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31.
目的:探讨胎儿孤立性胸腔积液的超声特点、病因及妊娠结局。方法对产前超声诊断为孤立性胸腔积液并有染色体结果的11例胎儿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胸腔积液检出的孕周、产前超声情况、染色体核型及新生儿出生后健康状况与预后。结果胎儿孤立性胸腔积液11例中,男胎多于女胎,发生部位双侧多于单侧,中/重度发生率高于轻度,主要病因:先天性乳糜胸4例,染色体异常2例,原因未明5例;妊娠结局:11例孤立性胸腔积液中,2例终止妊娠,1例宫内死亡,8例继续妊娠未行宫内治疗至分娩,1例出生后抢救无效死亡,7例存活健康状况良好。结论胎儿孤立性胸腔积液合并染色体异常及双侧重度进展型预后较差,染色体正常胎儿积液好转或稳定者存活率较高。超声诊断分型及临床进展可以指导产前咨询及决策。  相似文献   
32.
采用肝细胞毒价检测方法评价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毒性,优选炮制工艺.以同一批生何首乌为原料,分别采用高压清蒸、高压黑豆汁蒸、常压清蒸法炮制何首乌,以正常人肝细胞(L02)为模型,细胞毒价为指标,评价不同蒸制方法、蒸制时间的何首乌炮制品肝细胞毒性,并对部分炮制品进行UPLC-MS分析.结果显示,肝细胞毒价检测方法能有效评价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毒性,不同炮制方法均可减轻何首乌的毒性,高压清蒸3h减毒效果较佳,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同,3种方法炮制品与生品比较,没食子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葡萄糖苷、大黄素均有明显降低,其中二苯乙烯苷含量与其毒价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此可知,何首乌经炮制可减毒,炮制方法、时间对何首乌成分及肝毒性均有影响,且高压清蒸3h减毒效果较佳,建议进一步加强何首乌炮制减毒控制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33.
比较何首乌生品和炮制品对大鼠肝脏损伤作用的差异。以生何首乌、制何首乌75%乙醇提取物按可比生药量(50 g·kg-1),连续灌胃给药6周,动态检测血清生化指标,6周后检查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筛选何首乌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实验结果显示生何首乌组大鼠血清ALT,AST,ALP,DBIL,TBIL显著性升高(P<0.05或0.01);IBIL,TBA显著性降低(P<0.05或0.01);制何何首乌组血清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病理组织分析显示生何首乌组肝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局部可见肝细胞坏死;制何首乌组可见肝脏组织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病变现象。该研究发现制何首乌对大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显著低于生何首乌,提示炮制能有效降低何首乌肝毒性;转氨酶等传统肝功能指标对生何首乌肝损伤作用不敏感,血清DBIL,TBIL含量可早期反映出何首乌引起的肝损伤,且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6h内)FDP对窒息新生儿脑保护效果。方法符合胎儿有宫内窘迫表现、出生有窒息史的新生儿使用FDP治疗,用药时间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30例(6h内)和常规对照组26例(〉24h),治疗前后抽血查心肌酶,治疗第7天、14天、28天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评价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治疗组血清心肌酶(CK、CK-MB)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1);早期治疗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14d时P〈0.05、28d时P〈0.01)结论在缺氧缺血/再灌注后的6h之内是FDP的给药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插入甘氨酸(Gly)对HIV Tat-TK融合蛋白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叠(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gene SOEing)PCR技术,将不同长度的甘氨酸密码子(0、2、4、6个)插入HIV Tat-TK融合基因,经转染、鉴定证实后诱导表达,并经偶联Tat单克隆抗体的Sepharose CL-4B亲和层析柱纯化.4种HIV Tat-(Gly)n-TK系列融合蛋白(n=0、2、4、6)、HIV Tat蛋白、TK蛋白(1 μg/ml)分别与HepG2细胞在普通培养基共培养24 h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各自透过细胞膜效率;在加入更昔洛韦的培养基培养3 d后,锥虫蓝染色计算细胞死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精确克隆出HIV Tat-(Gly)n-TK系列融合基因,成功表达HIV Tat-(Gly)n-TK系列融合蛋白以及HIV Tat和TK蛋白.HIV Tat-(Gly)n-TK系列融合蛋白与HIV Tat蛋白透过细胞膜的效率相似,但单独TK蛋白无法进入细胞;在含有更昔洛韦的培养基中HIV Tat-(Gly)4-TK融合蛋白致HepG2细胞凋亡率最高(14.77%),其余依次为HIV Tat-(Gly)2-TK融合蛋白(12.69%)、HIV Tat-TK(8.31%)、HIV Tat-(Gly)6-TK(4.36%)和HIV Tat 组(1.0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死亡率也发现类似的结果(分别为80.2%、65.4%、58.4%、56.7%、9.1%,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插入2、4、6个甘氨酸对HIV Tat-TK融合蛋白上游Tat蛋白的细胞融合穿透功能不产生影响,而对融合蛋白下游TK蛋白介导的更昔洛韦的细胞毒作用干扰较大,其中插入4个甘氨酸对TK蛋白介导的更昔洛韦的细胞毒作用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6.
