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3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194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834篇
内科学   412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158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1384篇
预防医学   554篇
眼科学   138篇
药学   580篇
  5篇
中国医学   474篇
肿瘤学   18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正> 本文对高发季节确诊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60例,按照随机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使用传统的液体疗法,不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抑制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盲法应用EHF 患者恢复期血清(IgG 滴度>1280)治疗EHF 进行治疗效果观察。结果治疗组:尿蛋白消失5.13±1.46d,血少板恢复正常5.57±1.90d,肾功恢复6.73±2.08d,越期者12例,DIC 形成2例,发生肺部感染或肺水肿2例,心肌损害10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例,住院天数21.87±7.0d。而对照组尿蛋白消失10.40±1.83d,血小板恢复正常10.47±2.36d,肾功能  相似文献   
42.
叩刺拔罐艾灸治疗带状疱疹160例李复明1李梅1黄桂黎21.安徽省泗县中医门诊部(安徽234300)2.安徽省泗县中医院皮肤针局部叩刺拔罐和艾条悬回灸治疗带状疱疹160例,收到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0例,男94例,女66...  相似文献   
43.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新疆地区气候干燥,春夏季节天气转热,粉尘飘浮,故发病率较高;秋末入冬后病情可缓解。笔者自2000年5月至2002年9月采用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5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患者 ,男 ,5 6岁。爆炸伤右眼球摘除术后 30年 ,双侧眶内囊肿切除术后 14年余 ,左眼球突出伴视力下降 5年余。患者突然左眼疼 1个月由眼科转来就诊。检查见鼻骨畸形 ,鼻根、眼眶、眉弓有瘢痕 ,左眼前下方突起 ,左眼下睑外翻 ,左角膜溃疡 ,左眼视力光感 ,右眼义眼 ,鼻中隔右偏。CT扫描示球后眶内巨大软组织肿块 ,考虑系眶内占位性病变 ,于 2 0 0 3年 2月 13日在全麻下行左鼻侧切开术 ,凿开左额窦底部时 ,即有黄白色黏液自瘘孔涌出 ,额壁前壁、底壁骨质变薄、部分吸收 ,眶后上壁部分骨质缺如 ,腔内有大量深灰色的潴留囊液、脓性分泌物和不定…  相似文献   
45.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已经形成,国内用于静脉注射的中药品种越来越多,由于该类药物的特殊性,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输注过程中及治疗后穿刺血管疼痛、红肿、溶液滴速减慢或不滴及热源反应等不良反应。对于强刺激性药物,目前在临床上采用输液中添加普鲁卡因等药物及局部外用药物的方法来预防或减轻治疗的痛苦,有时须为此终止治疗,限制了该类药物在临床进一步应用。为寻求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我科2004年11月~2005年8月为30例患者进行精密过滤输液器与普通静脉输液器的自身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药物流产是近年来逐步完善的一种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新技术,多数文献报道仅局限于停经49天以内,少数文献报道用于停经70天以内。我站于2003年12月至2006年5月临床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400余例,有完整纪录者326例,应用范围扩大至停经90天,总有效率达95.7%.  相似文献   
47.
小檗碱预防脂多糖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小檗碱对脂多糖性肝损伤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① 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0.01 mL/g),每天1次,共5 d,第5 d灌胃后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2 mL/g);②小檗碱组:用5 g/L中性硫酸小檗碱灌胃(0.01 mL/g),每天1次,共5 d,第5 d灌胃后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2 mL/g); ③ 脂多糖(LPS)组:除腹腔注射LPS(0.02 mL/g,28 mg/kg)外,其余处理同①;④小檗碱防治组:除腹腔注射LPS(0.02 mL/g,28 mg/kg)外,其余处理同②。腹腔注射后2 h和10 h去眼球取血,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另于腹腔注射后24 h取肝组织标本,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测定肝组织MD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 结果: LPS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小檗碱防治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低于LPS组(P<0.05)。腹腔注射LPS后2 h,LPS组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高于小檗碱防治组。组织学检查发现,LPS组小鼠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肝窦充血;电镜下可见,肝细胞核溶解、部分核膜不完整,线粒体肿胀、嵴消失。小檗碱防治组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明显轻于LPS组。此外,LPS组肝脏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小檗碱防治组肝脏组织中MDA的含量低于LPS组(P<0.05),但小檗碱防治组肝组织中SOD活性与LPS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 小檗碱可以减轻LPS引起的肝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LPS诱导的TNF-α释放,减少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细胞线粒体有关。  相似文献   
48.
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妊娠模型小鼠及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X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XDBA/2。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天蜕膜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并通过MIAS-2000医用彩色病理图像免疫组化测量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其结果用平均灰度值表示;同时应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两组模型孕13天蜕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妊娠模型相比,自然流产模型蜕膜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蜕膜细胞凋亡指数,自然流产模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1)。结论:早孕期蜕膜组织细胞凋亡异常是自然流产的机制之一,Bcl-2/Bax途径可能是诱导早孕期蜕膜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比较非手术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non-surgical hypoparathyroidism,ns-HP)患者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甲炎)患者、健康对照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Th1)及Th17亚群的分布。方法 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随诊的ns-HP和慢甲炎患者各20例,及对照20名,3组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和年龄匹配。用流式细胞仪测量Tregs、Th1和Th17细胞百分比。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索影响淋巴细胞亚群的因素。结果 ns-HP组和慢甲炎组患者血液Tregs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而Th17细胞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P0.05和P0.01)。在ns-HP组患者中,未发现Tregs和Th17细胞比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ns-HP发病可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观察同种异体NK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以K562细胞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CNE2、KG1a和U251细胞的活性。应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种细胞MHCI类链相关分子(MICA/B)和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UL16结合蛋白(ULBP1~3)基因和分子的表达情况。效靶比20∶1时用AMO-1、BMO-1、M295、M310和M551单抗分别阻断肿瘤细胞表面MICA、MICB、ULBP1、ULBP2和ULBP3分子,观察NK细胞对其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NK细胞对K562、CNE2和KG1a细胞均有杀伤活性,对U251细胞无杀伤活性。在mRNA水平4种细胞均表达MICA/B和ULBP1~3基因。K562细胞表达MICA/B和ULBP1~3全部分子;KG1a和U251细胞均不表达5种分子;CNE2细胞表达MICA/B和ULBP2,不表达ULBP1和ULBP3。CNE2、KG1a和U251细胞均高表达HLAI分子,而K562细胞不表达。用单抗分别阻断靶细胞表面相应的NKG2D配体分子,NK细胞对KG1a和U251细胞的杀伤活性无变化。NK细胞对K562和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可部分被封闭。同种异体NK细胞在体外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不同,其杀伤机制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