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内科学 | 7篇 |
皮肤病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75篇 |
综合类 | 64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药学 | 13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供肝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整形重建方式及对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胆道并发症及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9月完成的330例原位肝移植临床资料。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变异肝动脉进行整形。供肝肝动脉整形、重建及供受者间动脉的吻合在2.5倍放大镜下以7-0、8-0 Prolene或Vascufil缝线完成。术后每日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肝动脉血流1周,其后定期监测。结果67例供肝肝动脉存在解剖变异,占20.5%(67/327),实施血管重建性吻合79例次。存在动脉变异供肝附加血管整形重建组围手术期HAT发生率与无肝动脉变异供肝肝移植组围手术期HAT发生率比较(1.5%vs1.15%);随访期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与无肝动脉变异供肝肝移植组发生率比较(9.0%vs7.7%),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受者比较,1、3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91.3%vs90.7%,86.7%vs88.2%)(P>0.05)。结论应用存在肝动脉变异并血管整形的供肝,实施肝移植不增加HAT及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并可取得与无变异肝动脉供肝相同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2.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防治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早产儿30例。男23例,女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EPO治疗组,各15例。EPO治疗组于生后即开始予EPO治疗。所有患儿随诊至1岁,定期行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及头颅B超等影像学检查,并于纠正胎龄40周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测(NBNA)。结果1.EPO治疗组NBNA评分正常者占73.3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2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2.纠正胎龄1个月时二组患儿ABR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3~6个月时,EPO治疗组ABR异常率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EPO治疗组后期ABR的异常程度较前明显减轻。结论早期使用EPO可改善早产儿预后,减少或减轻早产儿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脑电图及头颅MRI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早期诊断脑性瘫痪患儿行脑电图及头颅MRI检查,并在康复治疗症状好转后3~12月对患儿进行脑电图随访.结果脑电图异常率85%,主要表现为双侧不对称,广泛性慢波节律改变及痫样波发作.头颅MRI异常率98.3%,主要表现为脑萎缩、外周性脑积水、脑白质发育不良等改变.脑电图及MRI异常符合率为85%.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脑电图随访90.2%恢复正常,脑电图的改善与临床症状的改善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p<0.05).结论脑电图及头颅MRI的结合应用可为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提供较好诊断依据,并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24.
血管位置对HIFU焦域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数值仿真研究不同位置的血管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可治疗焦域的影响,为HIFU治疗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超声非线性传播方程、Pennes生物热传导方程以及FDTD法数值仿真温度场分布.结果 考虑血流灌注与否,HIFU焦域温度场分布相一致.血管中心位于声轴时,焦域中心温升非常低;当血管偏离声轴小... 相似文献
125.
患者男,70岁。左上肢斑块、瘢痕30余年,伴肘关节功能阻碍3年。左上肢泛发暗红色斑块,疤痕、结痂,伴肘关节活动障碍。真菌镜检见成堆硬壳小体和棕色分枝分隔菌丝、经真菌培养鉴定为裴氏着色真菌,组织病理PAS染色见棕红色分隔的硬壳小体。诊断:裴氏着色真菌所致着色芽生菌病。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分析手足癣并发感染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探讨手癣和足癣的联系。方法在某皮肤病专科医院真菌检验室收集0.5年内所有同时诊断患有手癣和足癣的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分离不同部位致病菌并鉴定到菌种。结果236例患者中88.4%具有手足搔抓习惯,78.0%的患者搔抓手与发病手相符合,手足接触习惯可能与足癣发病相关(χ2=65.451,P=0.000)。94%以上的患者不同部位致病菌为同一菌种。结论手足癣患者中,搔抓习惯导致不同部位问菌株的传播。无论是“两足一手”还是“两足两手”都是致病菌在手部和足部间相互传染的结果,是皮肤癣菌病的特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用自制的黏触式肌电和压力同步检测管分别检测兔在体和离体Oddis括约肌压力波、肌电波,并比较检测结果,从而为进一步检测各种因素对Oddis括约肌的单独和联合作用提供简单易行的实验模型。方法:以肌电压力同步检测管检测在体Oddis括约肌的肌电和压力波,而后切除Oddis括约肌后,立即转至37℃Crebs液中并同法检测离体Oddis括约肌的肌电和压力波,比较在体、离体后1 h、2 h的肌电和压力波。结果:12只家兔均同步检测到稳定的离体Oddis括约肌的肌电和压力波,肌电强度和压力波幅与在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离体肌电基础压、频率较在体明显降低,离体后2 h与1 h肌电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离体后的Oddis括约肌压力波和肌电与在体检测有较好的一致性,故上述方法可以用以研究各种因素对Oddis括约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8.
老年人随增龄心血管系统及其它系统在形态与功能上均发生一系列变化,即所谓"生理性老化".同时老年人又常有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并存,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9.
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神经行为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神经行为特点。方法:采用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评分法(NBNA)对46例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测试。结果:检测组NBNA总分异常占27%,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NBNA各项评分中扣分最多的是对红球反应;对说话人脸的反应、头竖立和支持反应,分别占52%,34.8%、34.8%和43.5%。结论:通过NBNA测定发现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的轻微脑损伤有较高的发生率,对红球反应、对说话人脸的反应、头竖立和支持反应四项可能是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在NBNA检测中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0.
肿瘤在放射治疗时,通常用软枕来固定患者体位,由于摆位和患者的不自主移动将严重影响摆位精度和重复性,据文献报道及我们的检测结果均表明:头颈部肿瘤面部射野中心点最大位移达0.5~1.0cm,有的患者甚至达到1.5cm,这是放疗中难以接受的。为此,介绍我们研制的常规放疗辅助定位装置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常规放疗辅助定位装置由6个部件组成:1)定位主板;2)头枕和头部楔形板;3)手臂支撑棒;4)面罩;5)楔形胸枕;6)面罩固定销,如附图。定位主板采用有机玻璃制成,厚为10mm,头枕和调节头部角度及高度的楔板采用低密度轻质化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