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主观症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的主观症状是诊断慢性鼻-鼻窦炎和评价药物等保守治疗或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重要依据,本文就国内外学者为将其量化而提出的各种评估方法 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2.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ARDS是ALI的严重阶段,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死亡率高达4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多功能细胞因  相似文献   
93.
随着艾条悬起灸在临床上的逐渐推广,其基本作用机制得到初步的证明。如何提高灸法的临床疗效成为如今灸法研究的重中之重。不同于古代的直接灸和间接灸,艾条悬起灸是近代产物。临床上艾条悬起灸主要分成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3种方式。文章通过分析艾条悬起灸的源流,分别回顾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的起源和发展,阐述此3种方式内在的联系和早期的临床适应证特点,还原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以利于临床医家科学规范使用此3种方式。同时参考当下关于艾条悬起灸施灸特点的现代科学研究,主要从单次施灸时间、施灸间隔、施灸疗程等角度分析。客观解读艾条悬起灸的使用方式,以指导现代临床实践,提高艾条悬起灸的临床疗效,促进艾条悬起灸的学术推广,推动艾条悬起灸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4.
肝脏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其清除细菌、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必不可少,同时肝脏也是脓毒症相关损伤的靶点。脓毒症相关肝损伤主要表现为低氧性肝炎、胆汁瘀积、凝血功能障碍等,肝功能损害会严重影响脓毒症预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治疗难度高,在脓毒症治疗中适度调节促炎反应与抗炎反应间的平衡以及肝脏免疫应答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IIF)筛查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荧光核型与线性免疫印迹法(line immunoassay,LIA)检测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s)特异性抗体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申请抗核抗体谱检测的982份标本检测结果。结果:IIF法与LIA法检测抗核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1.07%和1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IF法阳性者中以均质型72例(34.78%),颗粒型70例(33.8%)和胞质颗粒型37例(17.87%)多见。LIA法中阳性抗体出现较多的是抗SSA、抗Ro-52等。ANA荧光核型和ANAs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96.92%和73.85%,显著高于非AID患者(13.09%和7.96%);ANA荧光核型和ANAs在AID组和非AID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IF法与LIA-ANAs联合检测,可避免单一方法造成的漏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临床针灸治疗腹泻型(D-IBS)和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C-IBS)的经脉、腧穴选择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报道,提取其所使用的针灸方式、经脉和腧穴。运用描述性分析、关联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与规律规律,同时观察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经脉、腧穴各自的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针灸治疗D-IBS文献56篇、针灸治疗C-IBS文献6篇,D-IBS的治疗主要用针刺,临床以胃经和任脉的腧穴为主,如天枢、足三里、中脘,关联性分析发现胃经—任脉—脾经的为最常见的经脉组合,腧穴以足三里—天枢—太冲为主要关联群。聚类分析经脉主要分成2个核心聚类群,2个核心群组,腧穴则可以分成5个聚类群,5个核心群组。而C-IBS的研究则主要以悬灸为主,胃经、膀胱经的腧穴应用最多,如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关联性分析发现经脉组合与D-IBS相同,也是胃经—任脉—脾经组合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而腧穴则是以足三里—天枢的配伍最为常见。聚类分析则发现经脉、腧穴均可以分成2个核心聚类群,2个核心群组。结论:通过分析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认为虽然两者在针灸方法的使用上略微存在差异,D-IBS针灸并用,C-IBS以灸为主。但是在经脉和腧穴选择上却存在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97.
李晗 《药品评价》2012,(8):24-24
资料来源:FDA网站发布时间:2012.2.23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2年2月22日批准首个儿童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此试验用于检测3~17岁儿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而导致慢性胃部炎症和溃疡。FDA于1996年首次批准成人BreathTek尿素呼气试验。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估计,全球约2/3的人口感染有幽门螺杆菌,其中大多数没有任何症状,但与未感染人群相比,胃癌和黏膜相关淋  相似文献   
98.
在肉品的加工过程中,为了特定的目的需要添加到肉品里的物质很多,这类物质通称为肉品添加物,其包括多种天然或合成的物质。因此肉品添加物最简单的定义即在生产、加工、储藏或包装等过程中,除基本成分以外,任何故意添加进肉品内的物质。它们的作用主要包括稳定、腌渍、柔嫩、调味、保持色泽,增加风味或提供香味等作用,同时可供组成肉品成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9.
100.
雀啄灸作为艾条悬起灸的一种临床操作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学术界展开了诸多雀啄灸方面的研究工作,探索了雀啄灸临床作用机制,扩展了雀啄灸的临床适应证。但是对于雀啄灸的源流发展,略显关注不足。文章通过文献的梳理,雀啄灸可能是于上世纪50年代由朱琏提出,分析当时前后学术背景,认为雀啄灸的出现其可能和温灸器灸、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雀啄术针法以及针灸补泻原理存在较为紧密联系。早年的雀啄灸被认定为艾灸的泻法,主要起兴奋的作用。早年的临床适应证主要是小儿疾病、晕厥、关节疼、腹痛、腹泻、胎位不正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临床适应证越来越广。结合雀啄灸本身的操作特点,开发类似的刺激仪器以代替临床人工操作,更有利于雀啄灸法在临床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