李晓菲  侯炯 《河北医学》2015,(2):290-29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的麻醉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6月共94例全身麻醉下择期腹部手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n=47),DEX高剂量组(DH组)与DEX低剂量组(DL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术中及麻醉恢复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DH组患者分别于T3、T4、T5、T6心率低于DL组患者(P<0.05),于T5、T6时刻SBP、DBP低于DL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最高(DH组12例,DL组11例),但所有不良反应(恶心、呛咳、躁动、喉痉挛、窦性心动过缓)均未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术前采用右美托咪定1ug/kg负荷,术中以0.5ug·kg-1·h-1的剂量维持,可有效减少患者心率、血压的波动,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在妇科手术中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对象为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妇产医院的5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经腹腔镜手术剔出病变,然后采用腹腔镜超声进行残存病灶扫查,发现后进行病灶定位,引导术者避开血管以最短的距离切除病灶,并与术前超声及术后病理学结果相比较.结果 52例中9例经腹腔镜超声术中探查病灶后更正了术前诊断.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后,由腹腔镜超声探查发现残余病灶34例,均定位成功剥除.结论 腹腔镜超声可以指导妇科医师在腹腔镜下有效清除病变,减少残余病灶及术后复发;腹腔镜超声作为一种新技术在妇科手术中是重要的辅助检测和引导工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目的]明确胃肠积热证的内涵,促进胃肠积热证相关性疾病的诊疗和科学研究。[方法]查阅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胃肠积热证的研究文献,参考《伤寒论》阳明病热证的相关理论,按照胃肠积热证的含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诊断、相关性疾病5个方面汇总探析其内涵。[结果]胃肠积热证的含义是因无形热邪或有形热结而致的胃肠阳热偏盛的状态;其病因病机或是太阳病、少阳病失治误治转属阳明胃肠而致,或是饮食情志失调、素体胃肠热盛、外邪直中胃肠而致阳明胃肠本证;其临床表现以恶热、易汗出、口臭、口渴喜凉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脉滑数等为主;其目前尚无客观、统一的辨证诊断标准;其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关系。[结论]胃肠积热证是一种阳热偏盛的状态,其形成或源于阳明胃肠之本,或因太阳病、少阳病失治误治而致胃肠阳热偏盛,临床表现以里热实证为主并与临床多系统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胃肠积热证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因此,对胃肠积热证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胃肠积热证诊断标准的研究,对提高临床多种疾病诊疗效果和促进中医科研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分析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划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抗凝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6例行PCI联合比伐芦定抗凝治疗的AMI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常规组48例和计划组58例。常规组予常规护理,计划组采用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划干预。结果出院当日,计划组出院准备度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1);左室应变参数、左室射血分数、自护能力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显著(P0.05,P0.01)。两组随访1年各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划干预有利于改善AMI介入抗凝治疗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其出院准备度及自护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