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221篇
内科学   194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183篇
综合类   501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76篇
  4篇
中国医学   183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更好地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建设与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以下简称“共享系统”)建设,湖北省中医院构建了研究型门诊。研究型门诊以“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为建设理念,从临床研究、健康管理、特色诊疗三个方面进行真实世界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体系构建模式的探索与应用,为研究型门诊及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目的:基于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湖北中医大师吴寿善教授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结构化电子病历采集767例吴寿善接诊慢性乙型病 毒性肝炎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数据集成、汇交、整合后,利用数据分类、关联、聚类规则方法对临床资料进 行分析。结果:①确定259个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前五位药物分别是茯苓、茵陈、陈皮、丹参、连翘;②药物配 伍方面,关联度最高的配对分别为茯苓-甘草-白术、茯苓-丹参-白术、茵陈-茯苓-甘草等;③挖掘核心处方时, 发现蒿芩清胆汤、大安丸、半夏白术天麻汤等经典方加减使用频次最高。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我们发现吴 寿善教授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治则治法上,主要从毒痰瘀虚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活产婴儿为研究对象,监测生后黄疸出现至消退。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全年共分娩活产婴儿4349例,失访213例,实际观察婴儿4136例,生后出现黄疸的婴儿3954例(95.60%);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95例(14.39%)。(2)经多元回归分析,早产(OR值2.136,95%CI1.281~5.123)、胎膜早破(OR值1.672,95%CI1.025~6.369)、头颅血肿(OR值1.892,95%CI0.636~5.657)、低出生体重(OR值1.985,95%CI2.031~5.359)、剖宫产(OR值1.501,95%CI1.698~5.236)、窒息(OR值1.867,95%CI1.220~4.123)、母亲患妊娠期糖尿病(OR值1.723,95%CI2.013~5.017)、母子血型不合(OR值2.823,95%CI1.524~4.421)、同胞有高胆红素血症者(OR值2.378,95%CI0.867~4.523)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95.60%的新生儿出现黄疸;14.39%的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科医生进驻产科爱婴区查房、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婴儿重点监测是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预防核黄疸的最有效医疗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4.
红斑增生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农民。因龟头红斑,糜烂、乳头状增生3个月来我院就诊。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龟头出现约甲盖大小红斑,不久表面糜烂,即而呈乳头状增生,并逐渐扩大,轻度疼痛.皮损摩擦后有少量出血。曾在外院多次就诊.诊断不详。给以口服,外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平素体健,无明显系统性疾病。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游离髂骨联合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背侧骨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7例手指背侧骨皮缺损的患者,手术方案为:3例污染较轻者经急诊清创后Ⅰ期给予修复,4例感染者Ⅰ期彻底清除病灶,控制感染后,Ⅱ期行游离髂骨植骨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手指于功能位,腹股沟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34周断蒂,皮瓣全部成活;临床植骨愈合时间为8周3例,9周4例,平均8.5周;术后3个月复查全部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04周断蒂,皮瓣全部成活;临床植骨愈合时间为8周3例,9周4例,平均8.5周;术后3个月复查全部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0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满意,髂骨塑形良好,未出现骨髓炎、骨不愈合等情况。结论游离髂骨联合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指骨皮缺损是一种理想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诊的4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和联合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有效患者随访6个月后,其随访率均为100.00%。而联合组患者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81%。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保守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67.
郭清  李晓东 《解剖科学进展》2015,(2):195-200,203
Tctex-1作为动力蛋白轻链家族的一员,在许多组织中广泛表达,能与多种细胞因子结合并通过动力蛋白依赖性或动力蛋白非依赖性(非动力蛋白依赖性)途径发挥生物学功能。Tctex-1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参与多个生物学过程,如应力纤维和黏着斑的形成,轴突发育,病毒感染,细胞的破骨过程等,同时也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对Tctex-1功能的研究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8.
左旋卡尼汀改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供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供血的影响,以探讨改善心肌代谢类药物的抗缺血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8例病史1.2~4.6年,其中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卡尼汀(卡尼汀组),以心肌缺血总负荷为指标通过动态心电图仪检测,并与对照组(28例)比较,来研究其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改善的疗效。结果卡尼汀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相比24h总心率、平均心率、缺血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卡尼汀组缺血总负荷低于对照组。其对改善患者胸闷、胸痛、乏力、气促、心悸症状,减轻心脏缺血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应用左旋卡尼汀副反应发生几率较小。结论左旋卡尼汀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心肌供血的改善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9.
膈肌肌电(EMGdi)信号是一种由膈肌产生并蕴含着人体呼吸系统重要生理信息的生物电信号,该信号易受自身心电(ECG)信号的严重干扰。本文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熵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波能量熵阈值去心电算法。该方法在对信号各层小波系数的分析基础上,将每层的系数信息量看成一个单独的信号源,将其分成N等份的小区间,通过系数能量熵的分布特性将其分成高能量熵和低能量熵两类分别进行绝对均值阈值处理,对阈值后的小波系数进行小波重构便得到降噪后的EMGdi信号。通过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去除了EMG-di信号的ECG干扰信号,更大程度地保留了EMGdi的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12年来可疑阳性或阳性患儿失访的原因。方法对所有调查对象采取电话随访、问卷调查、网络或邮寄等方式,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对照组调查一般项目,失访组调查一般项目及失访的原因。结果失访组在户口、住址远近、父母受教育程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失访原因依次为认识不足、交通不便、经济原因及其他原因。结论做好新筛疾病知识的科普工作,同时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筛查网络,减少新筛患儿的失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