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目的 观察全程七氟醚麻醉在心脏直视术中的应用,并与丙泊酚比较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40例,S组麻醉诱导和维持均采用七氟醚,P组采用丙泊酚诱导和维持,其余用药两组相同.分别于诱导前后、转流后和术后记录HR、MAP、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诱导前相比,P组诱导后MAP显著下降,HR明显加快(P<0.05);除诱导前外,与S组各时相点相比,P组MAP均明显降低,HR明显加快(P<0.05).结论 七氟醚与丙泊酚相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更小、更安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小儿癫痫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95例小儿癫痫患者行手术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包括术前评估和准备、麻醉诱导及术中管理.结果 所有患儿均安全度过手术麻醉期,术后患儿各项生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恢复自主呼吸,带气管导管送回监护室.结论 认真的术前评估、合理的小儿麻醉方案、完善的术中监测及处理,是小儿安全度过手术麻醉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婴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CHD)急诊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以提高该类手术的麻醉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2005年12月至2009年3月260例婴儿重症CHD急诊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确诊后24 h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重症CHD患儿,诱导后经鼻行气管插管,压力控制模式行机械通气.监测吸入呼吸道压力,潮气量,呼吸频率,呼气末CO2.根据患儿病理生理特点,调节通气参数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停体外循环(CPB)后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全组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术前积极地对症处理,术中合理地进行麻醉、呼吸、循环管理,可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麻醉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145例心脏肿瘤手术切除患者的麻醉处理情况,其中包括118例左房黏液瘤,10例右房黏液瘤,2例二尖瓣黏液瘤,2例多发性黏液瘤,6例横纹肌瘤,1例左心耳血管瘤样黏液瘤,2例毛细血管瘤,2例心室肉瘤,1例平滑肌瘤,1例脂肪瘤.患者均行开胸手术.结果 8例左房黏液瘤患者和1例二尖瓣黏液瘤麻醉诱导时发生血流动力学紊乱,其中1例左房黏液瘤发生心搏骤停,其余患者麻醉诱导平稳.结论 心脏肿瘤患者需加强麻醉前评估,选择合理的麻醉药物,避免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75.
背景:目前越来越多的高龄髋关节病变患者需要接受全髋置换治疗.但由于老年患者常存在骨质疏松,骨量易丢失,以及骨愈合能力差等问题,在施行全髋置换时,应选择何种固定类型以及何种设计的全髋股骨柄假体最为理想仍存在不同意见.目的:观察高龄患者锥形股骨柄假体全髋置换的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02-02/2004-0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70岁以上应用锥形股骨柄假体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患者65例(70髋),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35例,髋关节骨关节炎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例,人工股骨头术后松动9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2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分别于置换后1周、3,6个月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对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X射线平片进行复查.结果与结论:6例因癌症死亡,4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余55例随访六七年,平均6.5年.末次随访髋关节Hards评分85~95分,平均90分.2髋出现轻度大腿痛,无一髋需行翻修治疗.置换后1年内X射线平片显示假体下沉小于1.5 mm者36髋.此后未再出现假体下沉.置换后3~6个月在Gruen 6区近段羟基磷灰石涂层部位出现典型的骨锚固征及松质骨和皮质骨密度增高影像.此后所有患者包括DorrC型髓腔者均无柄端周围的骨质增生或"底座征",也无股骨近段或远段髓内骨溶解及假体松动.按Engh标准评定全部患者均获骨性固定.提示锥形股骨柄假体的锥形设计特征既可获得置入髓腔后的初始固定,又可获得由于负重行走后的假体适度下沉所产生的二次稳定,用于高龄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抬高与冠状动脉造影所示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时18导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分为2组,ST段抬高组(16例)和非ST段压低组(171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病变适合行经皮腔冠状动脉成型术并检测B型钠尿肽(BNP).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抬高时多为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尤其是圆锥支闭塞(P<0.01),且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与下壁右室心梗相比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胸前导联ST抬高表明为右冠状动脉近段或开口闭塞且多伴右室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77.
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TLR4与IL-18 mRN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内毒素 (LPS)血症时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 4 (Toll likereceptor 4 ,TLR4 )及IL 18 mRNA表达的变化 ,探讨TLR4与IL 18在LPS急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RT PCR与ELISA分别检测心肌TLR4和IL 18mRNA的表达及心肌组织匀浆TNF α浓度。结果 :LPS组心肌中TLR4与IL 18 mRNA表达分别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 (1 5 1± 0 0 7)vs(0 85± 0 0 3) ,(1 6 5± 0 0 4 )vs(0 5 6± 0 0 3) ,心肌组织匀浆中TNF α浓度显著增高 (0 6 7± 0 0 2 )ug lvs(0 39± 0 0 5ug l)。结论 :LPS血症时心肌组织TLR4功能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作用加强 ,IL 18分泌增加 ,表明二者在LPS血症心肌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的变化对心肌肥厚和心功能的影响,并观察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心肌肥厚和心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34只SD大鼠分为缬沙坦治疗组(13只,V组),非缬沙坦治疗组(11只,NV组)和假手术组(10只,S组)。V组和NV组在左肾动脉置入内径为0·3mm的银夹(2K1C)。术后2周,V组每天给予缬沙坦30mg/kg,一次性灌胃治疗;S组和NV组每天给予相同容量的饮用水灌胃,共10周。观察各组大鼠的血压、心脏结构、心肌收缩功能、血浆和心肌中AngⅡ、Ald的变化。结果:①各组间治疗前体重、尾动脉收缩压、左室质量(LVM)、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中层短轴缩短率(mFS)、室壁应力(MES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NV组术后第10周尾动脉收缩压、RWT、LVM、LVM指数(LVMI)较S组和V组均明显增加,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组高于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NV组的LVEF、MESS、mFS、实测mFS/预测mFS明显小于S组和V组(均P<0·05),V组和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V组和NV组大鼠血浆AngⅡ明显高于S组(均P<0·01),V组和N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血浆Ald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Ald NV组与V组比较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2K1C大鼠可产生明确的肾素增高所致的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心功能不全;②Ald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几何构型及其心力衰竭发展密切相关;③缬沙坦可抑制左室肥厚和收缩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对内毒素(LPS)急性肺损伤大鼠TLR4肺巨噬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LBP对LPS炎症反应增敏作用的部分机制,运用RT-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LBP对LPS刺激后大鼠肺巨噬细胞IL-1β、IL-18mRNA表达与TNF-α分泌量的作用,同时用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其TLR4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BP显著增加LPS刺激后大鼠肺巨噬细胞TNF-α的分泌和IL-1β、IL-18mRNA的表达,同时也增加TLR4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而LBP多抗能阻断上述作用。说明LBP可增强由TLR4介导的LPS信号跨膜转导功能,这可能是LBP对LPS起增敏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调查国内实验恒河猴和食蟹猴中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方法参考文献中的螺杆菌属16S rRNA和幽门螺杆菌16S rRNA的引物序列,和新设计的"猕猴螺杆菌"16S rRNA特异性引物,在人工养殖的45只成年恒河猴和90只成年食蟹猴粪便样本中,通过q PCR或常规PCR检测来初步调查这两种猕猴中两种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在恒河猴中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的感染率均为100%,在食蟹猴中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100%和97.8%。结论证实我国人工繁育饲养的恒河猴和食蟹猴普遍存在"猕猴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几乎同时存在于所有人工繁育的实验猴个体中,可能会对这两种猕猴的健康以及相关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