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485篇 |
免费 | 6107篇 |
国内免费 | 393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56篇 |
儿科学 | 1399篇 |
妇产科学 | 752篇 |
基础医学 | 5303篇 |
口腔科学 | 1763篇 |
临床医学 | 16519篇 |
内科学 | 9317篇 |
皮肤病学 | 1204篇 |
神经病学 | 2265篇 |
特种医学 | 410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9篇 |
外科学 | 8157篇 |
综合类 | 36223篇 |
预防医学 | 13957篇 |
眼科学 | 1300篇 |
药学 | 13945篇 |
181篇 | |
中国医学 | 15076篇 |
肿瘤学 | 33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71篇 |
2023年 | 2483篇 |
2022年 | 2941篇 |
2021年 | 3645篇 |
2020年 | 2638篇 |
2019年 | 2617篇 |
2018年 | 2570篇 |
2017年 | 1694篇 |
2016年 | 2113篇 |
2015年 | 2270篇 |
2014年 | 6641篇 |
2013年 | 4760篇 |
2012年 | 5530篇 |
2011年 | 6078篇 |
2010年 | 5771篇 |
2009年 | 5586篇 |
2008年 | 5537篇 |
2007年 | 5713篇 |
2006年 | 5387篇 |
2005年 | 5414篇 |
2004年 | 4924篇 |
2003年 | 4618篇 |
2002年 | 3827篇 |
2001年 | 3640篇 |
2000年 | 3896篇 |
1999年 | 3961篇 |
1998年 | 3650篇 |
1997年 | 3663篇 |
1996年 | 3550篇 |
1995年 | 3087篇 |
1994年 | 2929篇 |
1993年 | 2220篇 |
1992年 | 1929篇 |
1991年 | 1728篇 |
1990年 | 1481篇 |
1989年 | 1333篇 |
1988年 | 809篇 |
1987年 | 686篇 |
1986年 | 569篇 |
1985年 | 551篇 |
1984年 | 461篇 |
1983年 | 397篇 |
1982年 | 367篇 |
1981年 | 312篇 |
1980年 | 205篇 |
1979年 | 106篇 |
1978年 | 68篇 |
1965年 | 41篇 |
1964年 | 43篇 |
1959年 | 4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血脂、脑梗死面积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0例,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MMP-9及其TIMP1的浓度变化,并检测血脂的变化,通过头颅CT评估脑梗死的面积。结果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数值在检测不同的天数有不同改变,脑梗死面积增大,则MMP-1、MMP-9、TIMP1数值变大(P〈0.05);血脂指标的改变在脑梗死入院后第7天内无明显变化。结论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在不同的时间窗存在一定规律的改变,三项血浆浓度与脑梗死面积表现为正相关系,但与患者的血脂无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抗凝、抗聚、抗栓、降压、调脂等治疗。并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第一周胺碘酮每次0.2g。每日3次;第2周每次0.2g,每日两次;第3周开始每日0.2g至观察结束。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g,每日3次(无糖型)。两组进入入选标准时均行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以后每周进行复诊,进行2min查体听诊心脏,观察心律失常的频次及心电图缺血改善情况。第4周包括测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改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78%(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可以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 相似文献
995.
996.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探索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尿毒症患者21例,疗效显著者12例,有效者7例,无效死亡2例,随访时间最长者8年,最短者1年半。现将较典型的2例作一回顾性小结,以供商榷和探讨。一、病案摘录病例1.侯××,男,58岁,工人。1980年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疗效不佳,后转入本省某医院泌尿科住院治疗,诊断为“尿毒症”,除未行 相似文献
997.
998.
小儿继发性肠套叠(附5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且多为特发性,仅少数套入头部存有器质性病变.文献报告继发性肠套叠发生率占小儿肠套叠的2~12%.我院小儿外科16年间收治木病57例.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74~1989年,我科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353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7~2009年连续CBD患儿36例,均行囊肿和胆囊切除、肝门空肠吻合术,切取囊肿远、近端囊壁和胆囊壁为实验组。选取非正常怀孕或因其母亲特殊原因需终止妊娠胎儿15例的肝外胆管和胆囊为对照组。每组标本分别固定、包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对比其NSE和S-100表达,比较其染色结果和分布特点,并对囊肿直径和胆道不同部位NSE和S-100的表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NSE和S-100在囊肿远端表达(1.86±1.29,1.81±1.04)均弱于囊肿近端表达(3.61±1.92,3.58±1.95)(P<0.05);囊肿远端与胆囊(3.42±1.99,3.72±2.08)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肿近端与胆囊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胆管(4.86±2.97,5.14±2.73)和胎儿胆囊(3.71±2.14,4.00±1.63)间NSE和S-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囊肿远端与胎儿胆管、胆囊间NSE和S-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肿近端与胎儿胆管、胆囊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囊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肿直径和胆道不同部位NSE和S-100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胆道远端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的发育和分布受限与CBD发病关系密切,与其囊肿大小呈负相关;NSE与S-100表达在CBD发病中协同互补,可为CBD术中囊肿切除范围的正确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我院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M)患儿血清铁蛋白(SF)和体内铁沉积状况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我院28例重型β-TM患儿SF水平,并由我院放射科运用磁共振成像T2*(MRI T2*)技术检测心脏及肝脏铁沉积状况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本组28例患儿中男16例,女12例,中位年龄11.2岁(7岁1个月~16岁11个月)。28例患儿中SF轻度升高者4例(14.3%),中度升高者8例(28.6%),高度升高者16例(57.1%)。肝脏MRI T2*检测结果 :肝铁轻度沉积2例(7.1%),中度沉积8例(28.6%),重度沉积18例(54.8%);心脏MRI T2*检测结果 :心铁正常16例(57.1%),轻度铁沉积4例(14.3%),中度铁沉积4例(14.3%),重度铁沉积4例(14.3%);LVEF降低者19例(67.9%),4例心脏重度铁沉积患儿中有3例(75%)LVEF明显降低(≤55%)。本组患儿SF水平与肝脏T2*值(r=-0.467,P=0.036)、心脏T2*值(r=-0.486,P=0.01)呈明显负相关;SF与输血量呈正相关(r=0.634,P=0.043;r=0.067,P=0.124)而与去铁治疗呈负相关(r=-0.526,P=0.043),SF和心脏T2*值与LVEF均无相关性(r=-0.154,P=0.306;r=0.067,P=0.124)。结论重型β-TM患儿SF增高及肝脏重度铁沉积发生率高,虽然心脏重度铁沉积患儿发生率不高,但心脏重度铁沉积患儿多有LVEF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