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5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77篇 |
内科学 | 46篇 |
神经病学 | 77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21篇 |
综合类 | 92篇 |
预防医学 | 25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4篇 |
中国医学 | 8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弥散成像 (DWI)、血流灌注成像 (PWI)、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 16例TIA患者的颈内动脉系统在发病后 1~ 6h行DWI、PWI、常规MRI及MRA检查 ,并对其中 1例于病后第 2天和第 3天复查MRI、MRA。其余 15例于病后 3~ 8d复查MRI和MRA或CT检查 1次。结果 在发病1~ 6h内行MRI检查的 16例中 ,CT及T1、T2 加权像均未见异常 ;MRA发现一侧颈内动脉闭塞者 2例 ,其前后交通动脉均开放 ;1例DWI正常而PWI显示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血流量下降 ,3h后症状体征消失 ,次日MRA示颈内动脉再通 ;另 1例DWI、PWI未见异常。这 2例均在 2~ 3d后因血管再闭塞或侧支循环闭塞而出现梗死灶。DWI异常的 5例 ,PWI、MRI及MRA却未见异常 ,症状缓解后复查MRI,在DWI异常的部位发现梗死灶。 9例临床表现为TIA的患者 ,其DWI、PWI、MRI及MRA未发现异常 ,以后复查MRI或CT也未发现异常。结论 DWI、PWI及MRA对颈内动脉系统TIA的诊断和预后的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探讨氯胺酮全身麻醉在儿科应用疗效及护理。[方法]将2005年6月—2008年6月儿科对需行各种穿刺和活检手术的患儿共160例,按年龄分成3组,常规单用氯胺酮全身麻醉观察疗效3组。[结果]3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对呼吸(R)、脉搏(P)、血压(BP)的观察仅0岁~3岁组舒张压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临床表现无异常。药物副反应:无呼吸抑制,仅有12例呕吐,1例出现幻觉但清醒后消失。[结论]氯胺酮适用于提高儿科小手术的穿刺成功率,安全、有效、副反应少;可消除患儿恐惧感,减少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开展老年人出院回访用药指导,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1例,对照组81例。住院期间用药前后,护士均要讲明遵医嘱所用药物、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等,并进行观察,出院时给予用药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由院医疗服务中心每月进行1次回访,每位患者安排3次。重点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老年人药物代谢的特点、所用药物、药物的作用及易发生的不良反应。并通过用药知识问卷表对2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其结果。结果试验组在对疾病知识了解、对药物知识了解、不依从方式及不遵医嘱原因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老年人出院回访用药指导,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5.
106.
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为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按病损性质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尤以前者发病突然,病情急,来势凶险,且预后不良,多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证[1]。如果在对该类病人进行及时、有效治疗的基础上,施以正确、全方位的护理,则对病人预后有积极影响。近几年来,我科对该类病人采取积极干预其心理活动,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卫生宣教,抓紧早期肢体康复锻炼,加强语言功能恢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手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97年2月~2000年2月,我科共收治90例老年脑血管病偏瘫患…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蔗糖联合丙二醇(PROH)冷冻保护剂对小鼠卵母细胞冻融的影响。方法:①观察不同蔗糖浓度(0.1mol/L、0.2mol/L、0.3mol/L)联合应用1.5mol/L的PROH对小鼠卵母细胞复苏率的影响。②对1例采卵日未能取得精子的不孕症患者,应用0.3mol/L蔗糖联合1.5mol/LPROH将其卵母细胞用慢速冷冻方法冷冻保存,随后解冻并移植。结果:①随着蔗糖浓度的提高,卵母细胞复苏率也随之升高,0.3mol/L蔗糖组复苏率达74%。②1例患者卵母细胞复苏后行卵胞浆内ICSI-ET,获临床妊娠,妊娠中期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妊娠35周因妊高征剖宫产1健康男婴。结论:对卵母细胞慢速冷冻中,适当提高蔗糖浓度可获得较满意的复苏率、受精率及卵裂率,胚胎移植后能够出生健康新生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培养的临床实践模式在护理硕士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2019级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实践的40名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将2018级的20名硕士生设为对照组,将2019级的20名硕士生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实践方法,试验组实施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培养的临床实践模式。整合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培养,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临床实践培训和考核。比较两组学生的实践成绩、护理核心能力、临床护理实践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实践成绩、核心能力及临床实践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专科护士胜任力培养的临床实践模式具有可行性,对护理硕士实施规范化的临床实践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专业硕士的专业能力,为临床提供专科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长期预防性应用丁苯酞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Nrf2)通路的关系。方法:将Nrf2
+/+野生型和Nrf2
-/-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体积...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