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篇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以阳虚者居多的慢性病,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并发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后期所致的心衰,扶阳思想对其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移植至CCl4所致的肝硬化大鼠体内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5只,于其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组,另同样方法选取27只SD大鼠给予40%CCl4溶液每周2次腹部皮下注射,用来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肝硬化组和HU-MSCs移植组,HU-MSCs移植组给予HU-MSCs 1×107经尾静脉移植,移植后3周处死所有大鼠,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并定量分析肝纤维化改变情况。结果正常组和肝硬化组中均未发现阳性表达的抗人EGF-R存在,HU-MSCs移植组中发现较多抗人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三组中肝纤维化含量均具有差异性,肝硬化组含量明显增加,移植组纤维化含量较肝硬化组降低。结论 HU-MSCs移植到肝硬化大鼠体内,能够长期存活,并改善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83.
本文选择因及出血,脑肿瘤及脑外伤施行手术后并发肺炎的60岁以上老年病人,分四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抗生素,探索此类病人抗生素应用的一些规律。结果表明,泰能组和头孢噻肟钠组,优于头孢唑淋、丁胺卡那霉素联合组和青霉素、庆大霉素联合组。以秦能疗效最佳,可能和泰能及头孢噻肟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以及对β-内酰胺酶比较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84.
31例肾结石并发肾盂肿瘤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提高肾结石并发肾盂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72年2月-2000年11月收治31例此类临床病例。结果:31例肾结石并发肾盂肿瘤患者平均病史9.5年,占同期肾盂肿瘤146例的21.7%,其中移行上皮癌11例,鳞状细胞癌10例,腺癌4例,其他6例,术前诊断9例,其中6例由CT诊出,共随访23例,存活5年以上的9例,而随访的9例鳞癌患者均于1年内死亡。结论:肾结石并发肾盂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术前诊断率低。CT有助于提高诊断,结石病史长,反复合并感染者应警惕肾盂肿瘤,鳞状细胞癌恶性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85.
头孢噻肟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差。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炎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发生过敏性休克更为少见,本文介绍一例使用头孢噻肟钠致过敏性  相似文献   
86.
脑钠肽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浓度变化及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患者(NLVH组)、28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LVH组)及30名血压正常的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BNP浓度.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观察BNP水平与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结果 LVH组BNP水平明显高于NLVH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LVH组高于对照组(P<0.01).BNP浓度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r=0.67,P<0.01).结论 BNP水平可以反映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程度.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离子通道基因KCNQ1和KCNH2与家族性阵发性房室交界折返性心动过速(FPAVJRT)的关系,以探讨FPAVJRT发生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在一个FPAVJRT大家系中,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KCNQ1和KCNH2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附近的部分内含子进行序列测定。结果:KCNQ1基因存在5种突变,其中2个位于外显子区域,但均为同义突变,另外3个位于内含子区域;KCNH2基因存在3种突变,但均位于内含子区域。结论:在该FPAVJRT家系中,KCNQ1和KCNH2基因存在8种突变,但均为非致病突变,提示KCNQ1和KCNH2基因以外的基因可能才是FPAVJRT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西米替丁通过对唾液刺激效应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口腔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32例PBC患者,给予西咪替丁150 mg,2次/d,口服。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第1周、第3周、第6周通过观察唾液分泌量的变化及评估患者自身的口干和进食感觉,观察西咪替丁的作用效果。结果通过口香糖试验显示半数患者在西咪替丁治疗前唾液量分泌<8 ml,低于此标准的提示唾液量分泌减少。结果显示,治疗前唾液分泌量(7.28±0.80)ml,治疗1周后分泌量(7.95±0.92)ml,治疗3周后分泌量(8.70±0.91)ml,治疗6周后分泌量(10.65±1.20)ml。在试验过程中,唾液分泌量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升高。治疗1周后,唾液量分泌>8 ml的患者占45.8%,治疗3周后分泌量>8 ml的占64.3%,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视觉模拟评分(VAS)试验被用来评估患者主观口干症状改善情况。1个月后几乎所有患者的主观口干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西咪替丁可以通过增加患者唾液的分泌以改善PBC患者的口干症状。  相似文献   
89.
功能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的延伸,即通过检测生物体受到特定刺激与干扰后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获取生物代谢标志物并进一步采用实验方法验证代谢标志物及其关联的酶、基因与蛋白等的功能,可从“代谢物-酶-基因-蛋白”角度系统揭示病理生理改变的分子机制,阐明代谢物关联的上下游生物机制。本文对目前功能代谢组学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常用方法和研究策略、疾病靶点及发病机制探索、药物作用机制分析等进行综述,同时对功能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重编程代谢组学相结合的延伸研究进行总结,最后分析并展望功能代谢组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联合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修复作用。[方法]48只Wistar大鼠采用改良的Allen’s装置在T11水平制成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4组(n=12):A组为BMSCs移植联用G-CSF组,B、C组为单纯BMSCs移植组和G-CSF治疗组,D组为损伤对照组。术后1、2、3、4周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评价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4周取材HE染色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质(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200,NF-200)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4周,A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D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后3、4周高于C组(P0.01)。HE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BMSCs联合应用G-CSF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最好,D组恢复最差,B、C组介于A、D组之间。A组在脊髓损伤区及周缘NSE、NF 200阳性细胞均较B组多,C组未见明显的NSE、NF 200阳性细胞,但在损伤周缘有大量的GFAP阳性细胞,并向脊髓损伤空腔内延伸;D组损伤区看见大量结构杂乱的GFAP阳性细胞,瘢痕组织形成明显,损伤区未见明显的脊髓再生现象及NSE、NF-200阳性细胞。[结论]BMSCs移植能在脊髓损伤周围存活并分化;移植联用G-CSF更能促进神经修复及功能的恢复;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