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4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舒心散是由赤芍、三七、郁金及少量乳酸以心可定合制而成。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良好。本文观察了舒心散对血浆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纤溶系统的影响。在体外对单味药赤芍进行了血小板功能的系统研究。一、试验项目:①血小板聚集力(玻  相似文献   
32.
细胞核的DNA(去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代谢,是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关键。胸腺嘧啶核苷(TdR)则是DNA的必需成份,TdR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迅速转化为DNA的前驱物——三磷酸胸腺嘧啶核苷(TdTP)被利用进行DNA的复制。采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进行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体外掺入试验,以标记指数(LI)代表摄取~3H-TdR的细胞的数量,测知DNA合成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白血病的系列变异和系列转换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我院1982年5月至1987年6月白血病系列变异和系列转换8例,结合文献复习对其发病率、临床特点、发病机理、治疗及预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近十余年来,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利用移植前对患者采用大剂量化疗和全身放射治疗,以及移植骨髓的抗白血病作用,已使移植后有50~70%白血病患者。获得长期缓解或治愈。  相似文献   
35.
脑血管意外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更为多见,因此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国内首次提出小量阿斯匹林(ASA)防治老年人的缺血性脑血  相似文献   
36.
早已公认,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最常见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高血脂时体内自由基清除剂如超氧化歧化酶(SOD)等活性减低,产生大量LPO,引起PGI_2/TXA_2,失衡,血管收缩释放5-羟色胺(5-H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这些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损伤内皮细胞(EC),刺激平滑肌细胞(SMC)增生,形成泡沫细胞,从  相似文献   
37.
本文研究了尿激酶对体外正常人血小板聚集,某些血浆蛋白成分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当7.8单位尿激酶加入1ml PRP时,由SJSAM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受到明显的抑制,而且抑制程度随尿激酶浓度的增加变得更为明显,当浓度达到500单位/ml时,SJSAM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完全消失,更有意义的是本文中采用的“交叉试验”的结果,也就是分别把用生理盐水处理的血浆加入洗过的尿激酶处理的血小板和把经尿激酶处理的血浆加入生理盐水处理的血小板,形成两个新的重新组合的富含血小板血浆,前一种组合对SJSAMP有良好的聚集反应,而后者则对SJSAMP完全没有聚集反应,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38.
患儿,男,3个月,因发现左面颊部隆起21小时,采耳血后局部流血不止1小时入院。既往及家族无出血史。查体:淡漠,四肢凉,中度贫血貌。左面颊部有一5×5cm~2隆起,软,不红,无灼热感。淋巴结不大。左球结膜下出血,左耳垂采血处渗血。心率140次/分,心音弱,律齐,无杂音。肝肋下1.0cm,脾不大。Hb8.0g%,血小板23万/mm~3,出血时间3分。血块收缩良好,ADP 诱导血小板聚集率45%,试管法凝血时间8分。KPTT52秒。一期法凝血酶原时间>1分,凝血酶原纠正试验,正常对照21.5秒;患者血浆+贮存血浆21.5秒;患者  相似文献   
39.
近十年来国外骨髓移植(BMT)治疗白血病迅速发展,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骨髓移植受HLA配型相合的限制,选择供体困难,不易广泛应用。近年来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国内外少数单位已开展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疗效。我院自1983年5月~1988年2月用胎肝移植治疗白血病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先天性血浆凝血酶元(因子Ⅱ)缺乏症极罕见,自1947年发现迄今,文献报导过十余例。先天性血浆因子Ⅶ缺乏症也极少见,于1951年发现,发病率约1/50万,至1967年止报导过60例。均属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最近我院发现一例获得性血浆因子Ⅱ、Ⅶ联合缺乏的出血性疾病,报告如下:患者:张××,女性,41岁,汉族,已婚,河北省房山县人。因肉眼血尿,皮肤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