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动态MRI扫描评价BAI治疗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价值。方法  2 0例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BAI疗前、疗后近期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 ,绘制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 ,测量和计算峰值、最大强化值、最大强化比值、最大斜率等各种参数 ,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及其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BAI治疗前后中央型支气管肺癌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的峰值分别为 880 .5 5± 15 3 .0 4,80 8.2 5± 12 0 .2 6(P <0 .0 5 ) ;最大强化值分别为 40 0 .70± 99.82 ,3 3 6.2 5± 13 9.70 (P =0 .0 5 ) ;最大强化比值分别为 1.86± 0 .2 6,1.78± 0 .3 3 (P >0 .0 5 ) ;最大斜率分别为 2 2 .3 9± 8.18,2 0 .5 2± 9.13 (P >0 .0 5 )。BAI治疗前、后肿瘤组织MVD分别为 15 .91± 10 .73、2 3 .86± 7.77(P =0 .2 67) ;BAI治疗后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5 )。BAI治疗后VEGF表达与最大强化值和最大斜率呈负相关 (P <0 .0 5 ) ,其余各参数及其BAI治疗前后的变化均与MVD和VEGF无相关性。结论 动态增强MRI的部分参数可以用来定量分析BAI治疗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微循环的影响 ,但其与MVD及VEGF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目前,临床上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的治疗多采用介入疗法,近几年兴起的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在治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介入治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均为导致肿瘤坏死,但病灶总体积往往保持不变甚至增大,采用传统的实体瘤的疗效评估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RECIST)已不能满足准确、全面评估其疗效的需求,常出现低估疗效或假阳性进展的结果.改良RECIST标准以"存活肿瘤"对靶病灶进行疗效评价,能更准确、全面地评价肿瘤内部的变化.对于介入治疗和靶向药物等治疗,改良RECIST标准的评估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TACE与经动脉灌注化疗序贯栓塞(TAI+TA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所致急性肝功能损伤及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接受动脉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及介入治疗资料;其中TACE组111例,共接受介入治疗277例次,TAI+TAE组84例,共接受介入治疗250例次。结果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合并肝炎、病灶类型、远处转移、门静脉癌栓、基线腹腔积液、介入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血清甲胎蛋白(AF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介入治疗前,TACE组与TAI+TAE组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前白蛋白(PALB)、白蛋白(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01),PALB、ALB明显减低(P均0.001)。介入治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值(ΔALT、ΔAST、ΔTBIL、ΔPALB、ΔALB)中,ΔALT、ΔAST、ΔPAL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ΔTBIL、ΔAL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ACE组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53.20%、33.30%、23.40%)高于TAI+TAE组(42.90%、22.60%、1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 TACE较TAI+TAE所致急性肝功能损伤程度轻微,患者生存期更长,更有利于延缓肝硬化进展,改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4.
触诊阴性乳腺癌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随着影像设备的进步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发现乳腺临床触诊阴性病灶日渐增多,其中部分病灶为癌,多数为早期癌,预后好,但如何检出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WHO提示,乳腺癌病死率的下降,主要归功于早期病例的增加,早期发现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医药开支,有其深远的社会效益。现介绍一种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检出技术。  相似文献   
65.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我国肝癌死亡增加了41.17%,已成为我国第二位的肿瘤病因。很多肝癌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公认有效的姑息疗法,但单纯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66.
影响消化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疗效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道肿瘤肝转移介人治疗疗效的因素,并评价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92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患者经肝动脉介人治疗316次,其中29例行单纯灌注化疗,63例行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化疗药物选用表阿霉素(EADM)、或/和顺铂(PDD)、丝裂霉素(MMC)、5-一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钙(CF)联台方案,栓塞剂为超液化碘油和/或明胶海绵。对可能影响介人治疗疗效的因素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近期疗效以CT征象作为评价依据,总有效率(CR+PR)为45.65%;平均生存期196月;0.5.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738%,36.3%,20.6%,116%。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9例孤立性肝转移者较多发转移预后好,平均生存期为312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合治疗较单纯介人治疗疗效好,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它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全组无严重副作用或并发症。结论经肝动脉介人治疗是治疗消化道肿瘤不能手术切除肝转移瘤的较好方祛。单发肝转移、介人治疗前后的综合治疗是影响消化道肿瘤肝转移介人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陈雁  李槐 《中华肿瘤杂志》2000,22(4):318-320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资料。术前增行超声扫描(BUS)。11例中,8例行CT扫描,其中4例为先平扫后增强,2例行动态双期扫描,另2例先动态后延迟扫描。11例中有3例行MRI扫描,常规SE序列,TI加权组(T1WI)和T2加权相(T2T1),其中1例行动态扫描。结果 超声扫描所有病灶均呈低回声,均匀或不均匀。C  相似文献   
68.
69.
肿瘤标记物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明确组织多肽抗原 (TPA) ,细胞角质蛋白 (Cyfra 2 1.1)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在各种病理类型肺癌和其他良性肺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取血清标本 13 6份 ,其中肺部良性病变组 40例 ,肺腺癌组 15例 ,肺鳞癌组 3 9例 ,小细胞肺癌组 8例 ,不能分型肺癌组 3 4例。TPA、Cyfra 2 1.1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NSE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结果以均值±标准差和特异度及敏感度两种方式评价。结果 TPA在各组肺癌患者中均高于正常值 ,但小细胞肺癌组的TPA与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 ;Cyfra 2 1.1在肺腺癌、肺鳞癌、不能分型肺癌组中高于正常值 ;NSE仅在小细胞肺癌组明显高于正常值 ;肺部良性病变组的TPA值高于正常值 ,Cyfra 2 1.1和NSE与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TPA对诊断肺癌的敏感度较高 ,但特异度仅为 2 9.3 % ;Cyfra 2 1.1的特异度为 97.6% ,但敏感度较低 ,只有 12 .5 %~ 3 5 .9% ,以鳞癌的敏感度稍高 ;NSE的特异度为82 .9% ,对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为 75 .0 %。结论 TPA在肺部病变中的敏感度都较高 ,但对各种病理类型肺癌的特异度不高 ,不宜做为肺癌的肿瘤标记物 ;Cyfra 2 1.1对肺癌的特异度较强 ,但敏感度较低 ;NSE对小细胞肺癌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强 ,可以作为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0.
徐锋  赵心明  闫东  姚雪松  李槐  周纯武 《当代医学》2010,16(17):298-30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壶腹周围癌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6例壶腹周围癌的CT表现。结果发现胆道梗阻65例,位于胰上段20例,胰腺段18例,壶腹段27例。梗阻面管腔形态分为截断型30例,漏斗型或鸟嘴型20例,鼠尾型15例。"双管征"出现60例,其中胰胆管相交19例,胰胆管分离25例,梗阻近端胰管未扩张16例。CT明确检出肿物63例,CT表现为异常10例,CT未发现病变3例。检出的63例病灶全部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根据来源不同,强化方式有所区别。手术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29例。结论 CT可以准确检出壶腹周围癌所致胆道梗阻。沿着梗阻段结合增强扫描,CT可检出肿瘤。多期增强扫描对于鉴别肿瘤起源有帮助。多层螺旋CT在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上有实用价值,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综合应用各种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