脉185例(23.1%)。弦脉与血瘀、气滞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141、0.166(P0.05);滑脉与阴虚、湿热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093、0.131(P0.05);沉脉与气虚、阳虚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099、0.111(P0.05);细脉与阴虚、气虚、阳虚、水停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089、0.109、0.105、0.075(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与常见脉象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自限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具有传染性强、病程发展快、致死率较高等特点。2003年3月以来,国内外相继报道了引起SARS的冠状病毒基因序列,该病毒含有完整的5′末端序列、编码序列和3′末端序列,全长RNA基因组长度近30000个核苷酸,基因编码区的组成结构与其他冠状病毒类似,包括多个开放阅读框架,病毒表达的蛋白主要包括复制酶蛋白(R蛋白)、表面棘突糖蛋白(S蛋白)、小膜蛋白(E蛋白)、囊膜蛋白(M蛋白)和核衣壳蛋白(N蛋白),其中s蛋白为病毒最大的结构蛋白,编码基因全长3768个核苷酸,编码的S蛋白含1255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180000,它以单体结构方式在病毒的包膜蛋白表面排列,形成具有特征性的冠状突起。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