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溶栓与直接PTCA对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疗效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溶栓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AMT)的疗效。方法:40岁以下AMT病人50例分为溶栓治疗组(30例)和直接PTCA组(20例),比较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率和出院时左心室功能。结果:尿激酶溶栓治疗组血流达TIMI3级46.2%(14/30),且存在80~95%的残余狭窄,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45%;直接PTCAI且术后血流全部达TIM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 ,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4 7例MODS患者被列为观察对象 ,其中 15例符合DIC诊断标准。测定血浆抗凝血酶 -Ⅲ (AT -Ⅲ )、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g)、D -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 (Plt) ,同时计算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 )。 2 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结果 MODS组血浆AT -Ⅲ和D -二聚体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DIC组与非DI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MODS组血浆PT、APTT和Fg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lt则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DIC组与非DIC组比较 ,PT、APTT、Fg和Plt有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MODS患者血浆AT -Ⅲ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r= - 0 .782 ,P <0 .0 1。结论 AT -Ⅲ在MOD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浆AT -Ⅲ水平是反映MODS患者预后的指标 ;血浆AT -Ⅲ和D -二聚体水平不能作为MODS患者是否合并DIC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心血管病(CVD)死亡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把1999年7月至2007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死亡的60例PD患者,按是否因CVD死亡分为CVD死亡组和非CVD死亡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脉压差(PP)、血钙(Ca)、血磷(P)、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PTH)等指标。结果CVD死亡组28例,占47%,非CVD死亡组32例,占53%;两组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和血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D死亡组的PP、血P、钙磷乘积和PTH显著高于非CVD死亡组。结论血P、钙磷乘积和PTH升高与PD患者的CVD死亡密切相关,是CVD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4.
1994年美国卫生保健与研究机构提出了不稳定性心绞痛 (UA)和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NSTE MI)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近几年来 ,有关UA和NSTEMI的诊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因此 ,1998年 9月的国际心脏病会议决定对该指南进行修订 ,在制定与实施该指南时包括了近几年来的一些进展。急性冠脉综合征概述   1 定义UA/NSTEMI构成一个临床综合征 ,此综合征通常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 ,它增加了心脏性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性。UA/NSTEMI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其后的瀑布式的病理过程引起 ,使冠脉血流…  相似文献   
35.
实验性动脉再狭窄动物模型初探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危重病监护病房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危重病监护病房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出现的36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感染部位以肺部最常见;和感染相关的因素有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应用广谱抗生素;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仅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较敏感,敏感率在70%~90%之间,危重病监护病房内细菌的耐药率高于全院.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是多重耐药菌,危重病人感染后,治疗相当棘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变化 ,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 ,以期进一步了解端粒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提取 ,用PCR -ELISA测定端粒酶活性 ,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并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不同条件下培养 ,并检测其端粒酶活性 ,在体外探讨端粒酶上调的机制。结果 :高血压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阳性率为 4 5 %,对照组为 18.5 %,A值分别为 0 .39± 0 .32和 0 .17± 0 .15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单因素分析表明 ,血压值、治疗与否、危险度分级等不是影响端粒酶的主要因素 ,而高血压的有无是影响端粒酶的主要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端粒酶活性与高血压病程负相关。细胞培养结果表明 ,PHA及CD3单抗可使培养细胞端粒酶活性上调 ,且与细胞计数正相关。结论 :(1)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上调 ,高血压病的有无 ,是影响端粒酶活性的关键因素 ,端粒酶活性与高血压病程长短负相关 ;(2 )淋巴细胞在体外可通过增殖 (有丝分裂原刺激 )及免疫活化途径使端粒酶活性激活。 (3)端粒酶是理想的细胞增殖的分子水平标志  相似文献   
38.
急性心肌梗塞(AMI)时,静脉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均能使梗塞相关血管再通。本文报告我院应用这两种方法治疗46例40岁以下青年人AMI经验。1 资料与方法  1995年~1999年我院住院的46例AMI患者,男45例,女1例,年龄35.2(22~40)岁。其中前壁38例,下壁8例。均在发病后6小时内入院,心功能Killip级36例、级10例。随机抽选30例按AMI溶栓方案治疗(溶栓组),并于溶栓后60~90分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6例直接PTCA治疗(直接PTCA组)。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3级为溶栓和PTCA成功,溶栓组溶栓后TIMI血流3级以下者…  相似文献   
39.
高血压患者^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0.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显示:白细胞计数≥15×10~9/L 的 AMI 病人,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者分别高达81.8%、31.8%和40.9%,病死率高达59.1%。与白细胞计数<15×10~9/L 的病例对照,前者分别为后者的1.7倍、3.9倍和3.7倍,病死率是后者的4.2倍。结论: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对于评价 AMI 病人近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