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及血浆和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家兔24只 ,随机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组 (IR ,n=8)、缺血预处理组 (IPC,n=8)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组 (DS-201 IPC,n=8) ;TTC染色测定梗塞面积 ;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缺血前、缺血后30min和再灌注30min三个时点血浆及心肌组织NO代谢物含量。结果 (1)TTC染色称重结果显示 ,IPC组心肌梗死面积 (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为9.54±5.79)明显小于IR组 (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为35.48±3.84Δ ,P<0.05) ,DS201 IPC组心肌梗死面积 (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为5.66±1.6)明显小于IPC组心肌梗死面积 (P<0.05)。病理学检测显示 ,与IR组相比 ,IPC组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与IPC组相比 ,DS201 IPC组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2)缺血30min和再灌注30minIR组血浆NO代谢产物[缺血30min(11.2±3.9)μmol/L,再灌注30min(11.6±5.6)μmol/L]和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再灌注30min末(23.0±5.3)μmol/mg]显著低于缺血前[血浆NO代谢产物为(28.5±6.8)μmol/L,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为(49±18.3)μmol/mg](P<0.05) ;缺血30min和再灌注30minIPC组血浆NO代谢产物[缺血30min(19.5±2.5)μmol/L,再灌注30min(1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高效、存活率高的大鼠输精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分离及培养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方法 采用组织块消化法对大鼠离体输精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形态学观察、HE染色、抗α-SMA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台盼蓝染色计算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总数,胰酶消化传代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 对照实验表明胶原酶Ⅱ消化效果优于胶原酶Ⅰ,最佳消化时间为60min,同时控制吹打次数、沉淀时间及培养环境,获得了理想的平滑肌细胞总数及存活率。平滑肌细胞呈典型的梭形、长条形,可传代,且出现平滑肌细胞培养典型的“峰-谷”状特征,生长曲线为“S”型。经抗α-SMA免疫荧光鉴定,培养细胞为平滑肌细胞,纯度为(92.6±4.3)%。结论 采用组织块消化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输精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分离及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沙苑子总黄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有无降压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 应用二肾一夹法制作RHR模型 ,沙苑子总黄酮急性灌胃给药 ,尾袖法测量清醒RHR尾动脉收缩压 ,八导生理记录仪检测麻醉RHR血压及心率 ,放射免疫法检测RHR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结果 单次ig沙苑子总黄酮 10 0和 2 0 0mg·kg- 1,1h后清醒RHR血压显著降低 ,75min时分别下降了 8.5 %和10 .5 %;麻醉RHR在 4 5~ 6 0min时平均动脉压分别下降了 8.0 %和 14 .9%,与给药前或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h时恢复至原来水平 ,心率无明显变化 ;单次ig后 30min ,AngⅡ含量分别下降了 2 2 %和 31%。结论 沙苑子总黄酮对RHR有明显降压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Ang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鬼臼毒氮氧自由基衍生物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GP-7)及其自由基还原物GP-7-H和GP-7-OH的抗肿瘤活性和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HePS和腹腔注射LD50值。结果:GP-7、GP-7-H、GP-7-OH5~10mg·kg-1给药10d,对S180肉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9.7%~46.8%、17.3%~29.5%和19.9%~22.4%,对HePS的抑制率分别为38.7%~48.8%、15.5%~35.1%和18.4%~33.3%。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一次给药,LD50分别为231.2、89.7和129.5mg·kg-1。结论:GP-7对S180、HePS生长抑制作用均较其还原物GP-7-H、GP-7-OH强,急性毒性较其还原物GP-7-H和GP-7-OH小;提示GP-7中的自由基在加强抗肿瘤作用和降低毒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对32例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胫前肌腱移植重建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病人术后无明显严重并发症以及病毒、细菌感染;其中1例术后切口渗液2周,经换药后愈合.  相似文献   
76.
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甲状腺滤泡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肿瘤。甲状腺滤泡癌按组织学类型分为微小浸润型与广泛浸润型,有时对同一病理不同专家会出现意见分歧,比较容易误诊。甲状腺微小浸润型滤泡癌术前误诊率较高,主要靠术后病理诊断。本文将我院近10几年来诊断的12例甲状腺微小浸润型滤泡癌,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77.
开放性创口感染 ,口服黄连解毒汤可收到明显疗效。现将从 1992年以来治疗各种四肢开放性损伤 35例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5例患者中 ,下肢开放性骨折 2 0例、上肢开放性骨折 10例、无骨折者 5例。骨折者行内固定2 5例。创口内有大量泥土、油污者 5例。受伤后到清创时最长时间为 12h ,最短为 1h。清创后 1到3天开始出现创口周转红肿热痛症状 ,但此时无脓性分泌物 ;患者均有口干燥热 ,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 ,脉数有力症状 ,此为热毒炽盛型的炎症表现。2 治疗方法  在大量应用抗菌素同时 ,加用口服黄连解毒汤增方。组成 :黄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